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都是临床常用的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但其在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限制。血Cr浓度对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反映并不敏感和可靠,这是由于如下两个主要原因。
1、血Cr浓度的变化可能受到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的影响。如果未对摄入的肌酐进行控制,那么血Cr浓度可能会偏离其真实的肾功能状态;
2、肾脏具有较大的储备能力。即使部分肾小球受损,剩余的肾单位仍可以有效地清除肌酐,并增加通过肾小管排泌的量。因此,即使有肾小球功能受损,血Cr浓度也可能没有明显的改变。
只有在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正常水平的50%以下时,血Cr浓度才会明显升高。只有在严重的肾小球损害发生时,Cr浓度的变化才能被观察到。虽然有少量的Cr可以通过肾小管排泌,但Ccr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因此,相较于血Cr浓度,Ccr在反映肾功能状态方面更具优势。
参考资料:[1]刘海军编著,肾脏疾病基础与临床,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