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医生
网站导航
于刚
于刚 主任医师 眼科
  • 北京综合医院第11名
  • |
  • 全国综合医院第41名
专业擅长 小儿眼病、斜视弱视、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小儿泪道、眼球震颤、眼眶肿瘤、角膜塑形镜治疗及手术;国内率先开展斜视、弱视、眼球震颤网络训练、治疗。
医生简介 于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擅长小儿眼病、斜视弱视、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小儿泪道、眼球震颤、眼眶肿瘤、角膜塑形镜治疗及手术;国内率先开展斜视、弱视、眼球震颤网络训练、治疗。2004年作为人材引进到北京儿童医院筹备、组建儿童眼科,将当时只有3个医生的科室打造为如今有近100名医生,护士,技师的儿童眼科专业团队。并获北京自然基金资助,并担任主研人。曾获第四届全国优秀院长获省长特别奖,技术进步奖数十项,五一奖章获得者,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北省劳动模范。科研成果获5项国家专利,悬浮式近视视力训练,乒乓球台式自动智能翻转镜,儿童泪道插管系统,儿童泪道引流系统,平顶双焦点眼镜。
  • 关注
  • /
  • 昨日浏览
  • /
  • 总浏览

于刚的出诊信息

更多

于刚的科普

于刚医生共发布了
8
篇科普内容

眼球震颤治疗新进展

2022.04.14
我们研究眼球震颤已经有很多年了,80年代国内研究眼球震颤的著名专家赫雨时设计的眼球震颤手术的原则是针对“特发性眼球震颤”而设立的,而且当时手术原则是一:双眼代偿头位的矫正视力,比头位正位的矫正视力提高两行或者两行以上;手术原则二是:眼球震颤一定是冲动型眼球震颤,患者一定要在某个方向存在的眼球不震颤区域,即眼科医生通常所说的眼球震颤的“中间带”,就是患者要有眼球震颤的不震颤区,这个原则一直是国内眼科医生手术治疗“金标准”。随着门诊中大量的接诊眼球震颤的患者,我们发现门诊中大量的存在代偿头位的患者、患儿并不都是是冲动型眼球震颤,也没有绝对的“中间带”,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不一定矫正视力能够提高两行视力。因此很多希望通过治疗矫正头位的患者被排除在手术治疗的门外,国内本来从事眼球震颤研究的眼科医生就特少,大多数眼科医生一遇见眼球震颤的患者就会望而却步。而且手术的矫正视力提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眼科医生。这些特殊的眼球震颤患者的手术治疗问题一直是眼球震颤治疗的难题。说实在的,眼球震颤这种疾病的治疗非常困难,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尤其年幼孩子眼震图检查起来,非常困难,此病治疗起来,“费力不讨好”,因此国内很少有眼科医生从事此项疾病的研究,我们有时候看到患眼球震颤孩子的痛苦的状况,很是心痛,作为一个眼科医生希望这部分孩子经过系统治疗后,视觉质量能够得到一些改善和提高。后来,我们有幸观摩结识了美国著名的眼球震颤专家,Hertle教授,deongshengyang教授,两位教授在美国对眼球震颤已经研究了多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次我们有幸观摩了Hertle教授六十多个现场手术(三天时间内手术),对眼球震颤的手术适应症,以及手术后的效果评估有了新的认识,通过deongshengyang教授的引荐,我们多次参加国际上眼球震颤的网络视频研讨会,从网上和国际上的诸位眼球震颤专家举行了视频交流,各国专家就眼球震颤的患者的眼震图的特点及类型,手术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交流,经过交流,探讨,反思,我对眼球震颤手术的手术疗效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眼球震颤手术后患者的期望值和手术效果评估标准。下面我们把我们时间年眼球震颤的各种治疗经验,以及国外最新的眼球震颤动向,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分享眼球震颤是世界性难题的复杂疾病,引起眼震的原因、眼震的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到的学科众多。和眼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先天性眼球震颤,眼震的治疗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眼科医生,也让患儿和家长一筹莫展。多年来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在这里我们将眼球震颤的最新治疗进展和家长经常向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广大家长朋友进行交流,希望帮助家长朋友们更好的了解该病,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更好的配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家长问:爸爸妈妈没有眼球震颤,孩子为什么会发生?很多眼球震颤家长向专家询问,我的宝宝为什么会发生眼球震颤,归纳为以下两种原因:原因一:一些学者认为先天性眼球震颤是眼球缓慢运动控制亚支系统(sfoweyemovementsubsystem)失灵,该系统在高增益的异常条件下活动,这种特殊异常可能表现为眼外肌本体感受器所传入的有关眼球位置和运动速度的信号呈反馈作用,反馈不稳定的结果致使眼球位置不稳定而使眼球偏离正位,这就构成震颤的慢相,快速的扫掠运动使得这种慢相中断而回到注视位,此即构成震颤的快相。原因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是皮质下视动系统的缺陷,致使注视不稳定,眼球从注视位偏离,而纠正眼球运动则使眼球重新回到注视位。