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焦虑型依恋本质上是一种恐惧:害怕被抛弃导致的恐惧

韩煦焦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在感情中的焦虑型依恋包括:

患得患失,得到后就开始脑补各种失去的场景,用占有的方式去表达和理解爱;

依赖感强,想要跟恋人时刻保持联系,想知道ta在哪里,在做什么,跟谁在一起;

敏感多疑,总是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一句话没说对就容易歇斯底里;

喜欢试探感情,严重的甚至习惯于一有冲突就提分手,但目的不是为了分手,而是享受对方挽留自己慌乱的样子;

习惯于牺牲式的付出,可这种付出往往是自我感动,而不能让对方认可。

焦虑本质上是一种恐惧:害怕被抛弃导致的恐惧。

这种恐惧导致了恋爱中的患得患失和掌控欲,从而让对方倍感压力,导致感情梳理甚至破裂。

心理学上把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性格分为三种:安全型依赖人格,焦虑型依赖人格,回避型依赖人格。

大概65%的人都属于安全型依赖,在恋爱中会依赖对方但也会保持理性的部分。

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是焦虑型依赖人格,对亲密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超常人,用情至深,态度会变得过于执着甚至偏执,心思会变得患得患失甚至脆弱。

如果你们还没在一起,那么必然会导致自我感动式的一味付出,渴求通过日复一日的追求去感动对方。

如果你们已经在一起,那么必然会因为对这段关系的期待过高,依赖过深导致对方在这段关系里疲惫不堪。

好的关系是基于共性和吸引,双方其实都会体会到轻松地愉悦,压迫,捆绑和一味付出只能让这段关系喘不过气来。

所谓情深不寿,大概如此。

心理学成因上,焦虑型依赖人格的人,面对亲密关系呈现出的焦虑主要是源于对于被爱的不自信。

人的性格养成,多半是原生家庭影响:

可能是做过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可能是父母对自己的要求格外苛刻,给予爱时需要满足一定标准和条件;

可能是家里还有兄弟姐妹,而父母有明显的偏爱;

也可能是曾经用心爱过一个人,遭遇过惨烈的背叛,心理上有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

潜意识中是自卑的,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所以才会用尽各种方式去验证对方的在乎,从而让恋人疲惫不堪。

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焦虑型表现,其实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出现了。

该怎么克服焦虑型依赖人格?

1.移情

除了恋爱之外,你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社交圈子。

一般而言感情会经历四个时期:共存,反依赖,独立,共生。

感情一定会在热恋期之后经过”反依赖“期,感情稳定,一方会更想多一点独立事件,安全感低的人就会觉得被冷落,拼命折腾,所以很多感情就在第二或者第三阶段衰亡。

让自己有更加独立的精神世界,是为了避免在这两个阶段跟对方产生冲突。

到了共生期之后,双方经过磨合找到了稳定的相处之道,可以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2.清晰的规则

在恋爱中双方明确好具体的行为边界,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是渴望能做到的。

很多女孩子都希望自己不用说太多一个眼神对方就能主动来满足自己,说实话,这种要求对于很多直男来说有点高。

安全感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则,做得好有奖励,做不好有惩罚,规则清晰可见,更利于感情延续。

3.读懂你的爱人

很多时候安全感的缺乏,是因为恋爱中的两个人,对于爱有着不同的接受和表达方式,从而导致了认知偏差,都觉得自己是更爱对方的,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美国著名的婚姻辅导专家盖瑞·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中,把人们表达爱的方式分为了5种,分别是“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如果双方的语言不一致,表达爱的时候,另一半就如同听“外语”一般,自然不可能得到认可。而残忍的现实是,很少有双方的主要爱语都是同一种,所以需要找到彼此的爱语。

4.内心更加强大

安全感不仅来自于外界,更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我们面对感情,需要达到一种认知,你很好,可是缺了谁,地球照样转动;离开谁,我都可以过得很好。这才是安全感的内核,可是达到这种认知,需要资本,需要历练,需要成长,需要智慧。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023-01-04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