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3:39

童年受过创伤的人表现

黄建军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主页

童年创伤和所有的经历汇在一起将影响人格的发展,以及影响患者感受自己、感受他人、感受世界的体验。通常早年的创伤与内心的不安全感、自卑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表明此类患者具有人际关系无安全感的特点,即担心对方不在意自己,会忽略自己,甚至会抛弃自己,在患者早年的时候也往往受到虐待,包括精神上、躯体上的虐待,来自家人的、周围人的虐待,甚至性的虐待。而这些创伤性的体验造成患者自卑心理和没有安全感,随后在成长过程当中情绪控制薄弱,患者表现出易躁、易怒,甚至有冲动的行为,如伤害自己与他人。

每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存在创伤,但又有修复创伤的本能或倾向,因此在后续成长经历中,需要保持足够的开放,接触更多更积极的因素,包括良好的关系,从而修复创伤。若患者被创伤影响过多,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通过系统的心理上疏导,或应用药物改变创伤带来的伤害,最终修复创伤,建立安全感。在增加自信和稳定人际关系后,患者的生活依然可以充满幸福和阳光。

2023-12-05浏览37847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接受过放疗的人可以接触婴儿吗
"接受过放疗的人是否可以接触婴儿,取决于患者接受放疗的类型。大部分患者接受放疗期间可以接触婴儿,因为患者身上并不含有放射线。但是也有特例,如果接受的是甲状腺的放射性治疗,这种情况下,接受过放射线治疗的患者就不能够接触婴儿。因为甲状腺的放射治疗属于内放射,需要口服碘-131,在口服碘-131以后,碘-131会沉积在患者体内,在一段时间内都存在放射性的作用。\n通过放射线可以杀伤残留的肿瘤细胞,同时也会对周围的组织具有一定的损伤,所以这个时期不能够接触婴儿,需要隔离一个月左右才可以再接触婴儿。放疗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肿瘤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食道癌、肺鳞癌、直肠癌,这些对于放疗相对比较敏感,所以常把放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年龄大、心功能差的患者,常常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李奕臻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遭受过重大情感创伤的人是怎么走出来的?
“走出重创”的第一步是从内心觉察过去的伤痕,找到引起重创的源头。我从心理学角度将其分为3步骤,每完成一步,你就离自我解脱近一点。1、自我觉察: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人在情感受伤时,有本能的自我防卫系统。有的人通过自我反省消化伤害,有的人通过报复反击伤害,有的通过自我沉沦躲避伤害;只有先了解自己属于自我防卫的哪一种,才好对症下药。第一种:“讨好型”。这种类型以“讨好人”来保护自己,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便自动设置好“只要我够乖,ta就会更爱我”的相处模式。可想而知,遭遇情感重创(如背叛/欺骗等)就会第一时间否定自己。并产生“ta没那么爱我,都是我不够乖”或者“ta要离开我,都是我做得还不够好”的错误归因。第二种:“攻击型”。在错误发生之前先归咎于他人。比如凶狠地指责别人,认为眼前的情感悲剧都是他人造成的,通过不断攻击他人隐藏自己的不安与脆弱;也坚信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轻易被人刺伤。但实际上,这种“攻击性自保”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明明内心其实很需要爱,却用攻击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第三种:“隔离型”。既不攻击也不讨好,而是选择把自己隐藏起来,保持距离,冷眼旁观。用强大的理性逻辑包裹自己的真实感受,以隔离感情的方式保护自己。即不脆弱悲伤,也不歇斯底里地发泄,而是离群索居独自舔伤口。你可以对照上表,将自己的自卫方式进行归类,再进行第二步:受伤后根源的分析。2、自我分析:导致我受伤的“根源”是什么?不同的自保方式决定了我们在反思受伤根源时的态度:自我贬低?攻击报复?一蹶不振?从心理学看,我们之所以对一段感情的毁坏“接受无能”,主要有3点原因:(1) 讨好型人格---离不开“感受利益”。有的人将重视“感受利益”解读为“重感情”。不论是主动离开还是被动离开,失去一段亲密关系会觉得不舍,终极原因是留恋“那部分好的感受”。因为他给你的感受好,所以你才放不下。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爱上这个人,而是爱上这个感受,爱上了自己的爱情。换个人给了同样甚至更好的感受,我们就会爱上新的感受,顺带爱上这个新人。对于“讨好型”人格来说,最容易让他们在情感中受重创的源头,就是“感受利益”被彻底剥离,导致他们失去了自我存在价值的对照体系。他们的心理写真是:爱我的人走了,没人肯爱我了,那些感受我再也得不到了!这种创伤的背后更多的是深深的绝望,对自我价值的彻底否定。(2) 攻击型人格---放不下“既得利益”。对部分“攻击型”人格而言,因为更加主动的情感攻击,TA们一般在亲密关系中处于“上风地位”,是利益既得者。他们的心理写真是:凭什么你说结束就结束,你要骗我就骗我,我不甘心!所以一旦出现感情重创,秉持“收获越多,失去的感受越强烈”,他们会比付出者更痛苦。这种攻击心态会让TA们长期处于情绪愤怒中,想要报复的心也就更强烈。(3) 隔离型人格---舍不得“物质利益”。对“隔离型”人格而言,因为天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他们考虑事情时更看重物质利益,包括(现实因素、前途未来、家境条件等)。所以在面对情感重创时,即便内心的伤痛不亚于他人,但理智依然可以让他们保留最后的体面,洒脱离开。