最近著名的眼球震颤专家Dell'osso等的研究表明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有强大的固视反射、平稳的跟随性眼球运动(smoothpursultmotion)正常,并具有良好的前庭一眼反射功能。他们认为尽管眼外肌本体感受器所传入冲动的具体功能目前尚不清楚,但它在反馈环中对眼球位置和运动速度都有影响,因此,先天性眼球震颤可能是由于这些反馈环的周边部的不稳定所致。先天性眼球震颤发病机制的细节还有待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由于控制眼球的运动是一个环形反馈机制,多个环节都可控制眼球运动,包括眼球的结构,传入通路,大脑中枢的疾病,影响前庭功能疾病都可以引起眼球震颤;如:视力障碍性眼球震颤,耳源性眼球震颤,中枢性眼球震颤等。它虽不属于常见病或多发病,但在临床上并非罕见,此类疾病严重2、家长问:哪些眼球疾病会导致孩子眼球震颤:一类:从眼科的角度来讲,有以下各类:(1)白化病,(2)先天性白内障,(3)视神经发育不良,(4)黄斑变性,(5)视网膜色素变性(6)先天性青光眼(7)角膜白斑等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都可以引起眼球震颤。(8)不明病因的眼球震颤二类:特殊类型的眼球震颤:1、垂直眼球震颤,2、跷跷板样眼球震颤,3、周期变化性的眼球震颤以上眼球震颤等是大脑中枢病变引起的,例如,炎症、出血、占位性病变等中枢的病变,这类疾病一定要到专门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耽误治疗。专家提醒:当孩子发现有眼球震颤时要仔细的检查,如果发现眼球震颤是垂直震颤,或者旋转震颤,应该带孩子到神经科会诊除外各种颅内疾病(包括占位性疾病)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外观,以及行动能力。于刚主任提醒家长,眼球震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并没有定论,还处于研究阶段。3、本体感受器切除手术为什么能够治疗眼球震颤?目前眼球震颤的一种主要的手术方式是本体感受器切除,那么什么是本体感受器?为什么切除本体感受器可以改善眼球震颤呢?本体感受器指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的感受器,感受身体在空间运动和位置的变更,向中枢提供信息。支配眼球运动的眼外肌中就存在本体感受器,当眼球运动的时候,肌肉及肌腱的机械伸展就成为了本体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并将伸展的程度传导至中枢,目前学者认为尽管眼外肌本体感受器所传入冲动的具体功能目前尚不清楚,但它在反馈环中对眼球位置和运动速度都有影响,先天性眼球震颤可能是由于这些反馈环的周边部的不稳定所致,通过目前国际基础及临床研究发现,切除本体感受器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眼球震颤的频率及振幅,同时不会引起孩子任何严重的并发症,已成为治疗眼球震颤的一种主流的手术方式。吴倩主任医师介绍:一.本体感受器切除后,部分患者能够改善眼球震颤的频率,也有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二.本体感受器切除手术对孩子没有大的损伤,家长手术前要有思想准备。4、白化病的孩子为什么会怕光通常我们看见很多的患有白化病的小孩都很怕阳光,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国外的眼球震颤专家研究很多,白化病眼底是一组与黑色素生物合成有关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表现为眼、皮肤、毛发黑色素缺乏。眼皮肤白化病患者除眼色素缺乏及相关的眼部症状外,皮肤和毛发均有明显的色素缺乏,如皮肤白皙,毛发呈白色、金黄色或棕色。黑色素的缺乏可引起眼一系列异常表现,孩子的虹膜、视网膜颜色浅淡或缺如,出现明显畏光、虹膜半透明、眼底着色不足、眼球震颤、高度屈光不正、视力低下、立体视觉差等临床表现白化病患者虹膜通常为蓝色或灰色,一些孩子虹膜色素缺乏,在光线直接照射时虹膜会出现紫色。虹膜半透明不仅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发生散射,引起患者注视困难,还可使光线大量进入眼睛,导致患者对光线特别敏感,即所谓的“畏光”。于刚主任解释:虹膜的色素少了,就像一个遮光帘有了问题,外边的强光进入眼内的就多了,因此就出现了畏光的现象,屈光治疗:一.对于这类儿童,我们可以为孩子配戴中间透明,周边不透明的隐形眼镜,这类隐形眼镜就像目前我们一些年轻女孩戴的“美瞳”眼镜一样。二.国外还有一种变色镜是像游泳镜一样的变色眼镜,给白化病孩子佩戴时,需要提前测试视力,根据视力的承受能力,选择不同色差的变色镜。5、儿童眼球震颤的手术有几种?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时整理、参考多个国外著名的眼球震颤专家的手术类型,总结了共有9种眼球震颤的手术方式,提出来供眼科同道讨论和患儿家长参考:1、没有代偿头位的手术治疗2|、伴随仰头视物头位的眼球震颤手术治疗3、伴有低头视物的头位的手术治疗4、有水平头位的手术治疗5、有旋转头位的手术治疗6、合并斜视的眼球震颤手术治疗7、合并头位及斜视的眼球震颤手术治疗8、伴集合阻滞者9、存在复合头位者专家提醒:眼球震颤的手术选择要根据患儿眼球震颤的种类设计制定,每个眼球震颤孩子都需要个性化的施行手术。6、眼球震颤手术后眼震幅度是否能够改变?根据美国著名眼球震颤专家dell?osso及Hertle教授的新近研究发现,在眼球震颤的动物模型上进行了眼球震颤的手术实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手术效果。接着又对眼球震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发现了很好的效果,文章发表在杂志上,每位患者的眼球震颤类型及程度不同,合并的其他疾病不同,因此眼球震颤的治疗是多样化,个体化的,根据每位患者的自身情况设计治疗方案,现在这种手术已在美国开展了数千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手术前后的眼震图比较,明显看到眼震的振幅减轻,频率变慢!