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风湿科科室相关科普
肌酐160一般多久到尿毒症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肌酐160μmol/L,离尿毒症的发展距离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因为肌酐水平的变化和尿毒症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建议应就医查明引起肌酐异常改变的原因,由专业医生及时诊治,避免情况严重。 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肌酐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通常意味着肾脏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但是在不清楚肾脏功能受损的实际情况时,单凭肌酐的水平并不能直接推测发展至尿毒症的时间。 对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解除诱因,通过积极治疗,肾功能可能得到恢复,从而避免尿毒症的发生。而对于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肌酐升高,病情的发展速度则可能较慢,但如果未能及时给予正确治疗,可能数年或数十年后也可能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 在预防尿毒症方面,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需要注意控制一些常见的尿毒症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等,也有助于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4046
2024-05-30
尿素氮高有什么危险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尿素氮高可能带来的危险主要包括代谢紊乱、感染风险、肾脏疾病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尿毒症等疾病因素。对于尿素氮高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1、代谢紊乱: 尿素氮的升高可能与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有关,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等情况。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影响身体的正常恢复和维持。 2、感染风险: 高尿素氮水平表明肾功能受损,这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此外,尿素氮高可能伴随着电解质失衡,如低钙血症,这可能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异常,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尿素氮高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3、肾脏疾病风险: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肾脏过滤和排泄。尿素氮升高通常提示肾功能受损,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硬化症、肾肿瘤等肾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肾功能可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肾衰竭和尿毒症。 4、心血管疾病风险: 尿素氮升高可能与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情况有关。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胸闷、心悸、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尿毒症: 长期尿素氮高,说明肾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尿毒症。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表现为毒素和废物在血液中积累,引起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疲劳、头痛、昏迷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需要通过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存。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肾功能检查、尿常规、心血管检查、电解质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合理摄入蛋白质、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限制高嘌呤食物等,以减轻肾脏负担。
4842
2024-05-30
肌酐112严重吗,处于什么阶段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当肌酐值达到112μmol/L时,属于轻度偏高阶段,如果是因为饮食因素与药物影响导致,可自愈,不严重。如果是由于脱水、肌肉损伤、肾脏疾病导致,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就医。 1、饮食因素: 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肌酐的产生,从而导致肌酐升高,不严重,需要均衡饮食即可逐渐恢复。 2、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肌酐升高,不严重,应遵医嘱服用药物。 3、脱水: 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量,导致肌酐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脱水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避免造成生命危险。 4、肌肉损伤: 如肌肉劳损等,会导致肌肉组织破坏,从而增加肌酐的释放,比较严重,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而且在生活中需要避免过度运动,避免造成肌肉的二次损伤。 5、肾脏疾病: 如急慢性肾炎、肾衰竭、肾结石、肾肿瘤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正常过滤功能,导致肌酐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出现升高,比较严重,需要就医针对病因治疗。 肌酐的正常值因性别和年龄而异。对于男性来说,正常值在53-106μmol/L之间,而对于女性来说,正常值在44-97μmol/L之间,普通人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从而预防肌酐升高。
4504
2024-05-30
24小时尿钾正常范围是多少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24小时尿钾的正常范围因个人而异,通常成人的正常范围是25-125mmol/24h,这个范围代表了正常成年人一天内排出的钾量。如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治。 尿钾的排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24小时尿钾测定,可以了解肾脏排钾的功能是否正常,从而诊断肾脏疾病,如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球肾炎等。 当24小时尿钾排出量高于正常范围时,即高出125mmol/24h考虑为高尿钾,可能见于摄入过多的钾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此外,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酮症等疾病也可能导致,高钾水平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相反,当24小时尿钾排出量低于正常范围时,即25mmol/24h则为低尿钾,如钾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胃肠道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等,都会导致体内钾的丢失。另外,肾小管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利尿剂使用等也可能导致低尿钾。低钾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长期低钾还可能影响心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在进行24小时尿钾测定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检查前一周应停止使用可能影响尿钾水平的药物,如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处于月经期的女性、感冒患者不适合做尿钾检查,容易影响检查结果,造成范围异常。尿钾测定值异常者应遵从医生指导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具体情况。
4648
2024-05-30
吃什么可以消除蛋白尿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没有吃什么可以消除蛋白尿一说,蛋白尿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无需治疗即可自愈,而病理性无法通过单一的食物与药物来消除,建议就医治疗。 生理性蛋白尿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发热、紧张等暂时性因素引起的,患者蛋白尿的量较少,且去除诱因后即可恢复正常,这类蛋白尿通常不需要吃东西治疗,但若有持续的生理性蛋白尿,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病理状况。 病理性蛋白尿则是由于肾脏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等因素引起。蛋白尿的情况较为严重,且持续不见减退,此时考虑可能是肾滤过功能出现异常,单凭饮食无法达到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查明引发蛋白尿的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药物可遵医嘱选择雷公藤多苷、黄芪当归合剂等,部分患者伴有肌酐升高,进入尿毒症期,可能还需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治疗。 该类患者还需注意饮食的调理,比如蛋白质摄入量受限,且需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牛奶等。饮水量需控制,以免引发水肿等。
