肿瘤中心肿瘤科科室相关科普
基因检测对肿瘤治疗的作用与意义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基因检测对肿瘤治疗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是通过检测肿瘤上的一些特异性靶点,指导使用靶向药物来治疗肿瘤。 肿瘤通常是机体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而形成的新生物,通常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一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当中,会使用靶向治疗,这也是有针对性的杀伤肿瘤细胞,一种精准治疗方式。 但作为精准治疗的前提,就是要进行基因检测。临床医生会建议病人通过组织或者采血的基因检测结果,来寻找是不是有专门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点,或者针对肿瘤发生发展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靶点。 只有寻找到了特定靶点,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地治疗,更好地治疗具有靶点的特异性肿瘤,控制病情发展。而且由于靶向治疗药物专门针对某些靶点来起作用,其对于正常细胞的损害就会比较小,大大降低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 所以一些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小细胞肺癌、肠癌等,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寻找靶点,以便更好地治疗肿瘤。
6.37万
96
2024-06-27
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费用是多少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费用并没有确定的数字,因为基因检测的类型千差万别,费用也不同。而靶向治疗药物更是有很多很多种类,费用也是千差万别。 基因检测是目前寻找靶向药物治疗靶点的重要检测手段,一般在临床上会采取病人肿瘤的组织,或者是采取病人的血液、胸水、腹水、脑脊液等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寻找到靶向治疗所需要的靶点。 基因检测的费用取决于进行基因检测的检测方式,以及所检测的基因数目。一般来说,目前临床常用的基因检测方式包括PCR测序二代测序等。PCR一代测序的检测费用可能在3000-5000元,而二代测序的检测费用在5000-20000元。 靶向治疗在临床上也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抗肿瘤治疗的方式,费用千差万别。靶向治疗1个月的费用在2000-10000元,取决于不同的肿瘤类型以及不同肿瘤药物的差别。
1.49万
23
2024-06-27
甲胎蛋白多久出结果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甲胎蛋白一般在检测之后,达到3个小时就可以出结果,但有的检测机构出结果的时间可能需要24小时左右。甲胎蛋白是临床上经常会检测到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属于胚胎类的抗原,甲胎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用来监测一些恶性肿瘤的存在可能性。 在大多数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进行甲胎蛋白检测通常是采用酶联免疫实验或者放射免疫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出结果的时间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医院可能需要2-3个小时,而在一些检测机构,甲胎蛋白的出结果时间可能会比较久,甚至达到或超过24小时。 甲胎蛋白如果在检测中出现了增高,要怀疑是否有原发性肝癌或者是生殖腺来源的恶性肿瘤的可能。要进一步建议病人做肝脏的增强CT或者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或者做睾丸的B超检查、卵巢的B超检查,去发现一些可疑的病变。 必要的时候,要通过病理学的检查来明确是否是恶性肿瘤诊断,才能更好地治疗。
9.77万
2024-06-27
上皮组织与癌的关系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上皮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生癌变则会患癌,癌症泛指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但癌专指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上皮组织是由大量的上皮细胞组成,分布在身体表面和器官上,形状规则、细胞间质较少,属于机体天然免疫系统,对外界的物理刺激免疫力较强,可以通过根尖挤压的机制清除异常细胞。由于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会导致机体免疫遭到破坏,异常细胞的抑制机制出现紊乱,可表现为上皮细胞核肿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值增高。当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无限繁殖时即可诱发囊肿,进而导致癌变。造成癌变后会导致局部器官障碍,还可能会导致血型或者其他部位转移。 皮肤属于上皮组织,会通过长时间致癌条件刺激产生癌变,引起皮肤发生组织学改变,还会导致皮肤产生恶性肿瘤,如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基底细胞癌等。上皮组织细胞若长时间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病毒会入侵人体,改变人体基因功能,产生肺鳞状上皮细胞癌、输尿管上皮细胞癌、尿路上皮细胞癌等病变。 大部分癌症起源于上皮组织,上皮组织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对于预防癌症具有重要意义。日常应定期进行体检,能提早发现癌症的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1602
472
2024-06-27
免疫组化Ck7阳性是什么意思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免疫组化通常是针对于上皮性来源的肿瘤常用标志物,可以进一步判断疾病的病理类型以及来源部位等。免疫组化CK7阳性通常提示患者存在肠道、肺以及卵巢、乳腺等部位的肿瘤性疾病。 CK是细胞角蛋白,一般在未完全明确存在占位性变病后进行手术治疗,而后为确诊疾病类型会进行病理送检,将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如果CK7显示阳性,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肺部、胃部、肠道或者卵巢、乳腺等脏器的肿瘤,结合病理检查其他结果,基本可以确定疾病性质。但是免疫组化CK7阳性并非代表恶性肿瘤,所以无需过于担心,遵医嘱治疗即可。治疗后应随访超声、CT等检查,以免疾病进一步进展或者复发,便于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处理。 平时生活中应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同时需要注意清淡、营养饮食,增加芹菜、火龙果、胡萝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的蔬果类食物,还应增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肉、鸡蛋等。另外,还应积极参加适量运动,提升机体抗病能力,有助于避免疾病的发生。
2064
145
2024-06-27
怎么判断是不是淋巴癌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淋巴癌的判断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评估,常见有临床症状,同时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穿刺活检、脑脊液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误诊。 1、临床症状: 淋巴癌是指发生在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有关,有可能是原发于淋巴组织所造成,也不排除是其他肿瘤转移到淋巴组织所引起。常会导致淋巴出现明显的肿胀感、疼痛感,在按压时疼痛感会比较严重,当肿瘤压迫器官时,则可以引起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由于肿瘤的侵袭,还可能会引起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 2、影像学检查: 一般需要通过CT、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查,能够观察淋巴组织是否出现肿瘤物质,也可以准确判断出有无病变的情况,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如果CT发现大小不等的包块,或存在孤立淋巴结、融合淋巴组织,伴有肠壁增厚等情况,则可能是淋巴癌。 3、病理穿刺活检: 通过病理穿刺活检的方法来做检查,可以较好明确是否患有淋巴癌,主要是取出少量的病理组织来做检查分析,可以诊断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也是确诊淋巴瘤比较重要的方法。 4、脑脊液检查: 淋巴癌在入侵到脑部组织之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此方法检查脑部压力是否出现升高的状态。 此外,淋巴癌也可以到医院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等辅助判断是否出现淋巴癌。因此,当出现不适症状后,建议及时到医院肿瘤科就诊,完善上述检查后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4758