孩子的视觉质量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7、眼球震颤的手术能够提高视力么?手术的目的是什么?有些家长在咨询眼科医生关于眼球震颤的手术对视力的提高效果时经常得到不确切的回答,因此有些疑惑,既然眼球震颤手术对于视力改善并不显著,那么为什么还要手术?美国从事眼球震颤的专家已经对眼球震颤手术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一般手术后比较理想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要比手术前提高1到3行视力!因为眼球震颤的患儿存在着各种基础眼病,因此手术前患者的视力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手术后视力提高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眼球震颤手术的目的并不是单纯提高视力,而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比手术前好一些的视觉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说:人眼看东西时是用最精密的结构——-黄斑看东西。也就是所谓的“注视时间窗”。于刚主任讲:我们手术有两个目的:一.是减弱孩子的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希望能够通过此举动使眼球震颤减轻。二,另一方面是增宽了“注视时间窗”,简单的说就是增加了黄斑中心凹注视的时间,一部分患儿手术后的视力虽然没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孩子注视的质量提高了,我们手术后和家长交流时发现家长叙述孩子的变化:1、孩子的表现出现变化,手术前孩子对远处的东西不感兴趣,手术后孩子开始对远处的东西感兴趣,2、原来孩子看电视离得很近,手术后孩子看电视的距离远了3、一部分孩子原来特别内向和孤僻,手术后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波起来,和家长、小朋友“合群”了。4、以前小朋友看书几乎拿到眼睛前边看,手术后看书的距离远了。5、有些小朋友原来仔细看着一个物体的时候,头歪的很厉害,手术后头不是很歪了。以上这些都是眼球震颤手术后的效果,因此我们建议评估孩子手术后的效果有四个重要方面;1、歪头是否改善2、看书是否远了3、看电视是否远了4、性格是否活泼了以上这些都是眼球震颤的手术效果,因此有些小朋友手术后,家长不要仅仅盯着视力表的变化,上述这些变化都是手术后带给孩子的惊喜。8、眼球震颤手术的最小年龄是多少?很多家长询问我们,为孩子做手术几岁合适?美国Hertle教授认为:手术年龄并没有严格限制,需要对患儿进行综合评估,要衡量手术的利弊,只要手术对患儿的利处大于弊端,就可以考虑手术。吴倩医生认为在两岁左右进行手术是比较合适的!原因是有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太早孩子配合检查的能力不足,对头位的检查也不能完全配合2、不能太晚进行手术,因为孩子的视觉发育还是有很严格的时间限制的,超过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孩子的大脑发育以及视觉中枢的发育可能随之停止。3、眼球震颤孩子的视力都不会太好,做完手术,不是所有的事情就结束了,后期还要有相应的弱视的训练,以及脑认知能力的相应训练!因此太晚做手术对孩子今后的视觉发育还是有弊无利的。下面是我们摘引的国外专家对眼震患者早期手术的文献总结,同我们的治疗理念是一致的!9、眼球震颤都可以手术治疗么?之前提到的比较多的可以手术治疗的眼球震颤主要是指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效果比较确切,而对于其他类型的眼球震颤,手术效果不是很肯定,随着现代研究的进展,新的眼球震颤的理论的提出,一些学者认为先天性眼球震颤是眼球缓慢运动控制亚支系统(sfoweyemovementsubsystem)失灵,该系统在高增益的异常条件下活动,这种特殊异常可能表现为眼外肌本体感受器所传入的有关眼球位置和运动速度的信号呈反馈作用,反馈不稳定的结果致使眼球位置不稳定而使眼球偏离正位,这就构成震颤的慢相,快速的扫掠运动使得这种慢相中断而回到注视位,此即构成震颤的快相。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是皮质下视动系统的缺陷,致使注视不稳定,眼球从注视位偏离,而纠正眼球运动则使眼球重新回到注视位。最近美国著名眼球震颤教授Dell‘等的研究表明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有强大的固视反射、平稳的跟随性眼球运动(smoothpursultmotion)正常,并具有良好的前庭一眼反射功能。他们认为尽管眼外肌本体感受器所传入冲动的具体功能目前尚不清楚,但它在反馈环中对眼球位置和运动速度都有影响,因此,先天性眼球震颤可能是由于这些反馈环的周边部的不稳定所致。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以前不考虑手术的病人,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扩大了手术的范围,使以前没有治疗方法的患者的到了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视功能。目前国外眼球震颤专家认为本体感受器切除对于没有中间带的眼球震颤有着较好的手术效果,手术后大部分患儿眼球震颤都能够减轻。吴倩医生认为大部分眼球震颤可以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有四个:一、减轻眼球震颤的强度,二、改善头位,三、治疗同时合并的斜视,四:一定程度上提高视觉质量。10.哪些眼球震颤不适合眼科手术?