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1:31

教育叛逆孩子的方法

黄世昌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12
主页

小孩生长到一定年龄段以后出现叛逆,这是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发育不太成熟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可能处于初期阶段,往往得出不太恰当的结论。和大人比较,小孩是不成熟的,观点有可能偏激、不全面,可能和成年人的意见不一致,出现了叛逆,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示或性格上的缺陷,也可能是对问题、对知识掌握不全面。
所以,对于叛逆的小孩,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耐心疏导,找到叛逆的原因,给予良好的成长环境,多关爱,还要请专业医师适当采取医疗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3-11-27浏览88037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神经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想要更好的教育叛逆的孩子应该使用以下方法:一、学会尊重,叛逆的孩子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成长起来,也可能是因为有很强的自尊、自信,尤其进入青春期后需要更多的关爱,父母也应该学习和进步,同时学习和孩子交流,对孩子的成长看在眼里,也应该记在心里,多给予尊重和理解,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待孩子,觉得其行为都是叛逆。二、学会沟通,尤其是对孩子叛逆的言论和言行一定要试着理解,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想法和言行才是最关键的,而不是一棒子打死,当孩子出现叛逆问题的时候都觉得是孩子的问题,都觉得是对自己权威的干涉和反叛,因为孩子也在长大,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只有学着理解才能学会尊重,以上这些方法才是最关键的。"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孩子叛逆怎么教育
"如果孩子出现叛逆的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教育:1、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多给予孩子鼓励和包容,不应在孩子出现否定自己的行为以后家长就立马给予惩罚、暴力,这些行为是不恰当的,因为孩子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积极、主动的与其交流、沟通,让孩子学会表达、倾诉,才能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收获孩子的友谊。2、也应该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问题,尤其是反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比如对于孩子一定要多一些尊重,因为当孩子有一定的叛逆情绪、叛逆行为的时候,有可能孩子已经变得特别独立,渴望尊重,要求平等,这个时候父母也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能一直用老的眼光将孩子当作长不大的宝宝,只有学会尊重、包容,才能有效的解决孩子叛逆的问题。3、也应该学会接受,因为孩子的叛逆很多时候无法阻挡,因为孩子要长大,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逐渐走向独立、走向成熟,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权利,要求更大的尊重,这个时候很容易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甚至发生权利的斗争,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包容,同时鼓励孩子有更多的独立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孩子叛逆怎么教育
叛逆期是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如果孩子到青春期以后,比如男孩子到14-15岁,女孩子可能有时还稍微早一点,开始出现对家长的意见提出不顺从、反对的情况,建议家长第一个反应是感到高兴,因为说明孩子开始迈向成熟,这是必须经历的阶段,要理解这种现象。对孩子所谓叛逆的表现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过分解读,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过度上纲上线。有些行为因为孩子不够成熟,有自然的反应,这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理办法。有些孩子的叛逆期明显超出多数孩子的表现,如严重脾气暴躁出现破坏性行为,这时需要警惕,必要时及时就诊精神科,找儿童精神科医生咨询,看有无情绪或其它方面的问题。
黄建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叛逆期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面对孩子的叛逆,许多家长非常紧张、焦虑和痛苦,因为越教育越叛逆,最终也无法使其完成学习,甚至产生不当的行为习惯,包括打架、逃课、沾染恶习。面对叛逆的孩子,作为家长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稳定孩子的情绪。因为叛逆的孩子非常有能量,并且具有创造力、想象力、自己的方向等,因此可以理解为叛逆的孩子也具有优秀的方面,值得去尊重;2、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多一些思考。因为叛逆背后反映出来的不单单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也是亲子关系的问题。家长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去尊重成长规律。