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02:34

位置性眩晕怎么回事

刘晓蕾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山西白求恩医院三甲

位置性眩晕在医学上的全称称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人体耳朵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听力和听觉感受器。它是个位置的感受器,在内耳中有两个结构,一个是迷路,迷路管是听觉、感受听力。第二个是前庭,前庭包括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这几个结构共同组成了三维立体结构。它们中有内淋巴液,当有些位置变化、内淋巴液流动的时候会刺激淋巴管中的位置感受细胞产生位置感受冲动,传到大脑内,所以闭眼的时候也能够感知到位置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内淋巴液内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通常附着在管壁上,或者主要附着在球囊、椭圆囊的壁上,当有位置变化的时候,这些结晶就会脱落并且流入半规管当中。流到半规管当中,位置变化之后,一侧的耳朵里面是内淋巴液,另一侧耳朵是内淋巴液加结晶,位置变化的时候两侧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眩晕。这就是导致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生,这个时候当患者静止,耳石相对来说也是静止的,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所以患者可以没有头晕的症状。头部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随着刺激的产生增加,会出现位置性头晕的变化症状,这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上是随头位而发生的眩晕症状,往往持续时间较短暂,数秒钟就可以缓解,再次头位变化的时候可以再次诱发。

2019-07-05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神经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