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小孩子流鼻血怎么止血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小孩子流鼻血一般与空气干燥、鼻内异物、外伤,以及过敏、鼻炎等情况有关,应通过调节室内湿度,或听从医生建议使用抗过敏类、抗菌类药物等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应前往小儿耳鼻喉科就诊。 1、空气干燥: 小孩子长时间待在湿度过低的环境下,鼻内黏膜过于干燥后,容易破裂出血,从而会引起上述情况。这时需要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或一盆清水,从而使得室内湿度上升,改善此类现象。 2、鼻内异物: 瓶盖、笔帽等异物进入小孩子的鼻内,可能会刺激周围组织,引发此种表现,应根据医嘱使用无菌镊子将异物取出,之后家长可以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捏住小孩子的鼻翼两侧,向中间施加压力,持续数分钟,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让小孩子身体前倾并低头,以便将鼻血流出,避免血液流入咽喉或口腔。 3、外伤: 当小孩子的鼻部遭到锐物划伤时,鼻内黏膜受损,出现流鼻血、肿痛等现象。这时需要及时用冰袋或浸满冷水的毛巾,轻轻敷在小孩子的鼻梁、额头或后颈部。注意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冻伤皮肤。冰敷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冰敷。 4、过敏: 小孩子吸入花粉、柳絮等过敏原,会发生过敏现象,刺激鼻内组织,也可以诱发上述现象,有时还会伴随鼻子瘙痒、气促等症状,应配合医生使用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 5、鼻炎: 通常与感染、吸入有害的化学气体等因素有关,小孩子鼻部被炎性因子刺激,可能会引发这种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头痛、嗅觉下降等现象,应根据医嘱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也可以采取鼻腔盐水盥洗改善病情。 此外,也不排除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有关,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灸、超短波等方式缓解症状。此时的家长需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以减轻小孩子的痛苦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605
2024-06-15
咽喉有异物感但吃饭正常是什么情况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咽喉有异物感但吃饭正常,可能与饮食不当、精神不佳、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反流性食管炎等情况有关,具体可以前往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明确诊断。 1、饮食不当: 如果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食物过烫,都可能对咽喉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引发咽喉异物感。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多喝水,有助于缓解症状。 2、精神不佳: 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咽喉不适,出现异物感,但不会对正常吃饭造成影响。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与朋友沟通等方式进行放松,缓解精神压力。 3、慢性咽炎: 由长期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干咳、咽痛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清喉利咽颗粒等药物。 4、扁桃体炎: 通常由病原体感染、抵抗力降低导致,此类患者可出现咽痛、发热、咽部异物感等症状。需要配合医生使用罗红霉素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治疗。 5、反流性食管炎: 是由食管抗反流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导致的,患者会出现咽喉异物感、烧心、声音嘶哑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等。 此外,还可能是扁桃体结石、急性喉炎等疾病导致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咽喉异物感的症状。
1110
2024-06-15
流鼻血怎么止住最快方法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一般没有止住流鼻血最快的方法,每个处理方式均需要一定时间。该症状考虑与空气干燥、暴力擤鼻、异物刺激,以及感冒、鼻炎等情况,应通过调整室内湿度、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或配合医生使用消炎药等方式改善症状,具体应前往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就诊。 1、空气干燥: 长时间处在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导致鼻黏膜过干,进而会破裂出血,引起此类现象。应在室内放一盆清水,也可以放置加湿器,有助于调高周围湿度。 2、暴力擤鼻: 过于用力擤鼻涕时,可能会使得此处血管破损流血。此时可迅速取一块干净的毛巾,包裹住冰块或冰袋,轻轻敷在鼻梁或鼻翼两侧。若条件有限,也可直接用冷水浸湿毛巾进行冷敷。冷敷时需注意,避免冰块或冷水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 3、异物刺激: 锐物不慎划伤鼻内组织,可以出现流鼻血、疼痛等现象。需要用手指轻轻捏住鼻翼两侧,同时保持头部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口腔。压迫时应保持适中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鼻腔损伤。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顺畅,不要屏气或用力擤鼻。也可以用生理盐水对患处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患处。 4、感冒: 受寒、淋雨后,抵抗力下降,可以引发感冒,鼻腔、呼吸道等处被病原体侵袭,可能会引起上述现象,有时还会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听从医生指导使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等药物。 5、鼻炎: 考虑为感染、鼻外伤等因素引起的,鼻腔形成炎性病变,也可以引起该类表现,还可能会伴有鼻塞、嗅觉下降等症状,应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或采取鼻腔盐水盥洗的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也不排除与鼻窦炎、鼻咽癌等疾病有关,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微波或超短波等方式进行处理。患者应保持鼻腔清洁、卫生,不建议用力擤鼻涕。
1373
2024-06-15
