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肾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结缔组织病:能否自愈?医生告诉你真相!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结缔组织病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这是一种涉及到我们体内各种结缔组织的疾病,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其实就是那些支撑我们身体结构、连接各个器官的“纽带”出了问题。那么,结缔组织病能自愈吗? 😭结缔组织病,这类疾病通常很难自愈。大家要明白的是,结缔组织病不是一种简单的病症,而是一大类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都具有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复杂表现。 一旦患上结缔组织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治疗和管理。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治愈这类疾病,但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见图)和辅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结缔组织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它可以自愈。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是关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饮食篇 🥦增加蔬果摄入:比如菠菜、西兰花、蓝莓等,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每天至少吃2种不同颜色的蔬果,每种100g左右。 🥘避免刺激性食物:比如麻辣烫、炸鸡、榨菜、咸菜等,它们可能加重炎性反应。尽量减少摄入,或者选择更为健康的烹饪方式。 💊药物篇 ☑️遵医嘱用药:结缔组织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 ☑️注意药物副作用: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副作用,比如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等,所以服药期间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 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治疗结缔组织病的方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323
2024-06-26
揭秘内因子抗体:影响维生素B12吸收的关键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身体里有一种被称为内因子的物质,它能帮助吸收维生素B12。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身体可能会产生一种叫做内因子抗体的东西,那么,内因子抗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内因子抗体是当身体免疫系统对内因子产生反应时形成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这通常发生在身体误认为内因子是外来入侵者时,于是产生了这种抗体来攻击它。 👉当内因子抗体水平异常升高时,检测呈阳性,它可能会阻碍内因子正常的工作,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进而可能导致贫血等健康问题,具体的一些症状可以看图了解。 那么,如果在检查中发现了内因子抗体阳性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了解原因:内因子抗体阳性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如贫血、炎症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等。但发现内因子抗体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来进一步评估,进行维生素B12水平的检测。 🌺药物治疗:可以遵医嘱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如叶酸片、甲钴胺片等。如果伴有维生素B12缺乏,可以使用含有维生素B12的口服制剂,如维生素B12注射液。 🌺饮食调整:平时就可以多吃点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海鱼等,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定期监测:每过3个月进行一次血液检测,监测血常规、维生素B12水平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进一步管理。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胃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如果你对内因子抗体有任何疑问或担忧,不妨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和学习。💭
898
2024-06-26
喝完酒以后关节痛是怎么回事
郝志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喝完酒后关节痛,可能是因为酒精刺激导致,也可能是痛风、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等疾病导致。如果症状长时间未见缓解或者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处理。 1、酒精刺激: 由于酒里面酒精含量较高,如果长期、过量喝酒,可能会导致自身神经受到酒精刺激,刺激关节部位神经时就可能会出现疼痛以及肿胀等症状。此时可多喝水促进机体循环代谢,促使酒精排泄,也可进行热敷或者按摩缓解关节疼痛。 2、痛风: 酒里面的嘌呤成分比较高,且酒精一般会导致体内乳酸增加,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过多的嘌呤会造成血尿酸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进而引起痛风发作出现关节疼痛以及肿胀等情况,从而造成喝完酒以后关节痛。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风湿性关节炎: 如果存在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因子刺激关节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在喝酒之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炎症因子增多,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局部症状加重,容易导致喝完酒以后关节痛。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短波理疗、冷疗、激光疗法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炎镇痛,改善关节功能。 4、滑膜炎: 可能是由于痛风等导致尿酸代谢物质异常引起,有炎症感染时,炎症因子刺激关节滑膜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从而出现喝完酒以后关节痛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止痛,并且采取手术治疗。 喝完酒以后关节痛的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3058
