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梅医生简介

金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小儿心脏中心副主任兼小儿心脏内科主任,先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负责人。临床擅长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心肌炎、小儿房间隔缺损、小儿房室传导阻滞、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小儿阵发性心动过速、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的诊疗。

1984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到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工作,从事小儿心血管专业35年,200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6年晋升为教授。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儿童医院进修心血管专业,与国际同步开展了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带领团队每年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近千例,是卫生部指定的北京市唯一儿科先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的负责人。

积极开展新技术,率先在国内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指导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术,率先在国内外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指导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完成北京市首例小婴儿重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的射频打孔+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曾参与多项临床科研和卫生部“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作为主要参研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常见先心病、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规范、远期疗效及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2007-2009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北京市政府及卫生局委托课题《建立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治疗和监测网络的研究》,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北京6个区县基层先心病预防队伍,完成了区域先心病筛查、治疗监测网络的建设,并依托网络平台实施了诊疗“绿色通道”,显著提高北京市基层先心病产前筛查水平,对减少复杂重症先心病患儿出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实质性贡献。该项目获2011年第六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国家级)。

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首发基金及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成果推广专项支持,连续十年来将先心病产前筛查技术普及到北京市16个区县,最终建立起了全北京市先心病的筛查网络,使先心病在胎儿期及新生儿期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方面,多年来获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基金支持,开展了《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姑息术后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介入治疗及转归的临床研究》、《法洛四联症术后残余肺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效果研究》等专项研究。

重视学术交流工作,多次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的小儿心内科专家来我院交流指导。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担任主持人及讲者,在专业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在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及SCI50余篇。参与编辑《小儿心脏病学》、《儿科心脏病学》、《先心病介入治疗》等专著5部,在专业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小儿心血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心脏病学组成员,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三届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先心病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儿科分会晕厥学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副组长。

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国际先心病培训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卫生部先心病介入基地负责人兼导师,北京市卫生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首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编委。

专业擅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心肌炎、小儿房间隔缺损、小儿房室传导阻滞、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小儿阵发性心动过速、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的诊疗。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金梅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所在科室
小儿心脏中心内科
毕业院校
首都医科大学
任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执业地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小儿心脏中心内科

获奖荣誉

2011年第六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