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淋巴细胞低怎么回事

冷芸血液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正常成人血常规检查常见参考项目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其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分类,用于病原体感染的初步判断。
  淋巴细胞低包括绝对降低和相对降低两种情况。
  中性细胞比例偏高,淋巴细胞比例偏低,有生理性的情况,也有病理性的情况。凡是引起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的各种原因均可导致淋巴细胞的相对减少,淋巴细胞比值下降,但绝对数量并未降低。生理性的情况常见的有妊娠的晚期、分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以出现中性细胞比例偏高,淋巴细胞比例偏低的情况。病理情况下常见的原因是各种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时,实验室检查会提示中性细胞比例会偏高,而淋巴细胞比例会偏低。还有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大量的血细胞被破坏时,如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的烧伤、急性的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也会出现中性细胞比例偏高,淋巴细胞比例偏低。
  淋巴细胞绝对减少常见于以下几种原因:流行性感冒恢复期淋巴细胞减少;HIV感染,可选择性的破坏CD4+细胞导致CD4+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例倒置;结核病,早期淋巴细胞减少CD4+细胞明显减少,若治疗有效,淋巴细胞可恢复正常;烷化剂(环磷酰胺等)可引起白细胞明显减少,伴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停止治疗后淋巴细胞减少可持续数年;放射治疗可破坏淋巴细胞,每次低剂量放疗比每周2次大剂量放疗产生的破坏力更强;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因抗体产生抗淋巴细胞抗体,导致淋巴细胞破坏而减少,且减少的程度与抗体的滴度相关;先天性免疫缺陷症,如各种类型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营养不良或锌缺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减少。某些药物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如门冬酰胺酶、苯丁酸氮芥、可的松、肾上腺素、锂、尼克酸、类固醇等。
  所以,很多因素可以造成血常规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淋巴细胞低,需要根据自身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指标,来判断是否需要就医或者采取其他治疗。

2019-02-2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血液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