下咽癌已扩散到颈部是晚期吗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下咽癌已扩散到颈部且转移的范围较大,此时可能是晚期,与之相反,通常不是处于该时期。罹患该病的患者应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此病是一种发生在咽喉部的恶性肿瘤,下咽癌的血运丰富,使得肿瘤容易从原发灶向颈部两侧转移,当下咽癌已扩散到颈部时,通常是指肿瘤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 如果仅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且转移淋巴结较小、数目较少,患者可能仍处于中期阶段,此时一般不是处于晚期。若肿瘤本身较大且伴有广泛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则可能已进入晚期。 对于下咽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疾病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状况。手术治疗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当存在淋巴结转移时,手术常需包括原发灶切除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此时也可以按照医生建议采取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 多数情况下,早期下咽癌的治愈率相对较高,而晚期患者的预后则相对较差,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至关重要。该类患者应多休息,不建议抽烟、喝酒,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疾病好转。
731
2024-06-15
鼻子流血用什么方法止血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鼻子流血需要根据原因判断处理方式,常见原因有干燥的空气、药物影响、鼻部外伤、感染,以及高血压等,具体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面诊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遵照专科医师意见选择合适治疗。 1、干燥的空气: 空气干燥会导致鼻腔黏膜干裂,增加鼻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在冬季或使用暖气的室内环境中。建议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保持鼻腔湿润。在鼻腔内涂抹少量的凡士林或生理盐水鼻喷剂,帮助保持鼻腔湿润。 2、凝血功能障碍: 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等,会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导致鼻腔出血不易止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必要时暂停使用,防止出血。 3、鼻部外伤: 鼻部受到外力撞击、挖鼻或过度擤鼻涕等行为,都可能引起鼻腔黏膜损伤,导致出血,不要用手指挖鼻,以免损伤鼻腔黏膜,擤鼻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过度,可以用温水清洗鼻腔。 4、感染: 鼻腔或鼻窦的感染和炎症,如鼻窦炎等,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和脆弱,增加出血的可能性,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帮助清除分泌物和病原体,减轻炎症。 5、高血压: 严重的高血压会增加鼻腔内血管的压力,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建议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需要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 除上述情况外,其他可能的情况有血友病等,在生活中需要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帮助鼻腔黏膜保持湿润,还可以经常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洗鼻腔,有助于保持鼻腔清洁和湿润。
866
2024-06-15
小孩流鼻血怎么处理最好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并没有处理小孩流鼻血最好的方法,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鼻黏膜干燥、机械性损伤、过敏性鼻炎,以及急性鼻炎、鼻窦炎等。还应到小儿耳鼻喉科就诊,进行检查。 1、鼻黏膜干燥: 当环境湿度较低,或者小孩饮水不足时,鼻黏膜容易干燥、破裂,导致出血,此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孔出血,血量较少,容易止住。家长可以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鼓励小孩多喝水,保持鼻黏膜湿润。 2、机械性损伤: 小孩在玩耍或运动过程中,鼻部可能受到撞击、挤压等外伤,导致鼻黏膜破裂出血,可能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需要用干净的纸巾或棉球轻轻塞住流血的鼻孔,同时用手指捏住孩子鼻子的软骨部分,持续压迫5-10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3、过敏性鼻炎: 如果小孩之前接触导致自己过敏的物质,会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伴随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经常擤鼻子也会导致小孩流鼻血。此时还应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药物。 4、急性鼻炎: 主要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会导致炎症因子刺激鼻黏膜,出现充血、水肿,易破裂出血,还会伴随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此时需要在医生建议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 5、鼻窦炎: 主要与细菌入侵有关,患病后会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出现流脓涕、发热、鼻塞、头痛,同时伴有流鼻血现象。还应配合医生使用头孢克洛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 此外,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和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需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挖鼻孔、用力擤鼻涕等行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干燥、污染的环境中。
1090
2024-06-15
内耳前庭功能紊乱的症状有哪些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内耳前庭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头晕、听力下降、耳鸣,以及走路不稳、发热的症状。出现这种现象,还应到耳鼻喉科就诊,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1、头晕: 可能是内耳前庭、视觉等方面受到外界刺激导致的,患者会感到头晕目眩,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听力下降: 内耳与前庭神经功能距离较近,内耳内听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影响听力,患者的听力会逐渐减弱,对声音敏感度降低。需要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缓解症状。 3、耳鸣: 内耳前庭功能紊乱导致耳蜗毛细血管功能下降,所以患者会感到耳内有嗡鸣声或其他声音。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药物治疗。 4、走路不稳: 内耳前庭功能紊乱还可能引起平衡功能障碍,所以患者在行走时可能会出现摇晃不稳的情况。可以通过前庭康复训练等方法进行恢复,如平衡练习、步态训练等。 5、发热: 随着病情加重,体温调节中枢可能出现异常,此时患者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出汗等症状。若体温未超过38.5℃,可通过物理降温方式改善,超过38.5℃,也可以配合医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 在生活中,需要避免情绪激动和压力过大,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等。
