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动脉硬化的危害有哪些
曲家珍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动脉硬化作为一种慢性病,危害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1、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在心脏方面,动脉硬化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因为冠状动脉狭窄会导致心肌缺血和梗死。在脑血管方面,动脉硬化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增加脑血栓、脑出血等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肾脏疾病 动脉硬化累及肾动脉时,会导致肾血管狭窄,进而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使肾功能逐渐下降,严重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3、周围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还会影响四肢等周围血管的功能,导致下肢缺血、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下肢坏疽,需要截肢等手术治疗。动脉硬化还可能引起动脉瘤等血管病变,进一步危害患者的健康。 4、神经系统疾病 脑动脉硬化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和活动,引发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言语障碍以及行为异常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肌力下降、行走不稳、偏瘫、麻木、刺痛感、情绪波动大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旦发现动脉硬化,应及时就医并积极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的重要措施。
1392
2024-09-27
心率快的原因:你中招了吗?
张文婷
主治医师
心内科
💟心率快通常是心脏跳动的频率出现明显的增快,而引起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情绪与心理状态: 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恐惧、生气或压力大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这是身体为了应对压力而做出的正常生理反应。 🍬运动与体力活动: 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身体活动时,为了满足身体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心脏会加快跳动,从而增加心输出量。 🍬贫血: 贫血时,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身体组织缺氧,为了弥补这种缺氧状态,心脏会加快跳动以增加泵血量和供氧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影响到心脏的供血诱发,心率加快。 如果心率增快的症状比较明显,需要及时到医院完善进一步的检查,确定具体的原因。 ⏩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可以记录检查时的心电活动,了解心率、节律,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连续记录24小时的心电活动,有助于捕捉到普通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短暂的心肌缺血等异常情况。 ⏩血常规: 主要提示患者近期是否合并感染,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还需要观察是否有贫血,因贫血也可导致患者心跳加快。 ⏩心脏彩超: 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心脏的大小、心室壁的厚度、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瓣膜的情况等,判断是否存在结构性心脏病导致的心率加快。 💗心率快恢复期间的日常注意事项在图片当中,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观看一下,如果还有其他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957
2024-09-27
心脏彩超检查需要空腹吗
曲家珍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脏彩超检查基于心脏彩超检查的原理、检查过程来讲一般不需要空腹,特殊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经食管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时需要空腹。心脏彩超检查主要关注的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与饮食状态无直接关联,但患者在检查前仍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情绪紧张以及摄入酒精和咖啡因等可能影响心脏功能的物质。 心脏彩超检查也称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生成心脏的实时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房、心室的大小、室壁的厚度、瓣膜的形态及功能等,主要反映心脏本身的状况,与消化系统无直接关联,所以饮食状态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小。 在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时,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放置于患者的心脏体表周围,通过操纵探头获取心脏各个位置的数据,并综合分析得出报告。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无需进行任何特殊的饮食准备,因为饮食状态不会改变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也不会影响超声波的穿透和图像的清晰度。 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果患者需要进行经食管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由于此项检查需要将探头经口腔放入食道内,近距离观察心脏,患者在检查前需要空腹,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胃内食物反流呛入气管造成窒息,此类情况相对少见,且医生会在检查前详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前,患者应咨询医生了解具体的检查要求和注意事项,穿着宽松、方便掀起或穿脱的衣物也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768
2024-09-27
爆发性心肌炎,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成福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以心肌组织严重水肿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这种疾病起病隐匿,恶化迅速,患者很快会出现顽固性休克或致死性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且以猝死为主。引起爆发性心肌炎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有毒有害物质中,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可能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增加爆发性心肌炎的发病风险。此外,不良的生活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等也可能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从而引发爆发性心肌炎。 ⏩自身免疫反应: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可能对自身的心肌组织产生错误的免疫攻击。这种异常的免疫应答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或者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导致免疫系统调节失衡。自身免疫反应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引发心肌炎。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是引起爆发性心肌炎的常见病毒之一。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引发心肌炎。柯萨奇病毒对心肌细胞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心肌细胞水肿、坏死,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爆发性心肌炎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措施来进行治疗,比如: ✅吸氧处理: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状态。根据病情需要,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巴韦林片和阿昔洛韦片等药物治疗,能达到抗病毒效果,同时自身免疫因素所导致的还需要配合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治疗。 ✅安装起搏器:对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安装心脏起搏器,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以参考图片中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366
2024-09-27
心脏逆钟向转位是病吗?一文解答
王京京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脏逆钟向转位并非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在医学影像学上指的是心脏相对于正常位置发生了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这种旋转在部分人群中是先天性的。对于这些人来说,逆钟向转位可能并不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影响,他们的心脏功能可能完全正常。 心脏逆钟向转位不一定是疾病,心脏逆钟向转位并不必然等同于疾病。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其心脏位置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这种转位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健康问题。 🌸成年人也可能出现生理性的心脏逆钟向转位,而不伴随任何不适或功能异常。因此,单纯的逆钟向转位并不足以诊断为疾病,只有在与其他心脏或肺部疾病相关联时,才可能被视为病理性转位。 但是,心脏逆钟向转位有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例如,当心脏因疾病而增大,或者肺部疾病如肺气肿导致肺部过度膨胀,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心脏位置的改变,从而出现逆钟向转位。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逆钟向转位是一个警示信号,提示可能存在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潜在健康问题。医疗专业人员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确定心脏逆钟向转位的性质及其背后的原因。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事项,维护心脏健康: 💢定期进行医学监测:对于心脏逆钟向转位的个体,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监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 💢避免压力过大:过度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应学会适当的压力管理技巧,如进行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保持心态平和。 💢注意药物使用:患有心脏逆钟向转位的个体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应遵医嘱,避免使用可能对心脏有负面影响的药物。 如果你对此有疑问或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还可以看一下图片,了解心脏逆钟向转位可能出现的症状。💬
