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肝脏弹性检测是什么意思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脏弹性检测属于超声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低频超声振动波,对肝脏硬度、脂肪含量进行评估、检测,可以针对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肝脏硬度值进行评估,明确是否有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1、脂肪肝严重程度:衰减中位数<240dB/m,提示患者无脂肪肝,240-280dB/m提示轻度脂肪肝,280-320dB/m提示中度脂肪肝,>320dB/m提示重度脂肪肝; 2、肝脏硬度值:2.8-7.5kPa提示正常,7.5-9.5kPa提示轻度肝纤维化,9.5-12.5kPa提示重度肝纤维化,>12.5kPa提示有早期肝硬化的可能。 肝弹性检测可以对肝脏是否有器质性改变做出初步评估,但也要注意只是辅助检测手段,可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数值准确性偏低,包括肥胖、肋间隙过窄、脂肪肝、肝内胆汁淤积、黄疸、肝炎、肝损害等,都会导致肝脏弹性检测数值有误差。
4.74万
68
2024-06-21
PET-CT是否能检查出胰腺癌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PET-CT对于检查胰腺癌有其优势,主要可以针对肿瘤的代谢、肿瘤的负荷进行检查,以此判定是否有胰腺的肿物及胰腺癌的可能,同时可发现胰腺癌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的转移。 PET-CT是针对全身的检查,如果其他部位有出现异常的肿瘤代谢,可有所发现,因此对于胰腺癌具体的分期和分级能够进行有效地了解。但正常情况下建议做薄层的CT平扫加增强,能够有效确定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对手术中的帮助较大。 PET-CT和CT检查各有利弊、互为补充,每一个检查所针对的方面都有所差异,并非某一个检查一定更好,取代另一个检查。
4.60万
89
2024-06-21
结果解读: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是肝癌吗?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视黄醇通常也就是指视黄醇结合蛋白,有些人在体检的时候可能会查出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的结果,因为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肝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会担心这是肝癌的表现。 🌊那么,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就意味着肝癌吗? ❌其实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肝脏是视黄醇结合蛋白的主要合成器官,但它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不一定直接指向肝癌。 🌊实际上,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 🔑营养不良:如果你总是挑食,不吃这个不吃那个,身体里的蛋白质就可能不够,这样一来,视黄醇结合蛋白也可能会偏低。所以,建议大家要保持多样化的饮食,啥都吃一点,对身体好! 🔑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与视黄醇结合蛋白息息相关,如果维生素A摄入不足或者吸收有问题,视黄醇结合蛋白就可能变少。建议大家在平时可以多吃点胡萝卜、猪肝这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此外,也有一些疾病可能会引起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 🌊当发现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时,建议大家这样做: ✅及时就医、确认检查结果: 首先要及时来医院,确认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可以复查以确保准确性。 ✅诊断病因: 我们医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肝脏B超等,帮助确定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的具体原因。 ✅针对性治疗: 如果是因为维生素A缺乏或者营养不良导致的,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A制剂或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猪肝等)的摄入量。 👀如果是因为疾病引起的,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来进行治疗(具体的疾病以及治疗方法都整理在图片里了)。 💌所以,视黄醇结合蛋白偏低并不一定意味着肝癌,大家需要保持冷静,及时来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大家检查完之后可以把自己的原因打在评论区哦!
569
2024-06-21
人体“胆”秘:揭秘只有一个胆囊的真相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大家可能会好奇,人体到底有几个胆囊呢?答案很明确:人体通常只有一个胆囊。别看它小小的,但它的作用可不小。 胆囊这个位于身体右上腹部、肝脏下方的小器官,形状像个梨子。虽然它不像心脏、肺那样引人注目,但在消化系统中,胆囊可是不可或缺的。它主要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在进食时,特别是吃了高脂肪的食物后,胆囊就会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脂肪。 ❓为什么人体只需要一个胆囊呢? 这其实和胆囊的功能特点有关。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而胆囊只是一个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仓库”。当需要消化脂肪时,胆囊就会根据身体的需要,释放出适量的胆汁。这种按需分配的方式,既保证了胆汁的充分利用,又避免了胆汁的浪费。所以,一个胆囊就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了。 虽然胆囊的功能强大,但也不是坚不可摧的。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如胆结石、胆囊炎等),胆囊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胆囊来治疗疾病。 ❓那切除胆囊后会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大部分人在切除胆囊后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为虽然胆囊能够储存和浓缩胆汁,但胆汁的产生和分泌主要是由肝脏负责的。所以,即使切除了胆囊,肝脏仍然能够继续产生胆汁,并通过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 当然,由于没有了胆囊的储存和浓缩功能,部分人在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泻、腹胀等),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缓解。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让大家对胆囊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人体的小疑问或想要了解的健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哦!
