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难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
一个家长说,有些时候给孩子一个意见,想要他更好地成长。这小子倒好,反过来跟我呛声!
小时候还软软甜甜,非常听话的孩子,怎么现在听句话都这么不耐烦?
其实,孩子到青春期了。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叛逆、思维进步、独立意识很强,此外还有爱慕异性、心灵空虚等。
在心理学上,这是一个人发展成独立人的重要阶段,但剧烈地身心变化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强烈地反应,渴望独立。
二三十年前,人类12岁进入青春期,19岁就结束。但如今,最新研究显示,青春期10岁左右就开始了,最晚24岁还没结束。最长超过15年。
像家长们担心异地网恋、沉迷网络、追星等许多行为都产生在这个阶段,甚至有更严重的孩子会选择自残、打架等暴力行为。
青春期是孩子发展、成才的重要时期,初中、高中等关键时期都在这一段时间,父母如果不好好应对,孩子出了岔子,可能会影响一生。
作为父母,提前了解方法,帮助孩子平稳度过,是每个家庭必做的。
不要乱给孩子扣帽子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错第一时间是责备孩子,而不是问孩子犯错的原因。
因为家长们虽然知道青春期重要,却对其概念模模糊糊,知之甚少。
父母们看到了孩子“故意找茬”“狡辩”“以自我为中心”等表面症状,却看不到青春期的情绪化表达的本质原因:
1、青春期的大脑,是青春期的烦恼来源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可谓是“日新月异”。他们的身体每天都变化,行为也开始独具个性,这一切,都和性激素分泌相关。
有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大脑是造成青春期问题的根源。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孩子“知错不改,屡教屡犯”,是因为大脑额叶区域发育不足。
额叶负责认知和决策,是大脑的司令部,发育不完全,所以孩子缺少自控力,风险意识低,从而容易犯错。
又比如,孩子“气性大,过于敏感”,是因为大脑边缘系统、额叶没有很好地协同处理情绪。
大脑的边缘系统能轻易感知否定、挖苦等负面刺激,产生难过、愤怒等情绪,如果这是负责认知的额叶没有很好地控制与调节,孩子就容易情绪化。
神经学家弗朗西斯·詹森说,人类大脑即便在20岁,也只有“八成熟”。
所以说,孩子在青春期的“不听话”、“追求个性”的背后,不是故意为之的变坏了,而是生理因素导致的。
如果我们因为这一时的生理变化而一直否定孩子,反而会让孩子自我认为自己就是个“坏孩子”,从而为了叛逆而叛逆。
2、青春期问题行为其实是养育问题的滞后反应
有的父母说,如果只是普通的反抗还好,“吵架、不上学”之类的也很普通吧。
李玫瑾教授是一位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专家,她的外交官的朋友向她求助,说自己16岁的孩子有严重的行为问题。
李教授回复说:“孩子不用来见我,大人来就好了。”
她表示,孩子的问题,通常是父母造成的,青春期的问题只是养育问题的滞后。
孩子不会突然变成另一个人,之间一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父母没有在孩子3岁前和孩子建立安全的感情。那么,想在青春期对孩子发挥影响力,自然会很难。
如果没有从小向孩子传达正确的观念,没有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现在纠正也很麻烦。
父母的错误介入,孩子的问题行为,只会更加凸显。
因此,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父母想要一次性解决,或者把问题归咎于孩子是不现实的。
青春期的问题行为,在父母看来,就像突然出现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一样,试图改变孩子。
但是,如果转移到孩子的角度,他们可能也会为拥有“坏”的原生家庭而烦恼。
青春期的最好保障,是和孩子做朋友
心理学者曾奇峰表示,如果孩子到了叛逆期,父母做什么都没用。
这句话道出了很多青春期父母的痛苦和无奈。其深层含义是:
父母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和教养模式,再怎么说、再怎么做也无济于事。
孩子的各种“不听话”行为,是对不当教养方式最激烈的反馈,家长们应该要有所意识。
应对青春期的最好办法是:如果孩子变了,父母也需要改变。
1、改变对儿童行为的看法
“黄多多染发”和“李珣比基尼照”曾被恶评无数。
有网友表示,她们“自甘堕落”、“无家教”,甚至对她们进行“荡妇羞辱”。
稍微理智一点的“亲切”地提醒“十几岁的女孩子,必须要十几岁”、“父母要管理”。
其实,无论出于好心还是恶意,青春期孩子的正常行为都不应该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孩子喜欢明星,就是被潮流带坏了;重视外表,就是不在乎学习;戴上耳洞,穿上奇装异服,就离做坏事不远了。”
这不仅是对孩子正常行为的放大解读,也是对他们的中伤和禁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身心医学系主任李雪霓说:“人对外貌的关注,始于青春期,这是青春期正常的发展现象。”
青少年一方面在意外表,追求时尚,另一方面身体发育,引起对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关注;
另一方面是心理变化,他们追求认同,才会对流行趋势和同伴特别敏感。
父母不深入追究原因就指责和干涉是不合常理的。
在教育上,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大的隔阂是成长的时代不同。
服装审美、音乐喜好、对约会年龄的认知、休闲活动的选择等都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都非常正常,没有对错,只有差别。