并不是所有的眼震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下述眼震不能手术治疗:1、比如说耳源性的的眼球震颤,2、中枢性的眼球震颤,3、特殊类型的眼震,4、跷跷板眼震,5、上跳性的眼震,这些特殊类型的眼球震颤不适合眼科眼球震颤手术,具体的病情需要到具有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以及评估,才能明确是否手术的问题。张丰院长提醒家长注意,眼球震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眼病,应该有专业的从事眼球震颤,斜视的医生仔细检查,排除各种特殊类型的眼球震颤,个性化治疗。11、眼球震颤的非手术治疗眼球震颤目前除了眼肌手术还有其他的一些治疗方法1、眼球震颤的光学治疗,首先需要给宝宝散瞳验光,矫正屈光不正,由于眼球震颤的宝宝经常合并严重的屈光不正,佩戴了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许多宝宝视力明显提高。2、可以给低龄眼球震颤的孩子试行佩戴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有三个优点:第一,可以提供屈光矫正,第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眼球震颤的强度,第三,带虹膜的角膜接触镜可以改善白化病患儿的畏光现象。3、三棱镜治疗,佩戴合适的三棱镜一方面可以改善头位,另一方面,对于存在集合阻滞的患儿,佩戴双眼底向外三棱镜可以刺激辐辏,减轻眼震。4、眼球震颤的药物治疗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包括可以给患儿进行肉毒菌素的注射治疗,以及肌松药的服用,另外最近的研究表明滴用碳酸酐酶抑制剂的眼药水也有抑制眼球震颤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出现,为眼球震颤宝宝带来福音。12、眼球震颤是可以手术治疗的?有的家长问:我以前到了多家医院,都说眼球震颤不能手术治疗。没有好的治疗方法,这是世界性治疗难题,只能随诊观察。在以前的治疗方法中,一些眼科专家进行了一些手术治疗,从文献的总结中看,因为前期的工作,没有理论支持,国内从事眼球震颤手术的医院较少,主要是因为眼球震颤手术后视力提高不是很明显,以及人们对眼球震颤的局限性认识,导致国内很多眼科工作者对此类病人的束手无策。目前国际上对眼球震颤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很多新型眼球震颤仪器的研制成功,随着新的研究发现,新型理论产生,以及在动物实验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实验性效果,国、内外专家已经开展了多种新型的手术方法,这种方法已经进行了近千例的实践,目前眼球震颤手术的经验还是比较成熟的。手术后取得了临床效果患儿家长还是比较满意的!13、眼球震颤的原因有哪些?专家认为,一部分眼球震颤有明确的病因或原因,而另一部分眼球震颤没有明确的病因,总的来说,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眼球畸形、白化病、白内障、全色盲、黄斑部损害等所致的视觉障碍,因无固定注视目标能力,眼球多呈水平型震颤,称为眼源性震颤。而后天性眼球震颤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或前庭病变引起,如小脑疾病、前庭神经核病变引起的眼球震颤称为中枢性眼球震颤。中耳或内耳疾病,由于引起迷路的刺激性或抑制性障碍,可发生水平或旋转性眼球震颤,称为迷路性眼球震颤。14、开展儿童眼球震颤治疗的意义先天性眼球震颤的视力损害比较严重,眼科医生形象的称之为“眼病癌症”,虽然不至于影响患儿的寿命,但是对于患儿的视觉质量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日常生活有很大一部分信息是从眼睛获得的,因此低的视觉质量必然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全世界保守估计,此类患者的数量大约为2200万人,给此类患者的生活、学习、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增加了社会以及家庭的负担。由于以往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及缺乏有效理论,基础研究,没有较好的治疗策略。各个国家尝试了多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国内的知名医院对此束手无策,国内尚没有理想的方法,北京儿童医院眼球震颤研究治疗小组根据最近的国外研究进展,与国外的专家多次请教交流,看到他们的工作,令人鼓舞,因此开展此项工作!希望国内的眼球震颤患儿尽早得到治疗。我们开展眼球震颤目的不单纯是为了视力的提高,而是改善视觉及生活质量。张丰院长提醒:由于目前眼球震颤的方法越来越多,眼球震颤的孩子早期的视觉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门诊开展的为孩子早期佩戴三棱镜的治疗,我们已经开展了近15年,很多孩子佩戴三棱镜后,家长反映,眼震的频率减轻了很多,戴镜后同时兼顾弱视治疗,很多孩子的视力提高1行或者5行以上。15、眼球震颤手术以后就不需要治疗了么?眼球震颤手术是一劳永逸的吗?做完手术后是不是就不需要其他的治疗了?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眼球震颤是一种极其顽固的视力障碍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基于通过减轻震颤幅度和频率,形成稳定的中心凹注视,增加注视时间,形成通畅的视觉传导通路,或者改善头位,对孩子的面部及脊柱发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有的孩子年龄较小,手术以后,视功能还在发育阶段,需要我们进行视觉功能的康复训练,提高视力。同时眼球震颤手术有20%左右的二次手术几率,如果术后发现残留头位,头位过矫,斜视回退等,都需要二次手术解决。16、眼球震颤只是眼睛的问题么?