603
2024-06-21
胆管癌肝转移40年还会复发吗?医生告诉你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胆管癌肝转移听起来比较严重,但如果患者已经带着这样的病情活了40年,这无疑是一个奇迹。那活了40年后,胆管癌是否还会复发呢? 胆管癌确实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肿瘤,容易影响到肝脏和消化系统,导致癌细胞转移到这些地方。但别灰心,肝转移虽然常见,并不意味着患者的生命就到头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很多先进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可以帮助胆管癌患者延长生存期。 🌼回到问题上来:如果胆管癌肝转移患者已经活了40年,还不会不复发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治疗方案等等(见图)。 但可以从一般性的规律来进行分析,对于胆管癌肝转移的患者来说,如果已经接受了正规的治疗,并且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复发风险是相对较低的。 ⌛这是因为持续的治疗可以杀灭或抑制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可以完全放松警惕,因为胆管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即使经过治疗,仍然有可能存在复发的风险。 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复发的风险。例如,一些身体状况较好、免疫系统功能较强的患者,预后通常会更好,复发风险也会相对较低。而一些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则可能更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 🌷所以,建议胆管癌肝转移的患者听医生的话坚持治疗,按时去复查,可不要心存侥幸。最后,大家不要忘记点赞和收藏哦~~
881
2024-06-21
胆管堵塞后还能活多久?别慌,医生告诉你答案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胆管堵塞听起来挺让人紧张的,但其实它本身并不是最关键的。真正影响患者健康和存活时间的,是引起胆管堵塞的原因以及能不能迅速采取有效治疗。 咱们得知道,胆管堵塞一般是不会直接导致死亡的。但有时可能是因为一些良性疾病,比如结石。如果是因为结石导致的堵塞,只要及时通过手术或者别的方法把结石取出来,解除堵塞,患者的身体就能慢慢恢复,基本不会影响到生存时间。 🌷但如果胆管堵塞是由恶性疾病,如胆管癌造成的,那情况就会复杂得多。早期胆管癌的5年存活率一般不超过30%,这意味着即使进行了积极的治疗,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够存活超过5年。 而对于中晚期的胆管癌,由于恶性度高,病情进展迅速,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会非常有限,有时可能仅在1-3年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此束手无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因此,建议大家一旦发现自己有黄疸、腹痛、发热等胆管堵塞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听医生的话进行全面检查(见图),以便尽快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特别强调的是,无论面对的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胆管堵塞,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帮助疾病好转,还有些提高生存率的方法我放在图片里了,大家可以看看。 🌈希望这些分享对大家有用,记得点赞支持一下,也别忘了关注哦~~
915
2024-06-21
胆囊癌早期切除,治愈率究竟有多高?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当谈论胆囊癌的治愈率时,通常会用“5年生存率”这个指标来衡量。那胆囊癌早期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究竟能达到多少呢? 答案是在规范化的手术治疗下,胆囊癌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高达60%-80%,甚至有些原位癌或ⅠA期的胆囊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100%。 这个数据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意味着只要能够早期发现胆囊癌,并及时进行规范化的手术治疗,患者就有很高的机会战胜这个疾病,重获新生。 📢但要实现高治愈率,其实并不容易: 👉需要定期(如每半年或1年)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察觉胆囊癌的征兆。一旦发现不对劲,得马上去医院进行更细致的检查和诊断。在这个环节,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程度非常关键,需要准确判断病情,给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确定了治疗方案后,患者和家属得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对于胆囊癌早期,手术通常是首选。通过手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胆囊和周围的淋巴结,从而有效控制病情。但记住手术只是开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同样重要(见图)。 除了手术,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可以考虑,比如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这些方法能进一步清除体内的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但请注意,不同的患者和病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患者一定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这里还要重点说的是,胆囊癌确实是一种严重的肿瘤,但好消息是,只要能在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就有很大的机会战胜它。 🍂现在大家应该对胆囊癌早期切除的治愈率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还有些影响因素放在图片里了,大家可以看看。如果还有不明白的或者想了解更多的,随时在评论区留言哦!
