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科科室相关科普
痛风脚疼痛如何治疗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痛风脚疼痛的治疗需要综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并注意日常护理和监测病情变化。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痛风发作时,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脚部活动,以减轻关节负担和疼痛。
饮食控制: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牛肉、羊肉、海鲜、动物内脏等。增加饮水量以促进尿酸排泄,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低嘌呤食物。
冷敷: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冰袋或低温生理盐水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液和炎性细胞渗出,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但需注意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抬高患肢:将脚部抬高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在休息时将脚部垫高,或者使用专业的脚部抬高垫。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具有消炎、镇痛、解热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痛风引起的脚部疼痛。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因此应遵医嘱适量使用。
糖皮质激素: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疼痛。但需注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大,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和程度,在痛风非发作期应坚持遵医嘱服用这些药物,以控制病情。
患者应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超重或肥胖加重关节负担,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减少脚部负担。在非急性发作期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潮湿刺激诱发痛风发作。
853
女性血清尿酸偏高的原因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女性血清尿酸偏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饮食、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疾病及药物影响等。对于存在遗传因素或患有相关疾病的女性,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
1、饮食因素
高嘌呤食物摄入:血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如果女性在日常饮食中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肉汤等,就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碳酸饮料和酒精: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和酒精也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这些饮品中含有能够影响尿酸代谢的成分。
2、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不良作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缺乏充足的睡眠也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血尿酸升高。
3、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尿酸高或痛风病史,女性患血尿酸偏高的风险就会增加。可能与基因中多个与痛风相关的位点有关,这些位点可能导致体内酶缺少,影响嘌呤代谢紊乱,从而引发血尿酸升高。
4、疾病及药物影响
肾脏疾病: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如果女性患有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就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产生较多有机酸,抑制血尿酸排泄,引发血尿酸升高,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利尿剂的女性,也可能出现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观察其数值变化。若尿酸持续升高或居高不下,需调整干预措施。留意是否有关节疼痛、红肿等痛风症状,尤其是脚部关节。同时关注是否有肾脏疾病相关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或腰痛等,以便及时发现尿酸过高引发的并发症。
女性血清尿酸偏高的治疗
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奶类等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喝水有助于尿酸的排泄,建议每日饮水量高于2000毫升。应保持适当的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身体代谢,减少尿酸的生成。
降尿酸药物主要通过增加尿酸排泄或减少尿酸生成来降低血尿酸水平,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照医嘱,不可私自增减药量。碱化尿液药物有助于碱化尿液,减少尿酸盐在肾脏的沉积,预防尿酸性肾结石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和肝肾功能,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931
为什么会得红疮狼斑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红疮狼斑即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是遗传因素、性激素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免疫系统的紊乱,引发红斑狼疮。
1、遗传因素
基因易感性:红斑狼疮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与红斑狼疮的发病密切相关。携带特定HLA基因类型的人群,免疫系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反应模式,使得机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更容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家族中如果有红斑狼疮患者,亲属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只是存在易感性。
多基因共同作用:红斑狼疮并非由单一基因决定,而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调节、细胞凋亡、免疫细胞的功能等多个方面。当多个基因的异常组合在一起时,就可能打破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进而引发红斑狼疮。
2、性激素因素
性别差异: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女性患者的数量远远多于男性,表明性激素在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不断变化。雌激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过度刺激免疫系统,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妊娠影响:妊娠时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可以诱发和加重红斑狼疮。在妊娠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适应性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调节,使得原本处于潜伏状态的红斑狼疮发病,或者使已有的病情加重。
3、环境因素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是诱发或加重红斑狼疮的重要环境因素。紫外线可以损伤皮肤细胞,使细胞内的抗原物质暴露或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后的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异物,引发免疫反应。皮肤是红斑狼疮经常累及的部位,紫外线照射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加重、病情活动等情况。
感染因素:如链球菌、EB病毒感染等,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此病的发生。感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免疫系统,
患者应定期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自身抗体水平,其滴度变化可反映病情活动度。监测血常规,查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了解血液系统受累情况。检测尿常规,关注尿蛋白、尿红细胞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状态。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
红疮狼斑的日常应对方法
红斑狼疮患者对紫外线敏感,阳光直射可能会加重病情,患者应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戴帽子、打伞等。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活动期,应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活动。
