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01:21

什么是小青春期

郑诗华儿科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主页

小青春期是家长们比较困惑的问题,临床门诊常常有些家长抱着一岁多的孩子来就诊,告诉医生孩子的乳房发育了。

小青春期就是单纯性的乳房早发育,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小,多为两岁以下,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生理性活跃而引起。

小青春期具有自限性,患者常常不需要治疗,可自行恢复,但是需要临床上进行密切观察,因为的确有部分患儿可以转变为中枢性的性早熟。

2023-09-14浏览123414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任运江主治医师
章丘市中医医院三甲
青春期有哪些特点
"青春期的发育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胸围以及第二性征方面的成长,女孩会出现月经来潮、乳房发育,出现阴毛、腋毛的现象,而男童会出现喉结变大、生殖器官的发育、声音变粗现象。\n青春期需要增加营养,可以满足体内生长的需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肉类,特别是瘦肉、蛋类、奶类,还有鱼、虾。多参加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
王国强主任医师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青春期心理有什么特点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换句话说,也就是从儿童变成成熟的男性或者女性的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称为青春期。它的特点是身体发育特别快,是一次身体发育的飞越,他们的身材可能变得不一样,声音可能变了,第二性征也出现了,身材不同部位的脂肪堆积等,而且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不一样的表现,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对自身更感兴趣,对自我认知不一样,他们会经常照镜子,看看同伴对自己的反应,还有就是对异性可能产生一些不一样的吸引或者好奇。他们的表现可能会有些自闭,因为他们需要有一些时间来审视自己,他可能不太愿意跟大人讲更多的话,偶尔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甚至对感情方面的问题是第一次开始想,甚至对爱情都有憧憬。因此,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容易出现情绪焦虑,容易冲动,他们做事可能没有那么计后果,他们经常会提出质疑,认为自己是对的,因此他们会出现反叛,经常跟大人讲道理,哪怕你认为是对的,或者事后证实大人讲的也是对的,他们可能不一定接受,因为他们这时候的判断力、理解力都不够成熟。因此,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正常的诱导,我们把这个时候的孩子称作大人,但前面一定要加个字,叫小大人。他们具备大人的身材,也具备大人的特点,但是他们的情绪不够稳定,他们的理智也不像成人完全,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叫青春期孩子,他们也有更多的激情,但是可能很多时候也容易出现逆反。
张人玲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青春期的年龄范围
"青春期的年龄因人而异,国际上推崇的是从10-19岁为男孩子的青春期,我国推荐的13-19岁为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发育处于非常茂盛的阶段,在青春期时要给予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睡眠、适度的户外运动,以及良好的心态,对男孩子的青春期是非常有利的。\n青春期还要经历变声、长个儿,以及初中、高中的阶段,对人生都是非常重要。在青春期的时候容易有一些叛逆的行为,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尽量使叛逆的行为减少,使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
王灵强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四医院三甲
什么是青春期焦虑症
"青春期焦虑症,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焦虑性神经症,是由一组情绪反应组成的综合征,患者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病态,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青春期也是焦虑症的易发病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个体的发育、身心变化都处于转折点,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在自己的体态、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一种神秘感,甚至有紧张、恐惧感。\n青春期经常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烦恼等症状,也会出现成人焦虑所出现的一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心悸、气促、多尿、胸闷、体重下降、情绪不稳等症状。所以青春期焦虑症治疗以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为主,必要时,比较严重的可能需要一些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来治疗。如果有这方面的表现倾向的话,还是尽早到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明确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罗莉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75
青春期长胡子怎么处理
"青春期长胡子,因为男性与女性不同,处理也不一样,具体如下:\n1、男性不需要特殊处理:在青春期如果是男性长胡子,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青春期男孩子如果长胡子,代表第二性征出现,也就是男孩子在青春期的正常表现。进入青春期,男孩子的性腺轴开始启动,这个时候在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下,男孩子的睾酮水平会出现升高,睾酮会导致出现外周的这些雄性激素增多的表现,也就是可以出现长胡子的表现。\n2、女性需要积极治疗:如果在青春期女孩子出现长胡子的表现,则要注意是否是有病理性的情况,比如女孩子是否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出现长胡子,而且月经不能来潮,体型还有肥胖的表现,这个时候女孩子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药物的治疗,比如使用二甲双胍等等。"
杨桂莲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三甲
什么是青春期厌食症
青春期女性对身材及外形要求较高,希望拥有前凸后翘的身材,因此饮食方面过于苛刻。饥饿时只喝水或进食少量水果,三餐多以蔬菜为主,基本不摄入肉类、蛋类或其它优质蛋白食物。部分患者为迷惑家长或满足家长要求,在家长面前摄入较多食物,但在家长不在面前时就会将之前进食的食物全部吐出。长此以往形成条件反射,即看到食物觉得恶心。从限制饮食到厌食或拒食,即称为青春期厌食症。
张人玲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青春期年龄阶段
从出生开始就到婴儿阶段,然后开始慢慢进入青春期。青春期通常从9岁开始,一直延续到21-22岁,有的男孩子长得晚,有的男孩子22-23岁还要再窜一窜身高,所以青春期通常是指9-23岁。期间孩子会出现多次叛逆,行为与大人想的完全不同。这时大人一定要静下心来,顺从其心态,引导孩子正确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孩子,而不能拧着孩子来。孩子要东,家长一定要西,这样不符合其心理要求,这时处于叛逆期。在9-22岁之间孩子的情绪、心理和生理都有很大的不同,家长一定要注意这方面。
程明主任医师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什么是青春期强迫症