687
2024-06-15
嗓子干疼咽口水都疼吃什么药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嗓子干疼咽口水都疼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环境因素、感冒、急性咽喉炎,以及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等。还应寻求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检查后选择药物治疗。 1、环境因素: 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如空调房、暖气房等,可能导致嗓子出现类似的症状,在吞咽时可能更为明显。此时需要增加室内湿度,如使用加湿器,或多喝水以保持喉咙湿润,可以暂时不吃药。 2、感冒: 主要与着凉、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有关,患病后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疼痛、发热等症状。还应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冒灵颗粒等药物治疗。 3、急性咽喉炎: 咽喉部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引起急性炎症,从而出现咽喉剧烈疼痛、吞咽时加重,以及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 4、急性扁桃体炎: 主要与病原体感染有关,患病后自身会出现扁桃体肿大、充血,伴随咽喉剧烈疼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还应在医生帮助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 5、急性会厌炎: 可能和多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有关,此时会导致会厌部位充血、水肿,伴随咽喉干疼、发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此时需要配合医生使用头孢克洛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 此外,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和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有关。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待在干燥的环境中,多喝水,不要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用嗓。
1457
2024-06-15
嗓子疼、咽口水疼怎么办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出现嗓子疼、咽口水疼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例如饮食刺激、口腔溃疡、外伤,以及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还应到耳鼻喉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方法。 1、饮食刺激: 摄入辛辣、油腻、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和饮料,可能刺激咽喉黏膜,导致咽喉部位出现疼痛。还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多喝水,保持喉咙湿润。 2、口腔溃疡: 可能和压力过大、营养缺乏、免疫系统问题等原因有关,当溃疡位于喉咙附近时,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可以观察到灰白色溃疡面。还应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 3、外伤: 如果之前不小心进食坚硬的食物,可能会损伤咽喉部位黏膜,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还应注意适当喝水,不要过度吞咽,不要进食过咸、辛辣的食物,一段时间后症状可以恢复。 4、咽喉炎: 可能和过度用嗓、病原体感染有关,患病后会导致自身出现喉咙疼痛、干燥、灼热感,吞咽时疼痛加剧,可能伴有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银黄颗粒、咽炎片等药物。 5、扁桃体炎: 主要与细菌感染有关,患病后会导致自身出现发热、喉咙疼痛、扁桃体肿大、头痛等症状。此时可以听从医生建议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 此外,这种情况也可能和会厌炎、肿瘤性疾病有关。在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戒烟限酒,不要进食坚硬的食物。
745
2024-06-15
流鼻血了怎么快速止血
刘军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流鼻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鼻腔干燥、外伤、炎症等。当流鼻血发生时,不存在快速止血的说法,但患者可以通过采用压迫止血法、冷敷止血法、填塞止血法,以及举手法、药物止血法等控制鼻血。同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明确具体原因。 1、压迫止血法: 是最直接止血方式之一,当流鼻血时,应迅速坐下或站立,身体稍微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喉咙。然后用手指轻轻捏住鼻翼两侧,向鼻中隔方向施加压力,持续压迫5-10分钟。这种方法是通过压迫出血点,减少血液流出,达到止血的目的。 2、冷敷止血法: 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缓血液流动,有助于止血。流鼻血时,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轻轻敷在鼻梁或前额部位,每次持续5-10分钟。但需注意,冷敷时不宜过冷,以免对皮肤造成冻伤。 3、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出血量较大或压迫止血无效的情况,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轻轻塞入出血的鼻孔。填塞时要确保材料足够柔软,避免对鼻腔黏膜造成二次损伤,另外,填塞后应保持头部稍高,避免血液流入咽喉。 4、举手法: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止血方法。当流鼻血时,可以将与出血鼻孔相反一侧的手臂举起,如左鼻孔出血则举右手,右鼻孔出血则举左手。有助于降低血压,减缓血液流动,从而起到止血作用。但需注意,举手法仅适用于出血量较小的情况。 5、药物止血法: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辅助止血,例如含有血管收缩剂的鼻喷雾剂或药膏,喷洒或涂抹在出血的鼻腔内,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但需注意,药物使用应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或误用。 除了采取上述止血措施外,还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以预防再次出血。平时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干燥。
904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