387
2024-06-26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年龄
楚天舒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多数情况下20-30岁的人群较容易罹患强直性脊柱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则需听从医生指导使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进行针对性处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诱因不明,通常由于遗传、免疫异常或感染等情况所致,经研究显示,该疾病发病率为0.3%左右,男女比为5:1,好发于20-30岁的人群,45岁后患上该疾病的人群相对少些。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常会伴随腰背疼、晨僵、关节疼、活动受限等不良症状,疾病进展后关节受损较为严重时,通常还会发生关节畸形、驼背等症状。 建议患者前往风湿免疫科做自身抗体、肝肾功能、关节X线等检测,并配合医生吃塞来昔布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或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针灸、推拿等治疗,以免未及时处理,而诱发间质性肺炎、脆性骨折等其他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日常还应注意多休息,不要过于劳累,适当进食黄瓜、猪肉、鸡蛋等高营养的食物。并保持心情舒畅,合理进行快走、慢跑、健美操、瑜伽等运动,同时避免关节受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疾病好转、恢复。
3132
203
2024-06-26
皮肌炎能彻底治好吗
童强
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皮肌炎通常来说不能够彻底治好,但是在经过积极、正规治疗后,能帮助患者缓解皮肌炎引起的不良症状,还可以避免或减少反复发作的可能,但难以达不到彻底根治的效果。 皮肌炎属于慢性免疫系统疾病,病程相对比较长,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明确,多考虑与遗传、免疫功能异常,以及服用药物或感染、肿瘤等因素有关,可能会导致皮肌炎的发生。此时患者也会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比如皮肤出现成片的小疙瘩,并伴随疼痛、瘙痒,眼睑也会出现红紫色斑点或斑块,还可伴有肌肉无力、麻木。 患者在遵医嘱经过正规治疗后,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可不受明显影响,但依旧无法确保能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之后受某些因素刺激后,有可能再次出现。治疗方面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还有免疫抑制剂如注射用甲氨蝶呤等,还有抗疟药如硫酸羟氯喹片等。 恢复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好皮肤护理工作,不要用力抓挠皮肤,不可照射紫外线或强光,能保证正确用药以及护理的情况下,患者的皮肌炎会比较少复发,甚至可能长时间不复发,但并不代表彻底根治。
3962
44
2024-06-26
脊柱炎能治好吗
郝志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如果是普通炎症感染造成的脊柱炎,例如布鲁氏杆菌脊柱炎、结核性脊柱炎等,一般能治好,如果是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能治好。脊柱炎能否治好需要结合自身病情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判断,且每个人体质不一样,能否治愈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1、能治好的情况: 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只是轻微的炎症刺激引起的布鲁氏杆菌脊柱炎、结核性脊柱炎等,并不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也没有导致局部出现化脓现象,则可以通过使用头孢拉定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异烟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作用不明显,患者出现了椎间盘破坏、脓肿、脊柱后凸畸形、脊柱不稳、神经症状、并发其他感染时可在医生操作下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促进病情的治愈,因此脊柱炎能治好。 2、不能治好的情况: 如果是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能治好。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上难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为炎性腰痛、关节外表现、外肘关节炎及肌腱端炎。患者随着病情恶化进展,椎间盘逐渐纤维化,进而引发骨性强直症状。强直性脊柱炎治愈难,病程长,临床误诊率高,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脊柱炎在早期发现之后,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效果。同时定期遵医嘱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或者骨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类风湿因子、X线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3418
64
2024-06-26
强直性脊柱炎5个阶段
楚天舒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强直性脊柱炎没有5个阶段的说法,临床可根据骶髂关节X线将强直性脊柱炎分为5个等级。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强直和畸形,需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1、0级: 骶髂关节X线影像学情况显示正常,没有发生改变。 2、1级: 显示有改变的可疑性,但未见异常。 3、2级: 影像学可见轻微异常,局部伴有硬化、虫蚀样改变,但是关节间隙未发生异常。 4、3级: 影像学显示明显的异常,会出现骶髂关节炎症,伴有部分关节僵直,硬化、虫蚀样改变存在。 5、4级: 患者骶髂关节出现严重异常,整个脊柱自下向上发生僵直,表现为完全性的关节强直,患者腰背无法活动,颈部难以旋转。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下腰背疼痛不适,伴晨起或久坐时关节僵硬,随着病情的进展腰椎受到疾病影响,出现活动受限,无法弯腰、旋转,伴胸廓活动度降低,晚期患者还会伴有骨密度下降甚至是骨质疏松的情况。 出现此类症状后,建议及时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脊柱侧弯试验、红细胞沉降率检查、X线检查等,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改善腰背疼痛、晨僵、关节肿痛等症状。日常建议患者休息时选择硬板床,睡眠时采取仰卧位,避免身体弯曲,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锻炼,并纠正不良坐姿站姿,有利于防止病情持续进展。