38
2024-06-27
良性肿瘤的异型性表现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一般表现在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但总体来说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恶性肿瘤细胞相比相差较多,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结构相似,分化程度高,趋于成熟,异型性小;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结构差异较大,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恶性程度高。 1、组织结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在组织结构上一般与它起源的组织相似,异型性较低且不明显,如平滑肌瘤的肿瘤细胞在外形上与正常的平滑肌细胞较为相似,但在排列上存在差异性,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而恶性肿瘤细胞在组织结构上一般与它起源的组织差异很大,异型性较大,排列也十分紊乱,往往失去正常的层次和结构。肿瘤细胞的组织结构在空间排列上与正常细胞存在差异,表现在细胞的排列层次,实质、间质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可以从组织结构的异型性上诊断良、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恶化程度。 2、细胞的异型性: 细胞异型性小的为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大的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也不是十分明显,一般分化程度较高,与正常的组织细胞十分相似。而恶性肿瘤细胞存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细胞核的多样性,恶性肿瘤细胞通常形态、大小不均匀,会出现比正常细胞大很多的巨大的肿瘤细胞,也有少数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同时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一般都较大,可能会出现细胞核与细胞直径比例接近1:1,还可能出现双核、多核、巨核等,由于细胞核分化的异常,导致细胞分裂时也会出现问题,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当患者诊断出现肿瘤细胞时,不必过分紧张,应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判断肿瘤细胞的良恶性,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
2193
329
2024-06-27
食道癌5年生存率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食道癌通常是指食管癌,不同分期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有所差距,通常为25%-90%,甚至几率更大,食管癌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较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 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亚硝胺类化合物摄入过多、霉菌感染、微量元素缺乏等,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因素,如进食过快、喜热食、进食粗糙食物等。食管癌主要起源于食管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中晚期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多见,晚期侵犯气管或支气管可有咯血症状。 如果属于早期食管癌,一般肿瘤局限在食管,通常可采取手术切除,术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辅以放化疗,其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如果食管癌进展到了中晚期,通常需要进行放化疗、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治疗,但由于中晚期食管癌的癌细胞可能已经发生了转移和扩散,因此无法全部清除,其五年生存率在25%-40%。为了提高食管癌5年生存率,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建议出现腹痛、进食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及时到医院的肿瘤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消化道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3204
323
2024-06-27
肿瘤晚期护理常规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肿瘤晚期患者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良好的后期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1、生活护理: 针对肿瘤晚期患者,应做好生活护理,使患者规律作息,做到早睡早起并避免熬夜。针对可以由其他人或者借助工具能下地活动的患者,应每天适当下地活动,加强活动锻炼,但应注意产妇,避免出现摔伤。对于无法下地活动的患者,家属应针对四肢进行被动锻炼,防止长期卧床而导致局部肌肉萎缩,造成关节挛缩,增加痛苦程度。 2、饮食护理: 肿瘤晚期患者还应注意饮食,由于属于恶性消耗性疾病,应加强饮食营养,可以正常进食的人群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适当多补充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等。对于不能自主进食者,可以通过鼻饲管将食物做成糊状给患者喂食。尤其对于肿瘤晚期化疗的患者,如果存在胃肠道反应,更应保证清淡饮食,防止胃肠道不适症状加重。 3、心理护理: 肿瘤晚期患者可能因为长期疾病的折磨而存在较大心理负担,此时家属应多宽慰并理解患者,促使患者放松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升患者的生活以及精神状态,延长生存时间。 4、康复护理: 家属应帮助患者做好康复护理,尤其对于长期卧床的肿瘤晚期患者,应定时进行翻身拍背,防止诱发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出现,并且避免感染性疾病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加重其痛苦的程度。 此外,肿瘤晚期患者如果自身情况允许,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放疗、化疗甚至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做好上述护理措施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出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2043
414
2024-06-27
肿瘤发生与免疫的关系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肿瘤的发生与免疫的关系较为密切,若患者出现肿瘤性疾病,需要积极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 人体中存在免疫系统,可以清除外来物质,以保持机体健康。因此若患者机体中正常细胞受到遗传、基因突变、放射线照射等影响而发生突变形成癌细胞,可以刺激机体正常免疫系统出现免疫反应,以清除癌细胞,防止癌症发生,从而维持机体自我稳定。但若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时,机体并无足够的免疫力清除癌细胞,癌细胞会逐渐增多,进而容易发生肿瘤,因此肿瘤发生与免疫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对于肿瘤患者需要积极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应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如适当吃瘦肉、蛋类、奶类、新鲜蔬果等,可以为机体补充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等成分。同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打羽毛球、篮球等,以增强体质。同时还需要积极到医院肿瘤内科就诊,通过手术、放化疗等方式治疗,促进病情好转。
3986
257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