父母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不能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孩子。
只要改变自己对孩子行为的看法,父母就能接近孩子。
2、改变和孩子友好相处的态度
在“黄多多染发”事件中,普通女孩的微博被赞近10万人。里面可能代表着青春期孩子的声音。
她说她羡慕黄多多,因为她的父母能理解和支持她,表示非常爱她,而她即使披着头发,也会被妈妈骂。
孩子不能理解:“你明明爱他,却觉得他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爱的态度,不是展示权威,打着“关怀”的幌子进行谴责,而是倾听,从背后支持。
孙莉曾对多多打耳洞、染头发做出回应。
她说,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现在停下来,将来孩子只会更加叛逆。
她以爱和尊敬,以及对等的交流态度让多多拥有选择头发颜色的“权利”。
孩子不会因为爱干净、随大流、冒险等而变坏,却会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变得叛逆,行为过激。
不安、专制的父母想纠正孩子的言行,却把他们推地越来越远,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聪明温和的父母知道尊重孩子,反而进入孩子的内心,慢慢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
改变自己,接近孩子,才是父母们给予孩子青春期的最好保障。
应对青春期有办法,太严厉或太宽松都不行(附有青春期常见问题应对方案)
青春期非常特殊,很多父母想给孩子“爱和自由”,却陷入了“不管不行”的焦虑。
其实,应对青春期是有办法的, 太严厉或太宽松都不行。父母必须做到:爱和合理要求。
我们总结了青春期常见的5个问题及应对方式,供家长们参考。
1、青春期身体发育
青春期开始得比大家预想的要早得多,很多孩子从8、9岁开始发育。
面对身体的变化、月经、遗精等现象,他们常常感到疑惑、羞愧、不安。父母们在青春期到来之前,进行沟通,让孩子们做好心理准备和科学认知。
比如,庆祝孩子长大,给孩子一件小礼物,带着孩子买青春期需要的东西,在放松的气氛中,和孩子谈谈青春期的知识。
孩子感觉到你在他身边,一直为他答疑、支持,他可以安心、平静地进入青春期。
2、青春期外貌焦虑
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外表,脸上可能会有粉刺、粉刺,或者比同学高或者矮,或者穿着土气、不漂亮、身体不强、肥胖等,会让孩子烦恼。
父母不要轻易说“外表不重要”,而是引导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科学地追求美。
例如,孩子想减肥。可以教他如何科学地吃,而不是总是鼓励他多吃,从而达到营养健康和减少脂肪增加肌肉的目的。
和孩子一起研究如何合理地实现目标,带着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是消除焦虑的最好方法。
3、青春期沟通问题
埃里克森说,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
只有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有稳定的个性。
孩子拒绝交流,违背父母的想法,只不过是寻求“独立”,是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途径。
父母不理解,强行干涉的话,反而会使孩子缺乏自己的意见,容易盲从,无法应对挑战。
“叛逆期”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在交流中,无论是行动还是语言,都应该更多地向孩子传达“我相信你能行”的信息;
即使孩子受挫,也不要说“你看吧,我早就说了……”。
通过尊重而不是轻蔑的态度倾听,以平等的态度而不是评价的方式交流,我们的语言才能够进入孩子的耳朵。
4、青春期“沉迷”行为
在青春期,孩子容易被小说、游戏、明星等吸引,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
父母不可能不担心他们会着迷。
其实,打破迷恋的最好方法是把孩子从“仰望”变成“俯视”。
比如说,如果孩子喜欢看网络小说,我们并不急于把他从小说中分离出来,而是保持开放的态度,引导他多谈阅读体验、内容和对文章的看法。
如果可能的话,父母也可以分享自己读过其他书的感受,从而帮助孩子跳出故事,思考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孩子的品味提高,视野变宽,就很难被单一的刺激所吸引。
5、青春期“早恋”问题
情感萌动是青春期儿童非常正常的心理变化,并非“早”恋。
父母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担心孩子受伤,如临大敌般谈“早恋”色变。
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严厉谴责和干预,只好隐藏,这样反而给青春期的交友和行为问题埋下隐患。父母只有理智、平静地面对“早恋”,才能有机会让孩子敞开心扉,成为孩子的护盾。
我们可以积极暴露自己青春期的情感体验,分享自己经历的得失。
这给孩子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让孩子感受到“早恋”本来就是一种可以和父母坦诚交流的事情。
恋爱没有“早晚”,但有“好坏”、“界限”。与其防止“早恋”,不如和孩子谈谈学习、感情、对未来的看法,沟通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李玫瑾教授说,青春期也是“早期教育缺陷修复期”。
如果青春期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那可能真的得应付一句老话了。孩子会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没有哪个完美的父母。遇到情况糟糕的时候,难免会感到疲惫和专横。
但父母们也需要回想起来,自己曾经也是那个青春的少年,也做过一些不那么理智的事,便会更了解孩子。
青春期是父母接近孩子的最后机会,让更多的孩子拥有被理解的青春。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