4860
234
2024-06-26
过敏性紫癜饮食注意事项
郝志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过敏性紫癜患者处于急性期、好转期和恢复期的饮食注意事项有所区别,应根据不同时期制定合理的饮食策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帮助调整饮食,以免加重病情。 1、急性期: 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发病期应禁食可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肉、蛋、蟹、牛奶、蚕豆、菠萝等,也尽量不要食用从未吃过的食物。也要避免吃调料、零食,还有生冷、坚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果发生消化道出血,应禁食,以免加重出血。出血停止后应以温热的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豆浆、面粉糊、果汁、菜汁等。肾损伤患者如果检查发现尿蛋白(++)以上,应低盐饮食。 2、好转期: 好转期过敏性紫癜患者皮肤损伤逐渐消退,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也逐渐改善,如果检查发现大便潜血试验阴性,可以开始进行无渣半流质饮食,吃一些烂面条、菜泥、果酱、稀饭和豆腐脑等。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或吃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刺激消化道,从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3、恢复期: 恢复期间可以开始食用软饭、馒头、面条、水饺、包子等,但仍需避免进食硬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吃一些青菜、菜花、黄瓜、土豆、西红柿、西葫芦、苹果、香蕉、梨、橘子等。不建议吃韭菜、香菜、草莓、芒果、桃子等易过敏食物。如果病情2个月内无反复,可以开始吃含有动物蛋白的食物,但应从少量开始添加。肾损害患者 应在尿蛋白阴性后再恢复蛋白饮食。 平时患者应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同时定时开窗通风,并保持室温湿度适宜,从而避免感染。注意剪指甲,避免因疾病发作时搔抓皮肤,使皮肤破损诱发感染。还要谨慎使用尖锐性物品,比如剪刀,以防出现皮肤外伤。
4334
216
2024-06-26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指标
童强
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指标包括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临床表现等。 1、影像学结果: 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通过骶髂关节炎的X线、CT、MRI等检查,早期时可观察到患者关节边沿不是很清晰,关节间隙有增宽;到了中晚期阶段时可见关节间隙逐渐狭小,关节边沿有糜烂和增生交叉,骨致密带消失,有骨小梁经过,这时已呈骨性强直情况。 2、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实验室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可以判断患者疾病活动、病情发展及预后效果。大约有90%的患者HLA-B27为阳性,男性阳性率大于女性阳性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也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3、患者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是腰背僵硬、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白天不明显,夜间加重晨起更加明显,活动后此症状可减轻。腰椎活动功能会慢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整个脊柱均会出现竹节样的变化。 另外,临床中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等判断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比如Schober试验、脊柱侧弯试验等。如果怀疑患有该病,建议前往风湿免疫科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等,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病情。
4012
481
2024-06-26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表现
童强
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表现,有时会引起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缺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稳定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不断清除衰老、损伤、变性和死亡的细胞,进行免疫调节作用,以维护机体内部免疫功能正常发挥。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缺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因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体内产生与红细胞自身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结合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清中,使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淤青等症状。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可以遵医嘱服用地塞米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抑制抗原抗体反应,缓解自身免疫稳定功能异常。 如果患者出现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情况,建议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免疫球蛋白测定等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2462
403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