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万江医生
郁万江主任医师放射科
三甲青岛市市立医院
影像学诊断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美国Rochester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2008.5-2009.5)。 国际心脏磁共振学会委员 2010.2——至今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骨肌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8.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诊断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2017.6-2022.6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影像学组委员 2016.8-2019.7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6.10-2019.10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青年委员(第七届)2006.11-2009.10山东省影像医师协会影像医师分会 副主任委员 2014.12(第二届)—2018.12山东省影像医师协会影像医师分会 骨肌亚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7.9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二届影像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2017.6)山东省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专家山东省放射学会 委员2017.9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放射学分会 常委 2017.8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2015.6青岛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 2016.11青岛市抗癌协会第五届理事  2012.12山东省影像学质量控制中心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聘期四年 2013.11.1《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常务编委 2017.5-2021.5《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常务编委《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 2009.11《医学影像学杂志》第六届编委  2015.11—《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 2014.9-2011年青岛市引进高端人才。2015-2016年及2017-2019青岛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7-2019青岛市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2010年被聘为厦门大学临床医学副教授2011年被聘为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被聘为青岛大学硕士导师。2011.4至今 青岛市立医院,主任医师,放射科主任。2005.7―2011.4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放射科主任。厦门大学及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5-2009.5 美国Rochester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博士后1995.8——2002.8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讲师。其中1997年在北京301医院进修MR半年。2002.9——2005.7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影像诊断学博士研究生,获临床医学博士(MD)学位。1992.9—1995.7 青岛大学医学院影像诊断学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1988.8——1992.9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住院医师。1988.7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从事普放工作30年,CT诊断25年,MR诊断20年,致力于肌骨关节疾病影像学诊断和CT、MR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在影像学诊断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发表论文:1.家族性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三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4,28(1):61-622.正常股骨头的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研究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6;6增刊:128-1343. 膝关节内异位指骨畸形一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6,30(8):5144.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8例CT分析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6,6(3):129—1315.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诊断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7,33(3):233—234  2/26. 脉络膜裂MR解剖及其神经上皮囊肿MR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1):lll-112.7.寰齿关节和寰枢外侧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病的CT表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11(1)33—35  3/38.正常人寰枢关节间隙的CT研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11(5):325—3289. 腰椎附件孤立性浆细胞瘤一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35(3):23010.正常人寰枢椎相对旋转的CT研究与旋转固定的对照分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12(4):282—28411.SARS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37(9):780—78312. 88 例患SARS 医务人员的临床影像观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35(增刊):34-37 SCI 收录13.寰枢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20(4):341-34314.原发性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19(4):752-75415. 枕大孔前后缘深度MRI测量在颅底凹陷症诊断中的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39(2):187-191 16. 动态多层面MRT1W灌注成像鉴别良恶性肌骨病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20(6):937-94017. 16层螺旋CT在复杂部位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4(6):427-429 18.骨与软组织pPNET的临床影像学诊断初步探讨(附22例报告) 中华医学网络杂志  2006,3(3):63-6819.骨与软组织周围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41(1):82-8420.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良恶性肌骨病变鉴别诊断中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41(3):246-24821.MR T2W与T1W灌注对良恶性肌骨病变诊断价值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8,42(2):136-13922.MR T2W与T1W灌注对良恶性肌骨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5(2):101-10423.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25(4):692-69424. 结节性硬化症全身多脏器浸润一例  中华外科杂志 2010,48(7):55925.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影像学表现(3例报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 (1):199-200   通讯作者26.肌肉内粘液瘤的CT MRI表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26 (7):110-113  通讯作者27.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20(10):1530-1533 第一作者28.非创伤性视神经管病变的CT、MRI表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8(4):293-295 29. 大块骨溶解症1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26(12):240730.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特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27(2):430-43131.