314
2024-06-21
一文读懂:肝脏低密度灶会自动消失吗?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在医学影像检查中看到“肝脏低密度灶”这一描述时,可能有患者会疑惑这个病灶是否会自行消失。我可以告诉大家,肝内低密度灶通常不会自愈,也就是不会自动消失的,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和病情发展,取决于病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肝内低密度灶实际上是指肝脏内部出现的局部肿物,其密度低于正常肝组织。这种病灶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大多数良性的低密度灶是由囊肿、血管瘤或局灶性结节增生等引起的,通常生长缓慢,不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但这些病灶一般不会自行消失,需要每年定期进行观察和监测。 对于良性的低密度灶,如果病灶较小且没有引起任何症状,通常建议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即定期进行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观察病灶的生长情况。如果病灶持续增大或出现了不适症状,可以考虑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式(见图)。 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以控制病灶的生长和缓解症状。在手术治疗方面,通常会选择微创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如果肝内低密度灶是恶性的,那情况就会更加严重。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快,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甚至会发生转移。 因此,需要通过更详细的检查来确认肿物的性质,比如可以采用核磁共振、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肿物的位置和大小。如果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要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如果大家对于肝脏低密度灶还有什么想要的问题,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讨论哦。
774
2024-06-21
胆囊继发性改变: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守护胆囊健康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身体偶尔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来提醒我们关注健康,胆囊继发性改变就是这样一个信号。一旦检查发现胆囊有异常,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明确诊断后进行处理。 ❓那胆囊继发性改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当胆囊因为其他疾病的影响(如胆囊炎、胆石症),它的结构和功能会出现异常,这种异常就是所谓的胆囊继发性改变。 🌈胆囊这个位于我们右上腹的小器官,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它负责储存胆汁,并在进食时释放胆汁来辅助脂肪的消化。但是当胆囊受到感染、结石或其他疾病的刺激时,它的结构和功能会受到损害,发生继发性改变。 这种情况会影响胆囊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和黄疸等体征。 ❓当发现胆囊出现继发性改变时,应该怎么办呢? 需要通过一些检查来了解胆囊的具体情况(见图),以便医生根据其具体情况来制定比较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在治疗方面,通常会根据病因而有所不同。 比如,如果是胆囊炎引起的,可能会给你开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颗粒、头孢克肟颗粒)来控制感染;如果是胆石症导致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胆囊。此外,有些药物如熊去氧胆酸也可以帮助溶解胆固醇结晶,预防胆囊结石。 💟最后,大家不要忘记点赞和收藏哦~~
844
2024-06-21
小伤口需要打破伤风吗
刘宝胤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如果是擦伤形成的小伤口,且伤口较干净,可能不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如果伤口小而深,或者是被有铁锈的物品刺伤后,通常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可发生于各种创伤后,其致病菌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可在缺氧条件下逐渐发育为繁殖体,并产生大量痉挛毒素,可导致肌紧张和肌肉痉挛,还可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高、自汗等,通常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率高。小伤口需不需要打破伤风,主要取决于是否造成适宜破伤风梭菌繁殖的缺氧环境和导致划伤的物品有没有带菌。如果出现的是小擦伤,伤口不深且伤口没有被污染,此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局部消毒即可,不需注射疫苗。 如果形成的伤口较深,但是外口看起来较小,例如扎伤等,此时伤口内可能有坏死组织、局部缺血等,并且伤口处由于开口较小可逐渐形成缺氧环境,此时就可能导致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这种情况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另外,被生锈的物品、木刺、污秽物品等造成的伤口,即使是擦伤,由于可能携带病菌,也有可能导致破伤风,故这种情况也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发生创伤后需要及时至普外科或急诊科就诊,完善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明确病情后可使用双氧水进行清创消毒处理,去除坏死组织,并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如果局部出现细菌感染,还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伤口进水,及时消毒,还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促进恢复。
4916
332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