661
2024-09-27
高压高,低压低怎么回事
张淑云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高压高、低压低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和长期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如果出现这种血压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动脉粥样硬化: 随着年龄增长或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发生,硬化的动脉弹性减弱,心脏收缩时血管不能充分扩张,导致收缩压升高,而心脏舒张时,血管又不能良好回弹,使得舒张压降低,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是心脏与主动脉之间的阀门,当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心脏舒张期,主动脉内的血液会反流回左心室,造成舒张压下降,心脏为了克服反流的血液,收缩力增强,导致收缩压升高。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机体代谢亢进,心脏兴奋性增高,心输出量增加,从而引起收缩压升高,而周围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导致舒张压相对较低,患者可能出现多汗、消瘦、心悸等症状。 4、严重贫血: 严重贫血时,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心脏会加快跳动、增强收缩力以增加心输出量,使得收缩压升高,但由于血液中红细胞减少,对血管壁的压力降低,舒张压会下降,患者常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 5、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压力状态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血压升高,通常收缩压上升较为明显,而舒张压可能因外周血管痉挛不严重而升高幅度较小或相对较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 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加强自我管理和监测,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治疗后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1295
2024-09-27
为什么35岁会高血压
张淑云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35岁人群患高血压可能源于不良生活方式如熬夜劳累、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及遗传因素,应引起重视并积极调整生活。 1、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是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35岁的人群往往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经常熬夜加班或娱乐,使得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这种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2、高盐饮食: 摄入过多的盐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35岁的人在饮食上不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经常食用高盐的加工食品、外卖等,高盐饮食会使体内的钠离子浓度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3、缺乏运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35岁的人很多缺乏运动,长期久坐不动,身体的代谢功能会逐渐下降,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缺乏运动也会使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减弱,容易引发高血压。 4、精神压力大: 35岁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工作中的竞争压力、生活中的经济压力等都可能导致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精神压力过大会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会使血压升高。 5、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那么35岁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能使某些人天生就对高血压具有易感性。 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1005
2024-09-27
老人心率120左右意味着什么
张淑云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老人心率120次/分左右可能意味着多种情况,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老人的身体状况来综合判断,如生理性加快等。建议根据引发原因进行处理,或就医进行检查。 1、生理性加快: 老年人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紧张或焦虑等状态下,心率会自然加快,以达到身体对能量和氧气需求的增加。这种情况下的心率加快是暂时性的,通常休息或情绪稳定后即可恢复正常。因此老人是在这些情境下心率达到120次/分左右,一般不需要过于担心。 2、病理性加快: 若老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持续偏高,达到或超过120次/分,则可能提示存在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贫血、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或代谢异常,从而引起心率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3、药物因素: 老年人可能因服用某些药物而导致心率加快,例如某些抗高血压药、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等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率加快。如果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心率加快,建议咨询医生并调整用药方案。 老人心率120次/分左右,在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活动状态以及伴随症状等因素。如果怀疑存在病理性因素或不确定原因,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1013
2024-09-27
检查血脂需要空腹吗
张淑云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检查血脂需要空腹,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因为餐后血液中的脂肪颗粒会增多,可能影响到血脂各项指标的测量值,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几项主要指标。甘油三酯受饮食影响较大,进食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会显著上升,如果不空腹检测可能会导致误判,影响医生对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按照标准流程,患者应在采血前8-12小时内不吃任何东西,只喝清水,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医生都会要求患者空腹抽血,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患者无法长时间禁食或是有特殊情况需要即时检测时,也可以进行非空腹状态下的血脂检查。这种情况下得到的结果需要医生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脂等问题。在进行非空腹血脂检测时,最好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饮食情况,以便于其作出更为精准的诊断。 除了空腹要求外,还有一些因素可能影响到血脂检测的准确性,如剧烈运动、大量饮酒、近期患病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血脂水平波动。在预约血脂检测时,最好提前几天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上述行为,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为了确保血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遵循医嘱进行空腹采血是非常必要的。除了遵循空腹要求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健康习惯的培养,对于维护良好的心血管健康同样重要。如果在准备检查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检查过程顺利进行。
623
2024-09-27
老年人房颤如何治疗
张淑云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房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主要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药物、控制心率药物等,手术主要包括导管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 1、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帮助维持心脏正常节律,如胺碘酮,能有效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通过延长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长期使用可能有一定副作用,需密切监测。 对于难以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可使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减轻心悸等症状。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使心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手术治疗: 导管消融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或冷冻能量输送到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异常电活动的起源点或传导通路,从而恢复窦性心律。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左心耳封堵术:对于血栓风险高且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封堵左心耳可有效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 老年人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饮食宜清淡,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注意监测心率和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812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