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B超是指用B超检查肝脏的一种医疗诊断手段,不仅能了解肝脏的大小、外形、质地等,还能进一步观察肝脏内的胆管、门静脉、肝静脉的具体情况,具有经济、快速准确以及动态监测、无创的特点。
1.腹部有肿块,肝区疼痛或肿胀的患者。
2.体检提示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患者。
3.有腹水、肝硬化、脂肪肝、肝炎等肝病史的患者。
4.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1.医生嘱患者仰卧位躺在床上,双腿弯曲,把腹部肌肉放松,将上衣掀起到胸口位置,裤子可以略微往下脱。
2.医生将吻合剂均匀的涂抹在超声探头上,嘱咐患者按照指令进行呼吸运动,如嘱患者深呼吸后屏气3~5秒,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肝脏的探查,即先从肝左叶开始扫查再从左肋缘下斜切扫查,然后从左正中旁纵切扫查、右正中旁纵切扫查、右肋缘下斜切扫查,最后在右肋间斜段探查。
3.探查结束后,用纸巾擦拭患者身上的吻合剂,并让患者整理好衣物。
肝脏B超检查报告包括检查者基本信息、超声所见、超声提示。
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显示肝脏普遍肿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声衰减明显,深部肝实质常不能显示,肝内血管减少,胆囊壁显示不清。
确诊后需要根据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进行生活方式调理或药物等治疗。
在肝内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的暗区,囊壁很薄,轮廓平整光滑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楚,其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大多数肝囊肿不需要进一步诊治,只需定期复查就可以。但是直径超过5cm或持续增大或伴有症状者,需要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肝血管瘤B超典型表现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血管瘤超过5cm尤其位于边缘部肝脏或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就需要给予手术切除,对于弥漫性的肝血管瘤,或者无法切除的巨大血管肉瘤伴有肝功能不全,需要行肝移植治疗。
表现为肝占位性病变,多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不规则,边缘有弱回声的带,又称弱回声晕,边界模糊不清。肿块呈较强回声或弱回声,粗而不均或其间杂有回声区,中心可坏死液化区,有时可见肿块等。
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测乙型及丙型肝炎,还有肿瘤标记物如AFP以及异常凝血酶原Ⅱ以及肝脏强化CT或MRI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如一经确诊,需要就诊肝胆外科医师,讨论进一步诊治方案。
表现为肝变小,边缘凹凸不平,肝纹理乱,肝内管状结构明显减少,肝内回声增强变粗,门静脉扩张。
需要结合肝炎病史以及酗酒史,必要时结合肝功能检查以及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后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病毒、保肝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延缓进一步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可见腹膜上不规则分布小结节状或大块状肿物,腹腔粘连较多。
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癌症外,还可以进行腹腔化疗、联合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