眼震专家研究治疗小组认为,各个影响视觉通路的部分都会引起眼震,包括耳源性的眼震,以及大脑中枢引起的眼震。特别是后天出现的眼震,要高度怀疑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因此眼球震颤不仅仅是眼睛的问题!有了此类疾病应该尽早治疗!就诊,避免耽误病情!17、眼球震颤会不会遗传?有的孩子家长问:我是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者,想问一下:我如果生孩子,小孩得这个病的机会有多大?眼球震颤研究治疗小组认为,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遗传方式包括X连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等遗传方式。另外某些眼部疾病或X连锁遗传病也可以表现为先天性眼震,例如白化病,色盲等。散发的患者可以是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可以常染色体显性的方式遗传给后代。建议患者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学咨询,最大可能的避免眼球震颤再出现在下一代身上。于刚主任讲:不久前我在门诊中发现一个同卵双生的孪生姐妹,都同时罹患眼球震颤,眼球震颤的遗传问题非常复杂,目前医学还不能提出更明确地证据来论证遗传的几率。18、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三棱镜治疗原则: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三棱镜治疗是因人而异的,针对不同类型的眼球震颤,三棱镜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存在集合阻滞的情况:如果患者有先天眼震,有集合阻滞眼震时候,通过使用底向外的三棱镜会使远视力得到显著提升。如果患者的视力有提升,应该把棱镜和负球镜的度数加入眼镜处方。
于刚 主任医师
5387 34

哺光仪防控近视,来自眼科临床的报道

2022.04.14
重磅!哺光仪防控近视获国际眼科权威顶刊:《Opthalmology》认可今天我要给大家解读一条最新的眼科新闻消息,什么消息?就是关于最近很多医生和家长都热议的哺光仪治疗近视的最新进展。我们国家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何明光教授在国际上顶尖的眼科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对264名患有近视的孩子使用哺光仪防控近视的疗效做了科学的报道。我为大家解读一下。这条最新信息里边的核心内容:8~13岁近视儿童中重复低强度红光疗法,可以有效控制儿童的近视进展。红光疗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儿童近视的替代疗法。红光疗法防控近视有良好的用户接受性。使用红光疗法防控近视没有观察到眼睛功能性和结构性的的损伤。下一步临床上需要探讨红光仪使用的最优的治疗方案。大家知道【眼科】是国际上眼科的顶尖级刊物,在全世界的眼科杂志中名列前茅,这条最新眼科的科研消息告诉大家,儿童近视防控又有了一个新的方法,红光治疗其实就是现在我们的家长们俗称的“哺光仪”治疗,我在以前的关于红光使用的视频课程中,多次的提到了使用哺光仪治疗近视的各种相关问题。这真的是一个好的消息,很多患近视的妈妈和孩子有了新的治疗方法。这篇文章还有一个重要的解读消息就是儿童近视防控治疗很复杂,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够全部孩子按一种方法,一种功率治疗,我们现在使用三代人哺光仪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我们使用的三种不同功率哺光仪的最新进展。【小功率】治疗治疗远视储备接近消失的孩子。【标准功率】治疗中度以上的近视患儿。【中功率】治疗近视一年以上效果好,可以改成中功率近视治疗维持疗效。三代人的三种不同功率的哺光仪为临床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近视,提供了非常好的治疗前景。美和眼科的专家目前已经在国内率先开展三种不同功率,哺光仪防控近视的临床应用研究。外地家长如何为儿童选购不同功率哺光仪?我们专门开设了哺光仪远程使用专家视频会诊项目,有需要使用哺光仪的孩子可以把你的八项特殊检查结果发给我们,我们有于刚院长,张丰院长,陈勇华院长,张杰英主任,冯瑜淇主任等眼科专家在线上帮您辅导哺光仪的使用,您一定要把8项眼科的检查从线上发给我们,我们看了检查确认你没有眼病以后可以使用玻璃。家长可以预约我们的远程视频门诊,请医生或视光师帮孩子评估是否可以使用哺光仪。四,儿童近视使用哺光仪的年龄。对于哺光仪的使用年龄一般建议3岁以上,18岁以内的远视储备较少或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的孩子,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眼轴发育比较快,近视度数增长也比较快。但是对于低于3岁的孩子,远视储备没有或者已经近视了,如果孩子能配合,能坐下来在哺光仪前进行治疗,小于三岁也可以考虑治疗。三岁的孩子可以每天治疗两次,每次两分钟。提醒大家,如果很小年龄就近视,一定要警惕病理性近视,要考虑病理性近视的可能。哺光仪能代替户外运动吗?在之前的科普里我们跟大家讲过,哺光仪的另一个治疗理念是针对每天不能保证户外的孩子进行补充治疗的。而户外活动一方面是户外光线的照射对眼轴的控制作用,还有一方面就是户外有足够的视野空间,孩子还可以远眺,增加视物的景深,不建议哺光仪代替户外运动,户外运动防控近视和哺光仪防控近视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是可以互补的。为什么不能用没有医疗资质的哺光仪?正规的,老字号有医疗资质的哺光仪有这两家,第一个是艾尔兴,第二个是三代人。其中三代人哺光仪我们用的比较多,已经积累了数千例非常有益的治疗经验。我在此特别提醒各位家长,哺光仪里面的光是半导体激光,国家对激光设备有严格的管控,在给孩子选择哺光仪时一定要先看有没有医疗资质,没有医疗资质的哺光仪,激光的波长、种类和功率不能保证,千万不能给孩子用,小心对眼睛产生严重的损伤。