并不是说隔离型人格在乎金钱,而是童年的被隔离的情感体验让TA们坚信:情感是不值得依靠的,唯一不会背叛自己的就是物质。与其悲伤或者愤怒,倒不如让伤口的血随意流淌,才是直面绝望、走出创伤的必经之路。3、自我拯救=重新拥抱童年的“我”。电影《再见爱人》中说:如果一段感情,没能把你变成更好的人,只是把你变得患得患失,喜怒无常,那真遗憾,你跟错了人。所以我提倡的治愈方式是:真实的看见,真实的感受,正确的归因,是一切疗愈的开始。为什么遭遇情感重创,我们就一定要愤怒/悲伤/重度抑郁等?其实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受伤害,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将自己定性为“受害者”。一旦大脑和内心确认自己是被伤害的一方,就会很情绪化。会愤怒,是因为将对方的不负责任归咎为自己是一个糟透了的人;会迷茫,是因为将对方的抛弃归纳为自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会受伤,是因为将未来的赌注押在了一个不合适的人身上,从而导致不敢继续相信爱;如果不想做“受害者”,又该如何自救逆袭?十个字:了解你自己,肯定你自己。具体的心理学实践方式,我推荐以下3种:①讨好型人格--适用于写[情绪日记]。心理学中将情绪日记称为“心灵问题的黑匣子”。通过写情绪日记,把每天的情绪反应、感受、思考记录下来,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及与他人之间的心理互动,仔细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会让你有情绪过激的反应。借着情绪日记针对具体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省察、思考。通过日记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原来我并没有那么差劲,原来我可以把控自我感受,原来肯定自己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对于讨好型人格的自我成长、价值观重塑、走出创伤很有帮助。②攻击型人格--适用于[心理分享]。攻击性人格并不是真的那么“暴力”,而是他们的情绪渴望得到宣泄。简单说:找到一个安全的人分享你的感受和“暗黑想法”,并让他为你保守秘密。TA可以是很了解你的亲人、朋友,也可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TA这里,你可以真正地做自己,感受自己被倾听、接纳、了解.......在分享情绪时,你便在其中获得医治。③隔离型人格---最好通过外力强制干预。隔离型人格并不是走不出创伤,而是他们拒绝走出来。他们沉浸在伤痛里出不来,独自在深夜回忆另一半的出轨/欺骗行为。想离离不掉,想分舍不得,想过过不好,画地为牢。其目的是“只要我折磨自己,就是在还击你;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感受我的感受。”我觉得这种状态最让人心疼。因为TA们是在拿出轨方的错误惩罚自己,一直在情绪里内耗,让自己持续地痛苦。这样做丝毫没有惩罚到施加伤害的一方。自他准备伤害你,并付出实际伤害行为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不在意你的感受。对于隔离型人群而言,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承认你受伤了,你没有自己伪装的那么心硬如铁,才能修复你受到的创伤。一方面去理解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伤害---伴侣出轨就是对方有问题,而不影响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换一种视角去看待伴侣出轨的行为---我不是被抛弃,而是人生重新拥有选择权,我可以把创伤降到最低,修复内心的裂痕。外力干预包括:外在形象改变、放肆消费满足自己、跨出舒适圈迎接挑战等。当你踏出这一步时,你才是真正地“洒脱离开”。总之,不论你是原谅还是放下,或者故作坚强的伪装,都不要忘记让自己快乐才是目的。核心目标就一个:抓住身边任何一个可以取悦自己的机会,从这份被伤害的创伤里走出来,重建生活的意义,开启未来美好的生活。(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车祸后心理创伤的表现
"车祸后心理创伤的表现一般是一个急性应激的反应,或者它也可以是一个延续时间长一些的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反应。假如是急性的,它应该是在事件发生之后两三天内出现的就是紧张,可能会有一些我们说的兴奋,当然这个兴奋是一个很焦虑的兴奋,或者是一个反应比较迟钝的状态,但是一般急性大概两天左右它就可以恢复,进行调整了。如果它是我们说的创伤后应急障碍,就是持续一个月之后或者保持了几个月之后,还出现了我们说的表现,它主要就有三个特点:一个它会表现出来是比较回避,去提及到那些事情,甚至于不太记得那个场景。另外一个它有可能还会有闪回,我们说的闪回,就是突然脑子里冒出来当时那些情景,或者那种恐惧的感觉。当然第三方面它可能会有一些警觉性增高,就是敏感,我们说的紧张、易激惹、失眠,都会有这样的一些表现。假如出现了我们后续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症状,是一定需要治疗的。"
彭向欣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接受过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人能活的长吗
乙肝即乙型肝炎,接受过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人,可以和其他正常人一样有正常的寿命,不用过分担心。但是需要注意,不管是接受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还是治疗中,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肝脏检测,不仅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也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也就是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还应该包括肝功能检测,以及超声波对肝脏形态和结构的检查。同时还要注意查有无肝癌发生的可能性,检测肿瘤标志物。只有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才能有很好的生活质量,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
