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男性尿隐血是什么病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男性尿隐血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表现,这种情况可能和外伤、尿道炎、前列腺炎,以及膀胱炎、肾结石等原因有关。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还应及时到肾内科、泌尿外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疾病。 1、外伤: 当男性遭受外力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受到损伤,从而会出现尿隐血,患者还可能感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等。此时可以卧床休息,促进受损组织修复。 2、尿道炎: 炎症导致尿道或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红细胞渗出进入尿液,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 3、前列腺炎: 可能和久坐、不洁性生活等原因有关,前列腺炎症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也可能会出现红细胞进入尿液的情况,可能伴有下腹坠胀、尿频、性功能障碍等表现。此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前列通片、头孢克肟颗粒等。 4、膀胱炎: 主要与细菌感染等原因有关,患病后会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此时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隐血等情况。还应听从医生指导使用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 5、肾结石: 可能和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结石在肾或输尿管内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红细胞脱落进入尿液。还会出现腰部或腹部的剧烈疼痛。此时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使用排石颗粒、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 此外,这种情况也可能和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癌、膀胱癌等原因有关。在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多喝水,适当冲刷尿道。
1311
2024-06-17
乳糜尿怎么检查出来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乳糜尿的检查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尿乳糜定性检查、尿液显微镜检查,以及淋巴管造影检查、B超或CT检查等。如果患者出现乳糜尿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1、尿常规检查: 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尿液是否存在异常。在乳糜尿的情况下,尿液可能呈现乳白色或米汤样,且静置后可能有沉淀物。 2、尿乳糜定性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苏丹Ⅲ染色法和乙醚试验。苏丹Ⅲ染色法是将尿液与苏丹Ⅲ试剂混合后观察颜色变化,如呈红色或橘红色,则提示尿液中存在乳糜。乙醚试验则是将尿液与乙醚混合后静置,如上层乙醚层呈浑浊或乳白色,则表明尿液中存在乳糜。 3、尿液显微镜检查: 尿液显微镜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尿液中乳糜的成分,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存在脂肪滴、淋巴细胞、红细胞等成分,则有助于诊断乳糜尿。 4、淋巴管造影检查: 淋巴管造影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但对于明确乳糜尿的来源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向淋巴管内注入造影剂,可以观察淋巴管的形态、走向以及是否有扩张、渗漏等现象,从而确定乳糜尿的产生部位。 5、B超或CT检查: 腹部B超或CT检查可以了解腹腔内器官的情况,如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是否存在肿瘤、结石等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导致淋巴管受压或阻塞,从而引发乳糜尿。 此外,还可以进行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在生活中需要严格听从医生指导进行治疗,缓解不适症状。
711
2024-06-17
非布司他伤肝还是伤肾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非布司他在临床中指的是非布司他制剂,正常使用非布司他制剂一般不会伤肝也不会伤肾,但是如果不当使用药物,此时极可能出现肝功能损伤,也可能出现肾功能损伤。还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随意调整用药剂量。 1、肝功能损伤: 非布司他制剂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因此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负担。部分患者在使用非布司他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可能会出现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肝功能异常症状。 2、肾功能损伤: 非布司他制剂降低血尿酸水平的同时,可能导致尿酸结晶在肾脏沉积,从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此外,尿酸结晶还可能引起肾小管堵塞和肾间质炎症,导致肾功能受损,所以部分患者在使用非布司他后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如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等。 在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并且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减轻肝肾负担。
1300
2024-06-17
尿常规和尿沉渣能查出什么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尿常规可以检查出尿液颜色、尿液pH值、尿液比重,以及尿白、红细胞和尿亚硝酸盐,可以辅助诊断疾病,而尿沉渣可以检查出细胞成分、管型、结晶、细菌,以及寄生虫等,也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还应寻求医生的帮助,在指导下进行检查。 一、尿常规检查 1、尿液颜色: 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初步判断尿液是否存在异常。例如,深黄色尿液可能提示脱水或黄疸,而浑浊尿液可能提示感染或结石。 2、尿液pH值: 尿液的pH值反映了肾脏的酸碱平衡能力,pH值异常可能提示肾小管酸中毒、尿路感染等疾病。 3、尿液比重: 尿液比重反映了尿液中溶质浓度的高低。比重过高可能提示脱水,而比重过低则可能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4、尿白、红细胞: 尿液中的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尿路感染、肾炎等疾病,而红细胞增多则可能提示尿路结石、肾小球肾炎等出血性疾病。 5、尿亚硝酸盐: 尿亚硝酸盐阳性通常与尿路感染有关,尤其是大肠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二、尿沉渣检查 1、细胞成分: 尿沉渣检查可以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成分。这些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对于诊断尿路感染、肾炎、尿路结石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管型: 管型是尿液中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不同类型的管型对于诊断肾脏疾病具有特异性。例如,透明管型可能提示肾小球肾炎,颗粒管型可能提示肾小管损伤。 3、结晶: 尿液中的结晶主要包括尿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等,结晶增多可能提示尿路结石的风险增加。 4、细菌: 尿沉渣检查可以观察到尿液中的细菌,细菌的存在通常与尿路感染有关,但需注意区分污染菌和致病菌。 5、寄生虫: 在某些情况下,尿沉渣检查还可能发现寄生虫和虫卵,如丝虫、阿米巴原虫等。这些发现对于诊断寄生虫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尿沉渣检查还可能发现其他物质,如脂肪滴、精子、药物结晶等。通过检查尿液中的各项指标和成分,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问题。需要在检查前做好尿道口清洁工作,以免影响最终检查结果。
625
2024-06-17
尿沉渣检查结果正常值是多少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尿沉渣检查包含多种指标,例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管型、结晶体等,都存在不同的正常值。如果结果异常或者有血尿、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要到肾内科寻求医生的帮助,明确原因。 1、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尿沉渣中的红细胞数量应小于3个/高倍显微镜视野,红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统出血,如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 2、白细胞: 尿沉渣中的白细胞数量应小于5个/高倍显微镜视野,白细胞增多可能表明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 3、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是尿路黏膜的正常成分,正常尿液中可含有少量上皮细胞。若上皮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可能与泌尿系统炎症、肿瘤等疾病有关,这种指标并没有明确正常值。 4、管型: 尿液中管型数量较少,若出现管型,如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等,可能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有关,也并没有明确数值。 5、结晶体: 尿液中可出现多种结晶体,如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等,生理性结晶体多见于尿液浓缩时,但是相对较少,病理性结晶体可能与尿路结石、代谢性疾病等有关,此时相对较多,但是没有明确数值。 此外,尿沉渣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为0-150mg/24h,如果超过正常值可能提示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1423