一旦出现各种眼睛损伤,没有办法去维权。哺光仪防控近视是眼科的一匹“黑马”。近视预防三大法宝: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户外活动,这几项治疗方法,都是眼科专家多年近视防控的宝贵经验,这些年我们也在一直关注有没有更多,更好的防控近视的产品。哺光仪我们也关注了很长时间,治疗近视确实有效,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眼科专家都担心他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迄今为止,经过临床的观察,全国各地的很多专家都有医学文献的观察结果,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比较疗效的,是安全的,北京美和眼科临床案例使用报告证明哺光仪防控近视,安全有效,使用起来简单易行。现在哺光仪有几种牌子?现在我们用的哺光仪有两个品牌,目前一个是三代人的品牌,一个是艾尔兴的品牌,两种机器都是红光治疗的设计,整体近视的原理是大致相同。使用哺光仪八项眼科检查一项不能少。在使用哺光仪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的进行检查,使用前要检查视力、眼压、屈光度、眼轴、角膜曲率、眼底、OCT等,一项不能缺少,在家治疗建议:一天2次,一次3分钟,两次治疗间隔四个小时以上。后期每个月也要进行一次复查,复查时也要复查视力、屈光度、眼轴、眼底和OCT,有了这些检查结果,眼科专家才能够帮您的治疗安全严格把关,外地家长可以把你的8项检查通过专家线上视频会诊发给我们。特别提醒:在眼科医生、视光师的严格指导下使用非常关键,建议和孩子的家庭视光医生保持频繁的联系,沟通孩子的情况。??哺光仪和0.0%的阿托品一起使用吗?低浓度阿托品和哺光仪都是可以有效缓解近视度数快速增长的方法,低浓度阿托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阿托品作用于眼球的M受体,产生多巴胺,增加脉络膜血供,从而起到控制眼轴,控制近视的作用。哺光仪也是作用于眼球后极部,增加脉络膜血供的,这两者普通作用原理类似,哺光仪更深层的治疗原理,眼科专家都在观察研究。我们对使用阿托品疗效不好的,联合使用哺光仪,专家发现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增加近视防控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可以联合使用,在联合使用之前一定要咨询眼科大夫或视光师。哺光仪可以和角膜塑形镜联合使用吗?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作用机理和哺光仪控制近视的机理是有区别的。角膜塑形镜属于物理性治疗,在角膜前端形成光学离焦环在眼球后边形成周边性远视从而达到控制眼轴快速增长控制近视快速增长的效果。而哺光仪作用于后端,通过光学控制,促进脉络膜血供,增加脉络膜厚度,从而达到缩短眼轴控制近视快速增长的效果。我们大量的临床案例证实,可以是这两种方法是可以同时使用的。有一点需要提到,哺光仪的优势是,在没有近视的孩子是不能使用角膜塑形镜的,但是没有近视的孩子,远视储备少的孩子可以使用哺光仪的。哺光是什么意思?“哺光”这个词属于一种延伸词,??哺光。意思是哺育,给你光的意思,这个词并不是医学的词,和照太阳光没有任何关系。弱视治疗仪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最早用的是红光治疗,现在的哺光仪内部是半导体激光,这个哺光仪主要是用来控制延缓近视度数增长的,从现在的临床效果来看,整体控制近视效果在现有多种方法中算最好的。哺光仪的原理是什么?哺光仪用的是红色半导体激光,这个激光照射眼底时,会产生温热效应,增强脉络膜的血供,增加脉络膜的厚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膜缺氧的问题,增加脉络膜的血液循环和供血量,起到“光学眼轴缩短”的效果,达到预防和缓解近视度数增加的作用。哺光仪有没有副作用?从现在国内的眼科专家观测到的数据来看,哺光仪在使用期间并没有发现有副作用,我们又从其他中心做了调查研究,汇总大量的治疗经验,从实际临床的数据来看,数万名孩子接受了哺光仪的治疗,查阅了国内的大量文献,迄今为止,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哺光仪,对眼底没有造成伤害的报道,所以不用担心哺光仪有什么副作用,国际权威眼科杂志——【眼科】上面刊登的文章也确定了哺光仪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哺光仪停止使用后近视还会发展吗?一般来说,哺光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要连续使用,理论上来说,在孩子近视发育高峰期,近视度数增长最快的时期,用哺光仪进行一个急刹车,等度过这个高峰期,就可以停止使用了,但是我的建议在停用的时候可以逐步减量的停用,不要一下子完全停用,比如原来一天两次,可以改成每天一次,然后两天一次,再三天一次等等,慢慢就停下来不做了。补光仪的减量治疗一定要在专家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那些人不能使用哺光仪?哺光仪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但是如果有以下症状,不建议使用哺光仪:光晕症患者,多动症治愈者,银屑病患者,癫痫,锥细胞/杆细胞功能不良,各种眼病者。以上这些疾病禁止使用哺光仪。高眼压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要监控眼压,过敏性结膜炎治疗以后,症状消失可以使用。哺光仪使用网上视频专家会诊绿色通道开通!寒假已至,很多家长想使用我们的哺光仪,但是疫情却反反复复,为了方便全国各地的家长们,我们特别开通了哺光仪线上视频会诊渠道,各位家长不必千里迢迢的来到北京,只要在本地将各项检查做好,我们的眼科专家会在线上视频会诊告诉您宝宝是否可以使用,科学使用哺光仪确保治疗效果更准精确,更有效,更安全。