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困难费力、排便不尽、便秘、肛门、小腹坠胀不适、肛门坠痛、小便不畅或失调,这些病症给病人带来无尽烦恼和困扰,除了临床常见的直结肠炎、肛窦炎、直肠与盆腔占位外,很大一部分还与盆底功能障碍有关。不同于常见肛肠疾病可通过手术治愈,许多此类疾病的患者用药效果不确定,手术治疗也不能见效。同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也不能等同或归类于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了解盆底的相关知识可能有助于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一、盆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盆底系统是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组织,其筋膜、肌肉、韧带等组织器官间通过纤维交织相连,承托脏器对抗腹压,对人体排便、排尿、分娩等功能的正常行使起重要作用。当围绕盆腔脏器的肌肉、神经、血管等出现异常,会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二、肛肠科与排便障碍相关的盆底功能疾病包括哪些?
1、盆底松弛综合征
包括会阴下降、直肠脱垂、直肠粘膜松弛、直肠前突等,其临床表现为肛门直肠坠胀、便意频繁、排便不净感或便条变细,严重时需用手挤压肛周或阴道协助排便。
2、盆底痉挛综合征
包括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内括约肌失迟缓综合征等,其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便干硬,大便时间长,越用力排便排出越困难。
三、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1、盆底支持结构松弛。长期高腹压会造成盆底神经、肌肉的牵拉造成的损伤,常见因素如:妊娠、分娩、手术、肥胖、吸烟、便秘等。
2、盆底局部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随着年龄增加,激素水平下降,尤以雌激素分泌减少而造成局部组织不能有效修复,若再合并高腹压可加重盆底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