"没有疾病叫青春期强迫症,强迫症就是叫强迫症,它包括了很多类型,但是所有类型的强迫症都有共同点,第一个是它的起病年龄大概在青少年时期,第二个是它的症状和压力密切相关,压力越大,强迫症症状越明显。年龄和压力造成青春期很多孩子出现强迫症状,特别是在初三、高中阶段,正好是在青春期,也是学业压力相对比较大,竞争相对比较激烈的环境,在压力促使下很多孩子会表现为强迫症。当然,强迫症并不是由压力造成的,压力只是诱发因素。部分孩子可能本身属于强迫症的易感个体,在青春期,因为年龄和压力2方面因素促使强迫症状出现。很多孩子在高中结束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业压力减少,强迫症状能够得到缓解,但不是治愈,以后遇到压力,还是会出现强迫症状。"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有很多:1、比如常见的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发火或发脾气,甚至因为小事就与人发生冲突,情绪特别不稳定,而且易激惹,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2、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敏感自卑,对自己的评价特别不客观,所以每天都心情郁闷,开心不起来,对于未来悲观失望,甚至自卑、自责、自罪,觉得拖累家人。因此出现抑郁症的问题,然后也可能会有焦虑症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容易紧张、担心,容易焦虑,很难安静下来,也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以及强迫症等心理问题。"
段京京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青春期叛逆
1.概述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 。青春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青春早期、青春中期和青春晚期。青春期叛逆,是指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发生的一段心理的过渡期,是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监护的表现。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美国著名“沟通之父”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青春期孩子反叛的不是其父母,而是对抗父母的权力,以及基于这份权力的言行方式。如果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能更多地依赖非权力的方法来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也就没什么可反叛的,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叛逆期。2.表现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被人从头管到脚,喜欢和家长老师唱反调,特别容易冲动,有很强的虚荣心,会早恋,会厌学,做事不考虑行为后果,容易走极端。青春期叛逆主要有三个阶段:①早期阶段(9-13岁):反叛通常开始于中学早期,孩子的叛逆动机,主要是为了摆脱曾经的自我定义,为将来更成熟的重新定义扫清道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我不再是小孩子,不要再把我当成小孩!②中期阶段(13-15岁):在中学后期和高中早期,大多数的反叛是为了创造必要的差异来突出自己,让明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也期待别人能够肯定其独特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我是与众不同的,请不要用任何人的标准来对待我。”③后期阶段(15-18岁)︰在高中的中后期发生,通常是由青春期的延迟而发生的,主要是为了把自己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以获得相对独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不要总是对我啰里啰嗦的,我有能力照顾好我自己。3.成因①生理快速发育的必然产物。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发育最为显著的一个阶段,各项内分泌和身体激素水平空前提升,但大脑神经结构和功能发展还不够均衡,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情绪波动较大、自控能力不足、行事冲动易走极端、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忧虑苦闷的性格特质。这些特质被很多家长看来,自然是问题多多,然而身体的本能反应又如何能被区区几句啰嗦和训斥所压制,一来二去,孩子便被冠以叛逆"的罪名。②心理人格发展的必然阶段。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开始深入地思考“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价值”等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在现实中不断地探索、尝试和确认,逐渐感知“我"与世界之间的界线。同时,在这个探索和确认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信、自尊和自爱等心理素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往往都充满矛盾,对待家长时,反抗性和依赖性会同时存在,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双方就很容易发生冲撞。③压力过大造成的应激反应。青春期的孩子,一直面临学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恰当引导,就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进而触发潜意识中的对抗情绪,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逆反心理。④家长无效的教养方式所引发的对抗。家长的过多干预、过度操控,常常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感受到不被信任和尊重;反之,家长的情感忽视、放任自流又会让他们感受到不被关注和重视,使双方因为缺乏理解,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4.解决方法①给予孩子尊重:让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和相对范围内运用、实施自己的权力。家长要逐渐放权。②给予孩子信任:要尽量允许孩子自己完成任务,并对其中做到的部分进行及时的肯定。家长要给予甚至是制造一些让孩子独立决定、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并想办法让他能够做好,使他获得更多的肯定,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佳途径。③倾听并保持好奇心:父母要学会适时闭嘴,用心倾听孩子的信息(知)、情绪(情)、需求(意)。保持好奇心,促进良好的沟通。④共情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共情孩子,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⑤多用鼓励,避免羞辱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与此同时,可以表达父母自己的看法。批评孩子不要当众,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⑥关注于解决问题,就事论事,不埋怨,不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⑦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定期举行家庭会议,充分相信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爱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⑧引导孩子确定人生目标:叛逆期的孩子内心会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标,孩子才会有动力。5.真实案例初二,男孩,从初二上学期开始,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用妈妈的话说“就像变了个人一样”,父母说他什么都不听,还经常跟父母顶嘴、冲撞,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父母说破了嘴皮也没有丝毫效果,依然我行我素。老师反映在学校里孩子表现得很有礼貌,就是不爱学习。跟孩子父母深度沟通发现,父母很强势,从小对孩子学习要求很高。小学成绩名列前茅,初一在班里中等水平,父母认为是孩子不努力学习,经常批评指责甚至是辱骂。父母了解了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发展特点,调整自己的期待,接纳了孩子目前的情况,先从生活上关心孩子,尊重孩子,陪伴孩子运动,赢得了与孩子的沟通机会,了解到孩子升入初一后成绩排名不如从前,内心很受挫,父母理解共情孩子的难处,与孩子平等交流,听取孩子的心声,共同寻找原因并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学习生活规划表。孩子脾气逐渐收敛,再次恢复阳光的笑容。(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