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附33例报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21(3):402-40532.MRI 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9(2):108-11033.骨样骨瘤的影像学分析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20(6):428-431 通讯作者34.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中外健康文摘 2011,8(25):443-444 通讯作者35.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9(12):21-24 通讯作者36.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3,1(3):23-27 37. 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3,10(9):515-518 38. 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诊断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23(2):103-106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39. 不典型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24(8):1269-1272第一作者40. 正常成人低剂量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脑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 中国医刊 2014,49(10):85-87 通讯作者41. 腮腺Mikulicz病的CT表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12(5);508-509 通讯作者42. 肌肉粘液瘤的影像表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5,31(6):917-920  通讯作者43. 软组织转移瘤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25(5):868-871  第一及通讯作者44. 蝶骨嵴低度恶性纤维粘液性肉瘤一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49(10):790-791 通讯45. 右眼眶内异位涎腺组织一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49 (10):789-790 46.Common Variants in PLD3 and Correlation to Amyloid-Related Phenotyp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15,46(2): 491–495 影响因子4.17447. 肝脏透明细胞癌CT影像表现  临床普外科杂志2015,3(2):25-29 通讯作者48. 浅谈医患矛盾管理中的宽容与纵容  医学信息 2016, 29(12):331-332 第一作者49. 左肾Rosai-Dorfman病一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50(12):105  通讯作者50. Possible characteristic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findings of parapharyngeal pleomorphic adenoma.  Biomedical Research,2017,8 (16): 6955-6962 通讯作者51. 宝石能谱CT(GSI)诊断骨质疏松的应用价值初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28(2):294-297 通讯作者52. 婴儿型低磷酸酶症影像表现一例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8,52(4):316  通讯作者53. 伴有硬化边的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28(7):1196-119854. Intratumoral Injection of Hypertonic Glucose in Treating Refractory Pneumothorax Caused by Microwave Ablation: a Preliminary Study.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2019,Mar 6. doi: 10.1007/s00270-019-02195-9. [Epub ahead of print]55. Assessing Aortic Remodeling after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 in DeBakey IIIb Aortic Dissect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 An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9;25(1):46-55 56. 磁共振表面弥散系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的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28(12):2082-2085通讯作者57. 周围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CT上磨玻璃成分含量、病理的相关性.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9, 35(1):40-43 58. 参编著作:7部,共约60万字:杜克磁共振成像原理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主译 2018.11骨关节软组织疾病影像鉴别诊断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2010.10医学影像学考试一本通     人民军医出版社  副主编  2008.5骨与软组织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2体部CT鉴别诊断    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2骨关节疾病影像学图鉴  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2骨关节CT和MRI   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1骨关节影像学诊断   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9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医用搬运垫  专利号:ZL 2017 2 1365469.0  授权公告日:2019.2.1主持科研项目:青岛市B类重点学科负责人  青岛市卫计委  V市学科B2017Y12  2017.1-2019.12  青岛市医疗卫生优秀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 青岛市卫计委 2017.1-2019.12  项目编号:V市DTR2017Y12   15万元青岛市医疗卫生优秀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 青岛市卫计委 2015.1-2016.12  项目编号:V市 DTR2015Y13  9万元 1、宝石能谱CT单能量低剂量应用于冠脉CTA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青岛市卫计委2015-WJZD025  2016.1-2017.122、鼻骨骨折CT检查技术优化方案研究及超高分辨率与低剂量扫描研究  青岛市科技局 KJZD-14-9-NSH  2014.1-2016.12    1.0万元3、颅脑CT灌注成像在颈内动脉狭窄搭桥手术前评估及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2012-WSZD052  青岛市科技局 2012.12-2014.12   1.0万元4、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成像研究 KJZD-12-21-nsh   青岛市科技局 2013.1-2014.12    1.0万元5、强直性脊柱炎的磁共振弥散和灌注成像研究   青岛市卫生局2011-WSZD024 2012.1-2014.126、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成像研究  厦门市科委3502Z20084008 5万元7、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的磁共振分子影像方法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批准号10605019 排名第三8、脑挫裂伤和脑震荡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厦门市卫生局 WSK0615 2007   3万元9、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MR与病理学实验研究  厦门市卫生局 WZK0506 200510、颅颈交界区损伤及系统性病变的CT、MR研究 青岛市科委〔青科计字2001 260号-39〕11、枕寰枢关节退变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及临床对照研究  青岛市科委〔青科计字1998 34号-25〕科研获奖2000.12 髋关节及其病变的CT基础和临床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三作者2008.10 厦门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厦门市人事局  第一作者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
纠错

郁万江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郁万江的预约挂号
青岛市市立医院
第一执业
郁万江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郁万江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岛市市立医院”进行预约;
2.
