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嫘医生
网站导航
已实名认证

执业证编号 1102******7262

王嫘
王嫘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 沈阳市全科医学科第1
  • |
  • 全国全科医学科第3
专业擅长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冠心病、脑梗塞、骨质疏松、泌尿系感染等多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治;以胸痛、头晕、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为主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各种并发症、高血脂、高尿酸、哮喘病、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诊治。
医生简介 王嫘,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在多学科综合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冠心病、脑梗塞、骨质疏松、泌尿系感染等多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治;以胸痛、头晕、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为主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各种并发症、高血脂、高尿酸、哮喘病、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诊治。先后从事内科学、老年医学及全科医学工作20余年,对多学科综合诊治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共参与课题3项,发表论文30余篇。
  • 关注
  • /
  • 昨日浏览
  • /
  • 总浏览

王嫘的出诊信息

更多

王嫘医生出诊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王嫘的科普

王嫘医生共发布了
14456
篇科普内容

什么是2型炎症反应,怎么办

2023.09.14
2型炎症反应是应答过强所导致的一类炎症性疾病。当人体暴露在不同环境或动植物过敏原时,体内就会形成2型炎症反应,进而可能累及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多个系统,引发2型炎症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鼻窦炎等疾病。1、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指暴露于食物时重复出现的、由免疫学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食物过敏可以分为由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非IgE介导及两者混合介导的三类,有涉及IgE的食物过敏与2型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需要配合医生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2、特应性皮炎:以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和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会逐渐出现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性疾病。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硼酸洗液等药物。3、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过敏原后,发生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症状包括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等。过敏性鼻炎也是常见的2型炎症性疾病之一。需要遵照医嘱使用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等药物治疗。4、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2型炎症和哮喘发生发展表现出密切关联,轻度及中度哮喘患者中有50%-70%是2型炎症反应异常引起的,儿童所占比例更高达80%。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5、慢性鼻窦炎:微生物感染是慢性鼻窦炎的直接原因,由于体内存在炎症,也可出现此类情况,伴有鼻塞、流鼻涕、嗅觉障碍等。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此外,结节性炎症、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等常见的免疫炎症疾病,均是由2型炎症反应所引发。出现过敏性疾病后,可以前往医院内科就诊,明确诊断。
王嫘 副主任医师
3956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3.09.13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的患者主要需要注意饮食、注意锻炼以及注意作息、注意保暖、注意康复训练等。与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相关的抗体中,有一类抗合成酶抗体,此类抗体阳性的患者具有一组特殊的症候群,即肌炎、肺间质病变、对称性多关节炎、急性发热、雷诺现象,称为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1、注意饮食: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患者日常需要注意清淡饮食,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2、注意锻炼: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患者应注意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来锻炼身体,以防造成身体不适,可以通过散步、慢走等轻松的运动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3、注意作息: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少看手机、电脑,不长时间低头。4、注意保暖:患者应避免引起血管舒缩的因素,比如寒冷,因此患者在寒冷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和工作,做好保暖工作,外出穿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5、注意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营养支持等,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态。除以上注意事项外,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的患者还应注意定期复查等,同时还应观察病情,若有变化需及时前往医院普内科就医。
王嫘 副主任医师
3059 277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副作用大吗

2023.09.12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副作用是否大,需要根据具体用药情况以及个人体质等判断,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多数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但也有些特殊人群可能会发生严重损害。1、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在严格遵医嘱的情况下使用药物,同时患者基础体质较好,对该药物也较耐受,使用之后通常没有明显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应轻微,比如仅出现轻微的疲劳感、嗜睡、胃部烧灼感、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等,少数患者还可能有口干、溢乳以及肌肉酸痛等表现。但是这类表现一般为暂时性的,在停药之后多可逐渐缓解。2、可能会发生严重损害:相比于其他药物而言,这种药物在用药人群、用药配伍、用药搭配、用药剂量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如果规范使用,尤其是大剂量、长时间用药,或者是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滥用药物,就可能引发相对严重的副作用,比如导致失眠、焦虑、抑郁、药物中毒,甚至还可能影响胎儿及儿童中枢发育等。这些反应可能会存留一段时间,相对不容易消失。如果患者对其过敏,盲目应用还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由此可见,判断一种药物的利弊应综合整体情况进行选择,不能单从药性进行考虑。如果患者有用药需求,应就医进行明确。
王嫘 副主任医师
5191 380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王嫘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
王嫘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