4310
2024-05-30
肝肾功能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肝肾功能指标是衡量肝脏和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包括多个项目检查,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值,正常值的具体范围根据项目检测进行判断,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肝功能指标包括很多检测项目,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范围约为0-40U/L,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范围约为0-40U/L,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范围约为35-100U/L,谷氨酰转肽酶的正常值范围约为7-45IU/L,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约为1.7-17.1mol/L等。 肾功能指标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范围约为80-120ml/min,血尿素氮,正常值范围约为2.9-7.5mmol/L,血肌酐的男性正常值范围约为79.6-132.6mol/L,女性正常值范围约为70.7-106.1mol/L,男性血尿酸的正常值范围约为149-417mol/L,女性正常值范围约为89-357mol/L。 如肝肾功能指标升高或降低有可能提示肝脏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肾炎、肾结石、肾衰竭等,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会对肝脏或肾脏产生副作用,导致指标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护肝肾,防止指标过高,肝肾功能较差的人群可以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食用高脂、高糖和高盐的食物。保持适度的运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吸烟和酗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等。
3938
2024-05-30
肾病可以用清半夏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肾病患者是否可以用清半夏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来决定。肾病患者在考虑使用清半夏等中药材时,应首先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1、可以用 清半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对于某些类型的肾病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例如,在肾病引起的水肿、呕吐等症状中,清半夏可能通过其利湿降逆的特性,对缓解患者症状起到一定帮助。然而,这种使用必须建立在专业医师的辨证施治基础上,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不可以用 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往往受损,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可能会增加药物在体内蓄积的风险。清半夏等中药材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也可能对肾脏产生潜在的副作用。如果肾病患者未经医生指导擅自使用清半夏,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受损,甚至加重病情。 因此,在使用清半夏的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同时,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限制水分(每天不超过1000ml)、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3g),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并注意休息(每天至少10个小时),避免过于劳累。
1575
2024-05-29
过敏性鼻炎会加重IgA肾病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过敏性鼻炎通常不会加重IgA肾病,这是因为两者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并不直接相关。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建议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过敏性鼻炎主要是由过敏原引发的Ⅰ型超敏反应,其关键介质是IgE抗体,而非IgA。当个体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体内会产生特异性的IgE抗体,引发一系列的过敏反应,包括鼻腔黏膜肿胀、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这一过程中,IgE抗体扮演着核心角色,而并非IgA,所以不会加重IgA肾病。 此外,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系膜区有IgA沉积。这种沉积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感染等,但与过敏性鼻炎中的IgE介导的反应无直接联系。因此,过敏性鼻炎的免疫反应主要影响的是IgE相关的过敏症状,而非直接导致IgA在肾脏的沉积或加重已有的IgA肾病。 虽然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会对全身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包括肾脏,但过敏性鼻炎与IgA肾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尚未被科学证实。目前的研究更多地指向了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关联,而非肾脏疾病。 所以,对于任何慢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和IgA肾病,都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和管理,以降低其对全身健康的不良影响。
2397
2024-05-29
沙坦停了肌酐会恢复吗
朱汉威
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沙坦通常是指沙坦类药物,停用后肌酐是否会恢复,取决于患者肾脏损伤的情况。如果肾功能恢复正常,肌酐通常也会恢复。 沙坦类药物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相应受体结合,进而抑制醛固酮的释放,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沙坦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特别适用于伴有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情况的高血压患者。 如果沙坦类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是急性的且程度较轻,在停药后,随着肾脏功能的逐渐恢复,肌酐水平也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恢复时间可能较短,具体取决于肾脏损伤的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然而,如果沙坦类药物导致的肾脏损伤是慢性的或程度较重,在停药后,肌酐水平可能难以完全恢复。这是因为慢性肾脏损伤或严重肾脏损伤可能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永久性改变,即使停药后,这些改变也难以逆转。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进行肾功能监测和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沙坦类药物停药后肌酐是否会恢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用药时间等。因此,在决定用药以及停药前,患者均应咨询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在使用沙坦类药物时,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肾脏损伤。同时,患者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如果出现肌酐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1674
2024-05-28
绿色尿是肾出了问题吗
朱汉威
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排绿色的尿可能是由肾脏问题引起的,也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具体情况建议前往医院的肾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做出具体判断。 1、是肾出了问题 某些肾脏疾病,如肾盂肾炎、梗阻性黄疸等,可能导致尿液呈绿色。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或尿中胆红素水平异常,进而引起尿液颜色改变。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具体病因和病情进展,但通常需要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和减轻症状; 2、不是肾的问题 摄入过多富含绿色色素的食物或饮料,如菠菜、油菜等,也可能导致尿液呈现绿色。并且服用某些含有特定化学成分的药物,如复合维生素B片、碳酸氢钠片等,也可能导致尿液颜色改变,出现绿色尿液。此外,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呈现浅绿色或黄绿色。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病毒性肝炎等等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胆汁淤积和胆红素水平异常,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时,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发绿。而上述这些情况,都不是肾的问题。 在生活中,建议要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稀释尿液中的物质,可以预防绿色尿的发生。
2070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