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在中医范围内属于心悸、怔忡、痰饮、喘证、胸痹等。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症型:
1、心神不宁型:证候主要以心悸、心慌、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失眠多梦、舌苔薄白、脉象虚数或结代,治疗方法以镇静、定志,养心安神,代表方剂安神定志丸加减。常用药物有人参、茯苓、茯神、菖蒲、远志、龙齿、枣仁、合欢皮、炙甘草等;
2、气血不足型:临床证候是心悸、短气、活动后症状加重、眩晕、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主要以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为主,代表方剂以归脾汤加减。临床中常用药物有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龙骨、生牡蛎、生姜、大枣;
3、阴虚火旺型:证候主要以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临床治法以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为主,代表方剂是天王补心丹加减。临床中常用药物是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朱砂、生龙骨、生牡蛎、珍珠粉等;
4、气阴两虚型:证候以心悸、短气、头晕、乏力、胸痛胸闷、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脉虚数,治法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为主,代表方剂生脉散加减。常用药物就是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连翘、莲子心、首乌、枸杞、龟板等;
5、痰火扰心证:证候以心悸时发时止、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治法以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为主,代表方剂是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连、大黄、黄芩、山栀、瓜蒌、大枣等;
6、心脉瘀阻型:证候以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口唇爪甲青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代表方剂有桃仁红花煎加减。常用药物为丹参、赤芍、桃仁、红花、香附、元胡、青皮、当归、川芎、生地、乳香、没药;
7、心阳不振:证候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虚弱或者细数。治法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为主,代表方剂以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常用药物有人参、熟附子、生姜、大枣、桂枝、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白术、茯苓、芍药。
8、心律失常患者并发症出现时可能会导致心衰,心衰患者容易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房颤同时又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因素。其它类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严重慢性心律失常均可以诱发。常用药物有人参、熟附子、白芍、煅龙骨、煅牡蛎、生姜等,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