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与己来和解,内心愤怒多宣泄;
传染亲朋非己愿,不必苛责心放宽。
认识病情正确看,多招对抗失控感;
担心化为互助力,家人沟通多交谈。
——钮文异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和患病人数持续增长时刻牵动亿人心。其中,确诊患者作为疫病中的“当事者”,内心更为复杂:对传染给自己的人抱有愤怒,又怕自己传染别人;对治疗充满茫然和焦虑,又期待自身尽快好转……此时,他们需要保障心理健康,通过良好的心理支持辅助对抗新型肺炎。
1.尝试与自己和解
(1)平息愤怒
在患病后有些患者会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恨将病毒传染给我的人。”这种愤怒是人自然的正常的情绪反应,不是自己觉悟不高或自控力不足的表现,对于确诊患者,特别重要的是不要被这种情绪裹挟,要尝试接纳愤怒,可通过哭泣、倾诉等方式适度宣泄情绪。
(2)减少自责
部分患者认为自己连累了家人、朋友,但实际上造成疫情传播还有自然、社会等其他多种因素的参与,应试着重新归因、归责,患者本人只是因素之一,不应负全部责任。
2.隔离期间,警惕心理问题
(1)正确认识病情
患者被隔离后可能会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心慌、乏力等与呼吸系统无关的躯体症状,反过来会加重患者恐慌,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积极获取疾病相关信息,如截至目前,已有多例新型肺炎患者出院,死亡比例也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既不低估病情、表现得满不在乎,也不盲目夸张、想象自己必死无疑。
(2)对抗“失控感”
由于患者确诊后必须住院隔离,在一段时间内远离家人,依赖心较重、年龄较小的患者对此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患者可在病房进行一些有助于稳定自己情绪和身体康复的活动,如适度运动,或听歌、看视频等放松心情,恢复对情绪的掌控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些小目标,如配合医生治疗、消除症状、痊愈出院等。
(3)化担心为互助动力
部分患者确诊后十分担心家人的健康,如果病情允许,可以和亲友打电话、发微信沟通,充分了解家人近况,告知家人自己治疗的进展和身体现状,多和家人谈论生活中的趣事,彼此鼓励和支持,使治疗有足够的心理保障。
审核专家:
张卫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社会职务: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常务理事
指导单位: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
参考资料:
1.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自助手册之二(确诊患者篇)》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安定医院《科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自我应对》
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如何进行心理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