哺光仪现在有两种销售方式,一种是销售,一种是租赁,租赁每个月500元,三个月使用效果不理想,仪器我们就原价退还了。哺光仪使用后有黄色彩色的光圈为什么?这种现象医学上叫后像反应,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停止后所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视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很正常,说明视网膜细胞已经接受了刺激,产生了正常光电反应。看哺光仪以后有红色的黄色的光晕怎么回事?每个孩子的后像反应不一样,所以看到的光晕斑颜色也不一样,无论是什么颜色的光晕都属于正常的后像反应,家长不必担心。看完哺光仪以后,眼前会有黄色的,红色的彩圈?这种反应叫做正后象负后反应像。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现象.比如说红色的光圈,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比如说黑色,白色,黄色的光圈。看哺光仪有彩色的光圈是好还是坏?当然是好事,说明孩子的视网膜膜细胞,脉络膜血管受到了刺激,有了正常的光电反应。开始的红色是正好像,后来的黄色是正后向的补色。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然后闭眼,就会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象.如果继续注视,便会有一个黑色的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这就是负后象.颜色刺激的负后象是原注视颜色的补色。我们现在让所有使用哺光仪的孩子都观察后像出现和消失的时间,通过后像消失和出现的时间来评估孩子近视防控的效果。使用哺光仪为什么要补充叶黄素?使用哺光仪会促进脉络膜和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他们的新陈代谢,这时候适当口服叶黄素能够给脉络膜视网膜增加营养,帮助孩子眼睛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这就像像我们很多年轻人在健身房健身以后,要适当的口服营养素是一样的道理。现在使用三代人补光一以后孩子定期补充安视宝叶黄素安视宝的,它的口感好,叶黄素利于孩子吸收,同时它的含量也足。为什么很多三甲医院没有出售哺光仪?这个问题客观的讲有几下几个原因,一些城市的三甲医院它是不允许销售医疗耗品的,比如说眼镜,哺光仪,弱视治疗仪。很多地区三甲医院仪器进院审批手续非常复杂,审批周期非常长,哺光仪是一个新的治疗仪器,所以需要很多年的周期。一些三甲医院,大量的门诊量工作非常繁忙,哺光仪的使用需要使用前咨询,使用中咨询,使用后咨询医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回复患者关于仪器使用的安全性的咨询问题。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原因,导致三甲医院的使用率非常低。哺光仪防控近视的疗效怎样?哺光仪使用半年内的疗效最为理想,统计眼轴回退的患儿78.72%。眼轴没有增加的占13.1%,可以说整体控制效果接近92%。我们继续观察,哺光仪在使用一年以后疗效统计,眼轴没有增加或者增加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患儿在83—87%之间。这个效果与何明光教授的统计效果不谋而合,使用哺光仪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眼睛增长最快的时间内,给孩子的近视增长来一个急刹车。哺光仪的优点就是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和角膜塑形镜,离焦软镜,近视防控功能眼镜,户外运动同时联合使用,联合使用以后效果会更理想更稳定。另外,哺光仪跟低浓度阿托品的联合使用对近视的控制效果,我们也正在观察,如果有最新的数据报告,我们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于刚 主任医师
2.31万 37

霰粒肿和麦粒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病

2022.04.14
家长莫把孩子霰粒肿当"针眼"延误治疗―――儿童医院修复霰粒肿皮肤瘢痕效果好霰粒肿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儿童眼病,最初发病时,儿童表现的是眼睑上可以看见一个小的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逐渐增大.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儿童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还有一种霰粒肿是皮肤面型,这种孩子的霰粒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肿物逐渐增大.肿物的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这种霰粒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严重的眼睑皮肤面缺损会造成眼睑的外翻。我们医院眼科门诊接诊了大量的散粒肿的患儿,最初家长惧怕手术,一直坚持保守治疗,还有的家长认为这种病是麦粒肿,等着孩子麦粒肿的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了,这两种的看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儿童的散粒肿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应该尽早手术。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一再拖延手术时间,最后散粒肿发展成为散粒肿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眼睑形成较大的疤痕。