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微静脉是静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静脉能起到输送血液和物质交换的重要作用
微静脉受损后可导致微静脉瘤、微静脉畸形等疾病
微静脉和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由细至粗逐级汇合,并最终汇入心脏,微静脉数量较多,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微静脉由外膜、中膜和内膜构成,无明显的内、外弹性膜,三层膜的分界不明显,随着微静脉管径逐渐增大,中膜出现散在的平滑肌纤维并逐渐增多,外膜薄。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管径一般小于50μm,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但内皮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管径略粗。
微静脉是静脉的组成部分,基本功能是输送血液和物质交换,满足全身组织需要,有利于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微静脉和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构成静脉,并由细至粗逐级汇合最终汇入心脏,可以将身体各处的血液导流回心脏,供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满足全身组织需要。
微静脉内皮细胞间的间隙较大,通透性也较大,可以帮助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日常生活中,微静脉可通过饮食方面进行养护,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黄瓜、胡萝卜等,以便保持微静脉的弹性,可有效预防微静脉疾病。同时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辛辣食物刺激,保持清淡饮食。
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微静脉养护,如慢跑、游泳等,但是在运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后损伤皮肤局部的微静脉,造成局部微静脉破裂等疾病,影响微静脉健康。
微静脉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注意防护、定期检查等,对微静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在外出时应注意防护,避免皮肤损伤,以免致病菌进入人体,同时避免阳光、大风和寒冷空气的刺激,有利于微静脉养护。
日常注意自己皮肤表面是否出现颜色改变,出现时建议及时就医,每年定期体检,关注微静脉健康,避免出现微静脉瘤等疾病。
微静脉具有输送血液和物质交换的作用,当出现微静脉疾病时,其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从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微静脉和不健康微静脉的区别。
微静脉的管径一般为50~200μm,其内皮细胞间的间隙较大,通透性也较大,管壁薄,管腔扁或不规则。
在超声下可见微静脉破裂或扩张的微静脉,管壁变薄。
可见微静脉进行性扩张,直径不断增加,有纤维壁及血凝块。
微静脉壁上出现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局部血栓形成,管腔出现狭窄或闭塞。
可见微静脉内皮细胞肿胀,管壁有纤维蛋白沉积,甚至出现条索样增生或肿块,在超声下可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内回声不等。
微静脉受损后,多表现为皮肤症状,或伴有其他症状,具体如下:
若微静脉发生病变,可出现皮肤黏膜表面小的红斑到大的红色斑片,颜色淡红、暗红或淡蓝色,形状不规则,不高出皮面,压之部分或完全褪色。
微静脉病变严重时,可累及其他部位,出现低热、全身不适、肢体末端发凉等其他症状。
微静脉受损后可引起微静脉破裂、微静脉畸形等疾病,而影响微静脉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细菌和病毒等致病菌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都可导致微静脉及周围产生炎症,从而出现微静脉病变。
先天因素也可导致微静脉疾病,如微静脉畸形,由于胚胎肢芽内原始血管的发育障碍或发育异常所致,出生时就可见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斑片。
磕碰、直接或间接撞击,都可导致局部的微静脉损伤,造成微静脉破裂等疾病。
食物和药物刺激、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环境因素、寒冷刺激等都可使微静脉壁通透性增加,增加微静脉疾病的患病几率。
日常生活中不能直接观察到微静脉的变化,微静脉是否健康,主要通过观察全身症状自测。如果出现皮肤黏膜表面淡红、暗红或淡蓝色的不规则斑块,但不伴随疼痛、红肿等异常症状,可能提示微静脉畸形;如果皮肤表面出现红色丘疹,伴随全身不适、低热等情况,可能出现微静脉瘤,建议及时到血管外科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微静脉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大类。
视诊主要是观察皮肤表面的微静脉是否出现颜色改变,触诊可用手指压迫病损部位,观察病变是否出现按压后褪色情况,还可判断病变部位是否存在疼痛、肿胀等异常,对诊断微静脉疾病提供帮助。
血常规检查可观察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否增高,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凝血功能检查可反应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情况,帮助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超声检查能够明确微静脉的走向、形态是否正常,是否累及周围组织和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可帮助诊断微静脉瘤;CT检查可通过观察微静脉的形态、血流速度、与肌肉间的分界,有助于判断微静脉畸形等疾病;MRI检查可检查微静脉的走行,以及是否有周围组织侵犯等,可帮助确诊微静脉病变。
[1]李继承,曾园山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5.
[2]周学东,郭传瑸,程斌主编.口腔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8:170.
[3]张建中,高兴华主编.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06:361-362.
[4]陈万涛主编.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生物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6:331-332.
[5]王玮主编.现代实用口腔医学[M].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7: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