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检查
检查概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对肿瘤的诊断、评估疗效、检测复发、预测预后的一种常用手段。通常检查内容包括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前列腺特异抗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针对不同的肿瘤,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内容也不同。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度高的优点。
检查目的
肿瘤标志物常用于辅助诊断肝癌、胃癌、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对肿瘤的预后判断以及寻找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灶也有突出作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
检查风险
1.头晕:如果患者晕血,抽血检查时会造成头晕等,抽血结束后稍加休息,情况就能好转。
2.出血:因操作不当或患者有出血倾向止血不当导致。若是操作不当造成的出血,可按压出血部位3~5分钟;若是患者有出血倾向而不能止血,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检查科室
检验科
检查费用
500~1000元
检查前
检查准备
1.此检查要求早晨空腹抽血最好,空腹时间最好超过4个小时。
2.检查前三天最好素食,不要饮酒,因为高蛋白食物和酒精会影响血液成分比例,影响检查结果。
3.检查前不要服用影响血液成分的药物。
4.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前2天保持常态活动。
5.检查前注意调整心情,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困难,如有不适要立即告知医生。
是否空腹
是
检查适应症
1.家属中有患癌人群。
2.有高发癌症相关疾病如慢性胃炎、子宫颈炎、肺部结节的人群。
3.有长期抽烟、饮酒史的人群。
4.由于职业关系长期受到辐射的人群。
检查禁忌
以下人群不适合做肿瘤标志物检测:
1.有严重出血倾向患者;
2.处于经期女性,以免造成CA125假性升高。
检查中
检查过程
1.患者应取坐位,卷起衣袖,伸出一侧手臂,露出肘部静脉。
2.医生会帮患者绑好止血带,找到血管后,在进针点周围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3.消毒后用采血针进行取血。
不适反应
采血进针时,患者可能有刺痛感,一般可忍受,抽血结束后可缓解。
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患者需注意配合医生操作,尽量避免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检查后
报告产出时间
肿瘤标志物检测报告一般当天就可出具。
注意事项
1.患者在抽血结束后,注意按压出血点5分钟左右,以免造成抽血部位的淤青。
2.抽血后,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可平卧及饮少量糖水。
检查报告解读
简短描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报告包括检查者基本信息、检查项目、检查所见和检查结果。
检查所见
通过细胞分选仪判断出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25的数量。
常见诊断
未提示异常,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或提示其中一项或多项指标异常。
表示正常的结果
甲胎蛋白:0~8.1ng/mL;癌胚抗原:0~15ng/mL;卵巢癌相关抗原125:0~30.2U/mL;乳腺癌相关抗原153:0~25u/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4.0ng/ml。
表示异常的结果
甲胎蛋白值增高
异常结果描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可见甲胎蛋白值增高。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肝细胞癌
、胚胎细胞肿瘤
异常结果分析:
甲胎蛋白值增高,提示肝细胞癌或胚胎细胞肿瘤。
诊疗建议:
患者可做相应影像检查来诊断具体疾病,如肝脏B超、肝脏CT等。
癌胚抗原值增高
异常结果描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可见癌胚抗原值增高。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结直肠癌
、乳腺癌
、肺癌
、胃癌
异常结果分析:
癌胚抗原值升高,提示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甲状腺癌、头颈癌、宫颈癌、卵巢癌、肝癌、淋巴瘤、黑色素瘤。
诊疗建议:
患者可根据医嘱进行相应检查,如MRI、CT等明确疾病。
卵巢癌相关抗原125升高
异常结果描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可见卵巢癌相关抗原125升高。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卵巢癌
、乳腺癌
、结直肠癌
、子宫内膜癌
异常结果分析:
卵巢癌相关抗原125指标升高,提示可能为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肝癌、肺癌等。
诊疗建议:
患者可做更加详细的检查明确卵巢癌相关抗原125升高原因,如细胞学检查、卵巢超声、胃肠镜、静脉肾盂造影等,以进行下一步治疗。
乳腺癌相关抗原153升高
异常结果描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可见乳腺癌相关抗原153升高。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乳腺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异常结果分析:
乳腺癌相关抗原153指标升高,提示乳腺癌,此外还包括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肝癌、肺癌等。
诊疗建议:
患者可根据医嘱进行相应检查,如MRI、CT等明确疾病。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
异常结果描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可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
异常结果的可能疾病:
前列腺癌
异常结果分析: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升高,提示乳腺癌,也可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肝癌、肺癌等有关。
诊疗建议:
患者可进行直肠指检或前列腺穿刺以明确疾病。平时注意增加营养,食用较容易吸收的食物,保持尿道口的清洁。
参考资料
[1]龚珂,屈佳肴,刘香婷,罗迪贤.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5):713-714.
[2]张少丽,汤倩.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2):169-171.
[3]胡兵.血清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62-64.
[4]]齐燕蓉,丁亚.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医刊,2020,55(2):167-170.
[5]刘贯英.正确认识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J].医师在线,2019,9(13):18-19.
[6]饶智英,肖青荣.肿瘤标志物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S01):47-48.
[7]刘静君,董桂芝,王美江.对肿瘤标志物筛查阳性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19,36(3):268-271.
[8]田玲.癌症高危人群要警惕癌前病变[J].健康指南:中老年,2012(4):44-45.
[9]谭敦民.癌症的原因和预防[J].百科知识,2008(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