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需要进行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654
尿酸碱度偏低是什么原因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尿酸碱度偏低,即尿液呈酸性,涉及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药物因素以及其他多个方面,如饮食影响、泌尿系统结石等,如有任何不适症状或疑虑,请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1、生理性因素
饮食影响:饮食是影响尿酸碱度的重要因素。当人体摄入过多肉类、蛋白质或饮酒时,这些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尿液偏酸。长期素食或缺乏碱性食物的摄入也可能导致尿液酸碱度失衡。
生活习惯:剧烈运动、大汗、应激等情况下,人体细胞代谢加快,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并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尿酸碱度偏低。
2、病理性因素
泌尿系统结石:如尿酸盐或胱氨酸结石,尿液中的晶体成分在酸性环境下更容易形成结石。这些结石不仅会影响尿液的酸碱度,还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酸中毒:包括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时,体内二氧化碳分压和氢离子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尿液酸碱度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则与肾脏排酸功能障碍有关,如肾衰竭时肾脏无法有效排出体内酸性物质,导致尿液偏酸。
代谢综合征:尿液酸碱度偏低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机制。代谢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症状,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尿液的酸碱度。
3、药物因素
如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钙以及阿司匹林等,在服用后可能导致尿液酸碱度偏低。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或影响肾脏的酸碱排泄功能,导致尿液偏酸。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尿液酸碱度以及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不可私自用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尿酸碱度偏低治疗方法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水果,这些食物有助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肉类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应适量减少肉类摄入,以降低尿液的酸度。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增加尿液的酸碱度,预防尿酸结石的形成。如果尿酸碱度偏低是由泌尿系统结石、酸中毒、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日常可以增加柠檬汁和苏打水的摄入,这些饮品有助于调节尿液的酸碱度,使其趋于正常。但需注意适量饮用,避免过量引起其他不适。
1079
痛风性关节炎 治疗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 个性化分析。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关节炎的症状,如红肿、热痛等,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糖皮质激素: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禁忌的患者,以及肾功能不全者,短期口服或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
降尿酸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慢性期治疗,以减少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皮疹、肝功能异常等。
2、手术治疗
对于已经发展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阶段,且局部骨质破坏严重、关节僵硬和畸形、关节功能受限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关节成形术、畸形矫正术、关节病灶刮除术与冲洗、全关节或半关节切除术与关节置换术等。手术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配伍,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排浊等为主要治法。针灸治疗则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的目的,中医治疗还强调饮食调节和改善生活习惯等综合调理措施。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1459
风湿病症状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风湿病是一组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神经组织、骨滑膜、韧带为主的疾病,多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症状复杂多样,比如关节及周围组织症状、皮肤黏膜症状等。
1、关节及周围组织症状
关节疼痛: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发生在关节部位,如手腕、手指、脚趾、膝关节、肩关节等,多呈对称性分布。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能伴有肿胀、压痛,影响关节活动。
关节肿胀: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导致关节腔内积液或滑膜增生,使得关节肿胀。肿胀的关节可能呈现红肿热痛的表现,活动受限。
晨僵:患者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会感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晨僵通常持续数小时,活动后症状可缓解。
关节畸形:如果风湿病未得到及时治疗,关节软骨和骨组织可能受到严重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如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
2、皮肤黏膜症状
皮疹:风湿病可导致皮肤出现各种形状的皮疹,如斑丘疹、银屑病样皮疹、对称性红蝴蝶状皮疹等,一般瘙痒多不明显。
皮肤溃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溃疡,表现为皮肤破损、糜烂等症状。
脱发:风湿病可能导致头发脱落,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
雷诺现象:表现为手指或脚趾末端在受冷或紧张时发白、发紫、发红,并伴有疼痛、麻木或烧灼感。
3、全身症状
发热:风湿病可能导致身体发热,通常伴随着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发热可能是低度到中度,也可能为高热,且持续时间各不相同。
疲劳和乏力:由于身体存在免疫反应或炎症反应,风湿病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4、内脏损害症状
肾脏损害:风湿病可能导致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衰竭等症状。
肺脏损害:部分风湿病可能累及肺脏,导致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脏损害:风湿病也可能影响心脏,导致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疾病。
神经系统损害:风湿病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精神障碍、性格改变、癫痫发作等症状。
风湿病的症状复杂多样,对于疑似风湿病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792
类风湿要终身吃甲氨蝶呤吗
陈乐天
主任医师
风湿内科
类风湿患者是否需要终身吃甲氨蝶呤,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如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会减少药物用量或停药。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则需要积极配合医生长期服用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疾病活动、防止关节损伤和改善生活质量。甲氨蝶呤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之一,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减缓疾病进展。
对于类风湿患者,治疗是一个长期且个体化的过程。一旦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医生可能会逐渐减少甲氨蝶呤的剂量,甚至可能考虑停用。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在服用甲氨蝶呤1-2年后症状即可完全缓解,并可以停用药物。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甲氨蝶呤控制病情。
甲氨蝶呤并非没有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感染风险增加以及药物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在使用甲氨蝶呤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与医生的密切沟通,定期随访和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
类风湿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饮食调整:
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降低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的摄入,避免可能引发炎症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如辣椒、胡椒、生姜、大蒜等,以及避免进食高含量酪蛋白的食物。
2、适当锻炼:
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游泳、瑜伽、太极、散步和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并减少疼痛。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能加重关节负担和疼痛,因此要避免进行此类运动。
3、保持适宜体重:
通过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重给关节带来额外的压力。结合适当的锻炼保持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4、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进行重复性动作,减少对关节的伤害。使用辅助工具如手杖、关节保护器等,可以帮助减轻关节负担。
864
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陈乐天
主任医师
风湿内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防止关节损伤,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不必过分担心疾病的治愈问题,而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实现疾病的低活动度或临床缓解,即减少关节炎症、疼痛和肿胀,防止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以及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虽然无法根治,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药物治疗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此类药物可以缓解关节炎症、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并延缓疾病进展。但药物治疗需要长期进行,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按摩、理疗和运动疗法等。此类方法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促进关节血液循环,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物理治疗通常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但对于严重关节畸形或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手术方法包括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术和关节融合术等。这些手术可以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且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类风湿性关节炎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积极治疗: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控制炎症、减轻疼痛和防止关节损害。
2、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关节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
3、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辛辣、油腻、过咸和过酸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炎症和疼痛。
4、适当锻炼与关节保护:
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和减轻疼痛。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能加重关节负担和疼痛,因此要避免进行此类运动。
5、关节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过度使用或受伤。可以使用关节保护器或辅助工具来减轻关节负担。
813
什么情况容易得痛风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水平升高导致的代谢相关疾病,其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得痛风的情况,可能与个体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年龄、性别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痛风知识,预防痛风疾病的发生。
遗传因素在痛风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通常可见痛风呈家族聚集倾向,有痛风家族史的人患病的几率会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遗传基因中影响尿酸代谢的变异有关。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影响痛风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进食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以及过度饮酒,都可能导致嘌呤代谢异常,进而引起痛风。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年龄和性别也与痛风发病有关,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体内尿酸水平较高、雌激素对女性有保护作用等因素有关。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患痛风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还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高血脂症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利尿剂等的患者,也可能更容易患痛风。
建议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运动和规律的作息,以预防痛风的发生。对于存在痛风家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的人群,应更加重视痛风的管理。
预防痛风的方法
1、监测血尿酸水平:
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检查相关指标:
同时检查肾功能、血糖、血压等指标,因为痛风常与其他代谢性疾病伴发,早期发现和控制这些疾病,有助于预防痛风的发生。
3、充足饮水:
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一般建议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血液中的尿酸,促进尿酸排泄。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
4、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应尽量戒烟,避免饮用啤酒和白酒。
1290
类风湿几年会到晚期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一般指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几年会发展到晚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早期诊断与治疗、患者依从性、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与合并症等。时间可能在2-5年,甚至更长。
一般来说,如果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初期,如确诊后的1-2年内即开始规范治疗,多数患者能够控制病情,避免其快速恶化至晚期。若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当,病情可能在2-3年内显著加重,甚至提前进入晚期阶段。
若患者能够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保持病情稳定,延缓晚期到来。但如果患者自行停药、减药或忽视复查,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可能在3-5年内即发展到晚期,甚至更长时间。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轻重不一,且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病情相对较轻,进展缓慢,而部分患者则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即使接受了积极治疗,其病情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到晚期,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面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高度警惕,争取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并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这些都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1、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关节活动度。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关节。
2、注意保暖:
避免关节受寒、受潮,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寒冷季节,可以使用护膝、护腕等保暖用品。
3、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定时起身活动。
4、戒烟限酒:
吸烟会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应戒烟。同时,限制酒精摄入,以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和肝脏功能。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