即当孩子在婴幼儿、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的不同时期,需要学会断奶、分床等,适当情况下保持相对的距离和界限。家长不应该盲目的干预和满足孩子。而对于孩子的需求,在其需要帮助的时候也需要学会拒绝。面对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尊重成长的规律,从而才能够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使其拥有良好的健康心态和完善的性格,最终达到能够自我教育,能够拥有良好的方向、目标。使其在成长过程当中,不单单去学习文化课的知识,还能够懂得礼貌、懂得帮助他人、懂得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上述即为非常良好的理想教育过程。而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应该采取上述的策略,最终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怎样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怎样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分为两个方面:一、提高学识水平,努力理解青春期的孩子;二、学会尊重叛逆期的孩子,学会理解。一定要积极努力的提高学识水平,主动要求进步,而不能总是以老的眼光看待孩子,把其当作自己掌控之下的工具或者玩具,甚至无论什么时候孩子只要是表达了意见和建议都认为是不对的,都认为是否定和挑战自己的权威,有的孩子提出建设性意见后自己就对其冷嘲热讽甚至惩罚孩子,这些都是不对的。还要努力理解孩子,适当学习青春期常见的心理表现,给予其更多的尊重和鼓励。无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和问题表现,最关键的就是积极沟通,以平等的姿态了解其内心世界。尊重其行为表现背后的规律才能够打开孩子的内心世界,最终和孩子做好朋友。"
郎艳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19
儿童叛逆期怎么教育
当孩子进入到青少年儿童时,也就进入到叛逆期的阶段,当进到此阶段时,在此恭喜你,孩子开始长大。因为孩子的人格独立、心智成熟逐渐开始萌芽,这是孩子开始长大的象征。在临床中也有很多家长非常苦恼,说孩子为什么不像小时候听话、不听安排,很多家长喜欢做主权家长,把孩子掌控在手掌心中,对孩子事无巨细,样样安排。但是当孩子心智成熟之后,人格逐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独立空间,需要一个自己茁壮成长的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甚至会走偏、走歪,此时家长需要扮好的角色就是扶持就足够好,多听听孩子想法,听听孩子意见,孩子不对时家长做正确引导和认知,改变就足够好,千万不能过多苛责,甚至是高压式命令的方法。孩子人格发育不健全,对将来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会出现很多心理方面的疾病,简单说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社会性不适应,也是大家传说中的妈宝的存在。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关键期就是青春期的过程,而家长很好的帮助会使孩子更能达到更好的健康人格。
吴玲玲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三甲全国第66
孩子孤独症教育方法
孤独症又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是社交障碍,需要加强社交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包容、理解、支持,具体如下:1、虽患孤独症,但孤独症并不是患儿的所有,与他人拥有的东西相同;2、患儿感官失调,有感官问题,需要家长理解;3、请记得区分是不愿意还是不能够,若为不能够,则需要家长教患儿;4、患儿通过字面意义理解,没有办法去理解深层次的含义;5、掌握的词汇量有限,请对多点耐心;6、视觉思维者,通过图像理解事情;7、请关注能做的事,而不是做不到的事,多关注患儿优点;8、请帮助提升社交;9、请努力帮助改善情绪,因为孤独症患儿容易发脾气、情绪崩溃;10、给予患儿无条件的爱、帮助,虽然可能会诊断为孤独症,但需要对患儿多些耐心、包容、支持。
王红星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多动症孩子教育的方法
多动症患儿如何去教育,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相处,在临床经验中,多动症的患儿家长越管,患儿越叛逆,父母亲会觉得患儿也管,也管的很严,为什么效果会差。多动症的治疗中或多动症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看,与父母还有周围亲密的人对其培养的亲密程度和沟通方式密切有关系。所以与患儿相处的时候:1、尊重:患儿虽然小,实际上很懂事,能够听懂大人的话,家长经常忽略或没有理解,总认为患儿听不懂家长说的话,其实不然,患儿其实可以完全听懂家长们的谈话;2、理解:尊重、理解,需要和患儿多沟通,应减少责备、批评,不要认为患儿做的不对就否定,而且去批评;3、表扬:表扬的力量、鼓励的力量远远比批评的力量和否定的力量要高。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能认为很好,很勇敢,实际上鼓励的话,可用不同方式来表达;4、讲原则:不是尊重、理解、鼓励患儿就没有原则。讲原则时也要相信患儿能听懂,要告诉患儿做某件事情,或对事情的很小看法,要告诉儿童正确与否,底线在哪里。因此,如果儿童周围亲密的家人能够做到这些方面,便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司振阳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三甲
孩子咬人怎么教育
"孩子咬人家长要对其进行教育,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树立典型的模仿对象,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具体如下:\n1、家长要教育孩子,让孩子认识到咬人属于坏习惯,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咬人的做法不正确,要坚决改正;\n2、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有的孩子之所以出现咬人的情况,是不懂得怎样去表达。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咬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n3、给孩子树立典型的模仿对象,多模仿表现好的孩子的行为表现,从而通过模仿而有所提高;\n4、家长要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如果孩子表现比较好,要及时给予鼓励,表现得非常差,要适当进行惩罚。"