杜春林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三甲
什么是创伤?
创伤是由于外力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的一些损害,包括开放损伤、闭合损伤,特别是现在科技高速发展,比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各种原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很高,会对整个身体造成不同的伤害。创伤是临床最常见的,比如关节炎,有一部分就是由于创伤造成的,叫创伤性关节炎。
杜春林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三甲
什么是创伤
创伤是由于外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创伤包括开放损伤和闭合损伤,创伤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伤、坠落伤、运动损伤、锐器伤、机械伤、跌伤等,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关节炎,就是由于创伤所导致的关节损伤。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童年孤独症和自闭症的区别
童年孤独症和自闭症,本质上是同一种疾病,只不过是两种称谓,在过去称之为自闭症,现在已经统一归结为童年孤独症,是孩子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在幼年时期发病率最高,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以表现出以下几种症状:1、社交障碍:比如不愿与人交往或者不会与人交往,遇到人时会出现退缩、恐惧或者跑开;2、语言发育障碍: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语言倒退,对于大人发出的指令不能够正常完成,说话时逻辑性比较差,说的话语别人听不懂;3、兴趣单一、刻板:经常会反复多次的重复同一个动作;4、性格缺陷:有的孩子会存在有自伤或者攻击性行为。一旦发现孩子有孤独症或者自闭症倾向时需要及时领孩子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干预治疗。
赖光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神经质的人有哪些表现
神经质的患者通常以反抗社会的态度显示自己的愿望,恶意解释各种社会现实,常与人发生冲突,同时通过发生冲突显示自己的力量,追求享乐、缺乏自制力。虽然知道某些事情不好,但又不能拒绝某种诱惑,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大发雷霆。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会高唱理想,否定现实社会,甚至号召为了理想用暴力行为摧毁现实社会。同时患者求生欲过于强烈,内省力过强,将专注力指向生命安全,过分关注自身体验和不适。神经质的患者患得患失、忧郁不绝、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同时缺乏安全感、喜欢穷思竭虑、过于追求完美。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性冷淡的人有什么表现
性冷淡主要是人们对于性以及性生活没有兴趣,也就是出现了性欲减退,甚至性欲缺乏的问题,可以分为轻微的以及严重的情况。 轻微时患者并不是回避性交,而是对于性生活没有兴趣,甚至性交时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缺乏性快感,或者性快感不是特别明显,而且没有办法达到性满足或性高潮,比较严重时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性快感,从未体验过性高潮等等。 如果更加严重时,可能会对于性生活有一定的排斥和焦虑、紧张等负面的情绪反应,甚至因为性欲减退,从而对于自己的性伴侣有很大的敌意。这些问题有可能是长期存在着心理障碍,或者不良的因素影响导致而来的。 也可能是由于疾病,比如内分泌异常、性器官异常或者性心理疾病引起的。但是无论是哪种原因,一定要找到根本原因,积极的进行治疗和干预。
康云鹏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心脏好的人有什么表现
心脏功能非常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主要是活动耐量水平较高,心脏储备较好,以及运动时的心率、血压变异性正常,具体如下:1、活动耐量水平高:进行各种活动时,该人群没有明显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发生;2、心脏储备功能好:若心脏储备功能好,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偏慢。运动员或者长期有运动习惯的人群,在静息状态下,通常心率<60次/分,属于正常情况。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即由窦房结这个正常的心脏跳动起搏点发出跳动指令,该人群咩有任何的头晕、眼前发黑等不适症状,心肺功能较好;3、心率、血压变异性正常: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该人群可升高心率,同时升高血压,但在静息状态下,血压心率值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