2024-06-17
吃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小便发黄怎么回事,怎么办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吃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出现小便发黄的颜色可能和维生素B族影响、药物代谢产物、水分摄入不足,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尿路感染等原因有关。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相关检查。 1、维生素B族影响: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中常含有维生素B族成分,特别是维生素B2,这种维生素在体内代谢后,会通过尿液排出,使尿液呈现黄色。此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多处理。 2、药物代谢产物: 除了维生素B族,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也可能影响尿液颜色,此时一般没有其他异常症状,一段时间后症状可以恢复。 3、水分摄入不足: 如果服用维生素矿物质片的同时,水分摄入不足,尿液可能会浓缩,从而颜色加深。此时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帮助稀释尿液,减轻颜色。 4、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会与维生素矿物质片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尿液颜色。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建议咨询医生,避免潜在的相互作用。 5、尿路感染: 如果伴有其他症状,如尿痛、尿频等,此时可能和尿路感染有关,这种情况主要与卫生清洁不佳、存在不洁性生活等原因有关。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治疗。 此外,也可能和膀胱炎等原因有关。在生活中需要注意补充足够水分,不要随意使用药物,也不能调整用药的剂量,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921
2024-06-17
老人肌酐220需要治疗吗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肌酐220指的是肌酐220μmol/L,如果老人出现这种情况,表示肾脏功能已经受损,所以需要进行治疗。还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正常情况下,男性正常值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老人肌酐达到220μmol/L时,已经显著超过正常范围,意味着肾脏的排泄功能受损,如果不及时治疗,肾功能将进一步恶化。 同时,长期高肌酐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中毒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如果老人出现这种情况还应及时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还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积极控制。 在生活中,还应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降低肌酐水平,避免剧烈运动,不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肾脏状况。
800
2024-06-17
单肾有什么影响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如果患者为单肾,此时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减退,也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诱发酸碱平衡紊乱、影响心脏功能、影响肺部功能等。还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1、肾功能减退: 当肾脏出现问题时,另一个肾脏会承担更多的工作,通过增加过滤面积、调整血液流量等方式来补偿受损的功能,以维持正常的尿液排泄和废物清除,长期负担过重的肾脏可能会出现功能减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水肿、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 2、增加感染风险: 单肾患者由于肾脏功能的减弱,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可能会诱发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感染性疾病。 3、诱发酸碱平衡紊乱: 肾脏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导致酸碱平衡紊乱,进而影响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 4、影响心脏功能: 如果机体缺少一个肾脏,此时肾脏不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可能导致内分泌功能障碍、高血压等疾病,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导致心力衰竭。 5、影响肺部功能: 如果单肾患者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间接影响肺部功能,从而会出现肺部感染、呼吸性酸中毒等多种疾病。 此外,还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自身脑部组织受到影响。患者在生活中需要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1084
2024-06-17
蛋白粉对肾脏的影响有哪些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如果正确使用蛋白粉,此时一般对肾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如果长时间大量食用蛋白粉,此时就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如果在使用蛋白粉过程中出现不适,还应到肾内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 1、没有明显影响: 蛋白粉是由蛋白质制成的营养补充食品,适当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蛋白质。如果正在健身或者需要补充营养,此时适量食用蛋白粉,并不会对肾脏产生影响。同时,肾脏能够有效处理摄入的蛋白质,将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氨基酸,同时排除多余的废物。 2、增加肾脏负担: 但是如果自身一次进食大量蛋白粉或者长时间使用,此时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过多,从而会加重肾脏负担,就会对肾脏功能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出现肾功能损伤等情况。同时,如果已经存在肾脏疾病,其处理蛋白质废物的能力下降,摄入大量蛋白粉可能加速疾病的进展,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虽然蛋白粉可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但饮食的均衡仍然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日常饮食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例如多吃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食物。
944
2024-06-17
使肌酐升高的食物有哪些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使肌酐升高的食物主要包括高盐食物、高蛋白食物、高嘌呤食物、高盐食物、高糖食物,如果已经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前往医院肾内科就诊,明确诊断。 1、高盐食物: 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导致体内水分滞留,增加肾脏负担,进而可能使肌酐升高,应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腌制品、咸肉、咸鱼等,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以减轻肾脏负担。 2、高蛋白食物: 虽然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肾脏负担,使肌酐升高,应减少摄入肉类、鱼类、豆类等。 3、高嘌呤食物: 嘌呤是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尿酸升高,进而影响肾脏功能,使肌酐升高,因此应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 4、高脂肪食物: 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不仅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使肌酐升高,应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选择低脂、清淡的食物。 5、高糖食物: 如糖果、甜点、含糖饮料等,此类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加重肾脏负担,使肌酐升高,长期高糖饮食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为了保持肾脏健康,建议在日常饮食中注意控制上述食物的摄入量,对于肾脏疾病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计划,促进疾病的康复。
842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