常卫利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19
性教育该怎么教育孩子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小时候的我们都这样问过父母,但是他们总是避而不谈,或被问急了答“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对于我们这代人的成长来说,性教育是比较缺失的,所以导致长大了的我们很多时候也是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给予孩子性教育,更不知道如何开口和孩子聊“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性教育又该从何时开始呢?什么时间段和孩子聊什么最合适呢?家长又该如何开口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我们通常都会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性教育从何时开始?答案是:出生。性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家庭性教育往往不需要讲课,所以切忌采用“说教”模式,好的家庭性教育应该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渗透和感染,可以从孩子牙牙学语时期的衣着打扮、不恰当的语言玩笑,到幼儿园的男女厕所分开,小学阶段关于异性、关于爱情的奇言怪语,再到中学时期的朦胧情愫.......一点点的引导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美国早期的性教育是0-5岁。而性教育的要点一般包括: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性别角色;从小防止性压抑和性抑制;正确回答儿童提出的性问题。美国著名的性冶疗专家皮尔萨博士认为,家长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家长永远不要正式“谈性”,而要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教育,也可以利用性教育的科普绘本,作为孩子性教育的入门,通过绘本的图文并茂及故事性,来给孩子做性启蒙,这样家长也会不尴尬。2、性教育不一定要同一性别的事情,只要孩子有疑惑,父母双方都可以谈。心理学家认为2-4岁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性蕾期,是特指3岁左右的幼儿有一个特殊心理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提出性问题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生理需求,而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当孩子问到你时,一定不要含糊其辞或羞于启齿,更不能简单粗暴,应积极回应孩子的好奇心,并坦然面对性问题。3、性爱教育,首先应该要强调的是“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家长除了可以给讲绘本之外,还可以陪孩子一起看一些性教育的科普视频,如美国防性侵短片《How to tell your child》等,通过视频告诉和引导孩子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可以的。4、性和爱的教育不是一生只有一次,它是需要持续的,所以不要指望进行一次教育就能使孩子终生免疫。另外,父母双方应同时施教,而父母双亲就是爱和被爱最亲近的典范。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可以做出如下教育:1、针对0-3岁的幼儿,家长应告诉孩子:(1)每个孩子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并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让他们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2)陌生人是不可以接触你的身体,但是某些成年人接触你的身体是可以的,如父母给孩子洗澡,医生或护士给孩子检查身体;(3)如果某人接触你的身体,使你感到害怕、惊讶、不舒服时,一定要告诉家长。2、针对4-5岁的学前儿童,家长应告诉孩子:(1)帮助孩子认识身体上各部位的正确名称(如阴茎、阴道等),在洗手间里,家长可以帮助你擦小屁屁或洗小屁屁;另外,当你不想被其他人接触身体时,可以明确告诉他人,你不喜欢;(2)让孩子明白不能随便暴露身体的某些生殖器官,因为这是个人隐私,并不是说某个人的某些身体部位是可耻的,而是出于对个人隐私的尊重;(3)男生和女生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让别人随便触摸自己的身体,也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身体,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另外,如果有人触摸或侵犯你的隐私部位,并要你保守秘密,你一定要告诉家长;(4)一个大人在没有正当理由时,去观察和触摸某个孩子的生殖器官,这是错误的;(5)如果一个成年人用不正常的方式触摸或观察孩子,孩子本身是没有错误的;(6)大多数成年人没有对孩子进行性侵害,但是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可能遭遇性侵害。参考文献[1]崔婷.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儿童性教育[J]. 我和宝贝,2020,10(11):19-23.[2]方刚.家庭性教育须要用赋权"代替"管制"[J].养生大世界,2020(9):34-36.[3]武汉同济医院护理健康教育部.零岁,如何进行性教育[J]. 家庭保健,2009(13):36-36.[4]廖可中.浅谈幼儿性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J]. 母婴世界,2016(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