电话:可拨打0532-95169进行预约;
3.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郁万江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郁万江同科室医生

放射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做CT可以吃东西吗
2024.06.14
做CT可不可以吃东西主要以检查部位来决定,有些部位如头部、四肢等是可以吃东西的,而有些部位如腹部则需要空腹进行,不能吃东西,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 1、无需空腹的情况/部位:一般头部、胸部、颈椎、腰椎及四肢关节等部位的CT平扫检查,因为这些检查部位不会因为进食而导致图像不清晰的情况出现,所以做这些检查部位的患者是可以在检查前吃东西的。如果进行心脏方面的影响学检查通常也不需要空腹,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2、需空腹的情况/部位:患者在做腹部、消化道等CT检查前是不可以吃东西的,这些项目在检查前通常需要禁食、禁水8-10小时,避免进食后残留在胃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并且进食后会导致胆囊收缩,胆汁排出,使胆囊无法清晰显示,会影响影像医生的诊断,从而导致漏诊。 此外,盆腔检查项目在检查前通常会被医生叮嘱喝一定量的水,这样可以充盈胃肠道,增加胃肠道的清晰度,更有利于病变的观察。另外,在进行增强CT检查的时候通常也建议空腹至少4个小时,避免在体内注入对比剂后引起呕吐等不良反应,误吸入呕吐物。 在做CT前需要跟医生确认可不可以进食,是否需要喝充足的水等,避免影响检查结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做CT时不要带金属物品,检查时注意听从医生指示,不用过于紧张。
崔春玲副主任医师
4870
348
做核磁共振注意事项
2024.06.13
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注意事项主要包括禁忌人群、取出金属物品、空腹检查、戴耳塞以及调整心态等,主要是看做核磁共振的人是否存在检查的禁忌证。 1、禁忌人群: 核磁共振检查没有电离辐射,但是有许多的禁忌人群,比如身体置入心脏起搏器者,体内遗留有弹片、眼内留存有金属异物者、怀孕三个月以内的孕妇、高热者以及体内有铁磁性植入物者、幽闭恐惧症患者均不适合进行磁共振检查。 2、取出金属物品: 患者在检查前有一些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比如在进入检查室之前去掉身上所携带的含有金属的物品,常见的有钥匙、手表、身份证、银行卡、发卡等。 3、空腹检查: 在做腹部检查的时候需要空腹,做腹部检查的患者需要至少空腹4个小时,做MRCP检查者需要至少空腹6个小时,做增强核磁共振者,无论做哪些部位,通常都建议空腹4小时以上,避免部分患者注入铋剂后引起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呕吐物误吸。 4、戴耳塞: 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噪音一般较大,因此一般建议戴耳塞,从而减少噪音对人体的伤害。 5、调整心态: 在进行核磁共振前应注意调整好心态,不要过度担心,避免出现焦虑的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检查。 正常情况下,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一般需要前往医院的医学影像科,同时还可以通过CT检查、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来明确具体病情。
李康安主任医师
3210
417
PET-CT是什么,为什么辐射小
2023.12.28
对于PET-CT检查,其中的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核医学的代谢、功能、分子成像的 检查 技术。而CT是计算机断层成像,是影像学检查的技术,主要能提供解剖结构的结构成像技术。而PET-CT是将两种技术同机融合,即将PET的代谢、分子、功能信息叠加在CT的解剖图像上。 CT有辐射损害,但PET-CT检查辐射的实际总体水平较低,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示踪剂用量小及半衰期短:即所用PET成像的示踪剂18F-FDG,其用量较小,同时F-18的半衰期仅为109分钟,即在109分钟后,辐射变成原来的一半,24小时辐射几乎没有; 2、低剂量CT:PET-CT虽然是全身的CT检查,但采用的CT扫描技术是低剂量CT,即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来控制CT辐射剂量,全身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只是正常CT的1/5。所以PET-CT的整个辐射剂量较小,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据统计是相当于做胸部、腹部普通CT的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剂量,所以1年内做1-2次PET-CT比较安全。
卜丽红主任医师
4.34万
62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放射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放射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