部分孩子由于皮肤面形成较大的肉芽肿只能全麻下行皮肤修整手术。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我们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大量的临床总结,制定出了一整套治疗皮面霰粒肿肉芽肿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达到使皮肤不遗留瘢痕或减小皮肤瘢痕的目的。麦粒肿或霰粒肿的营养及饮食补充维生素A和C,它们有益于皮肤健康。进食清淡饮食,仅吃水果蔬菜,饮奶酪、草本植物的茶,果汁和矿泉水,中医认为儿童患者多为脾胃不合所至,所以对于多发性儿童霰粒肿的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食助消化的药物,以及服用一些调节脾胃的小中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儿童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霰粒肿是怎么回事?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患。病程缓慢,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可触及硬结,硬块大小不等,大如樱桃,小如绿豆,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或灰红色隆起。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亦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小型者可自行吸收,较大的很难吸收,一般结节长期不变,偶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后在结膜面上形成肉芽组织。小而无症状的可以不必治疗,任其自行吸收消散,大而伴有自觉症状的或发生肉芽者,应作手术切除。儿童霰粒肿要早治霰粒肿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常见眼病,通常由于眼睑外部的睑板出口阻塞,导致腺体的分泌物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脂肪肉芽肿性炎症。该病早期可在眼睑上下皮肤上摸到黄豆或绿豆大小的硬结,无明显疼痛症状。不少患儿家长由于担心手术治疗会影响学习,甚至认为疾病会慢慢好而久拖不治,结果导致病情加重。专家指出,霰粒肿的手术治疗只需在局麻下进行,手术简便,痛苦少,一般24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因此患儿家长应及早注意,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延误治疗良机。麦粒肿和霰粒肿在形成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上有何不同?麦粒肿为细菌(常见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根据受累腺组织的不同部位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s腺)受感染,俗称“偷针眼”。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有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到硬结。发生在外眦部者疼痛特别显著,外侧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有黄色脓头,积脓一经穿破皮肤,向外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亦随之减轻。内麦粒肿为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因睑板腺被牢固的脸板组织包围,病变较深,故眼睑红肿不很明显。腺体化脓后在充血的结膜面可隐见灰黄色的脓头,多突破睑板和结膜的屏障,而流入结膜囊,也有的从睑板腺开口处排出,个别的可穿破皮肤。脓液排出后,红肿即消退。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则在脓液未向外穿破前,炎症已扩散,侵犯整个睑板而形成眼睑脓肿。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患。病程缓慢,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可触及硬结,硬块大小不等,大如樱桃,小如绿豆,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或灰红色隆起。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亦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儿童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于刚 主任医师
3663 3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于刚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
于刚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
纠错
*请问您是医生本人吗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信息纠正后给您反馈
*填写您发现的错误信息
0/2000
可在此处上传错误信息截图(最多9张)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