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华医学会骨科微创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比目鱼肌为小腿肌的组成部分
比目鱼肌能起到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的重要作用
比目鱼肌受损后可导致比目鱼肌萎缩、比目鱼肌损伤等疾病
比目鱼肌是小腿后群肌浅层的肌肉,位于小腿后部,位置较深,起自腓骨后面的上部和胫骨比目鱼肌线,肌束向下移行为肌腱,止于跟骨。
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深层,以内、外二头分别起于胫骨与腓骨上1/3,二头间形成弓状腱膜,称比目鱼肌弓,在小腿中部比目鱼肌与腓肠肌合成小腿三头肌,向下移行为跟腱。比目鱼肌肌腹大,形成腱性部分的平面较腓肠肌要低,比目鱼肌血供呈节段性分布,主要来自胫后动脉,其外侧接受腓动脉来的分支,腘动脉经比目鱼肌弓深面向下延续为胫后动脉,与胫神经伴行,在小腿后面深筋膜间隔下行,经内踝后面屈肌支持带深面至足底,沿途向比目鱼肌近端和远端发出多个血管分支。
比目鱼肌为小腿肌的组成部分,主要生理作用是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有利于人体进行站立、行走等活动。
由于比目鱼肌向下续为跟腱,止于跟骨,在比目鱼肌收缩时,可以帮助屈踝关节,使踝关节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
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深层,以内、外二头分别起于胫骨与腓骨上1/3,具有屈膝关节的作用。
比目鱼肌为小腿肌的组成部分,其饮食养护是非常必要的,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三餐定时定量、清淡饮食等,可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有利于比目鱼肌的养护。也可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胡萝卜、番茄等,有助于增强比目鱼肌的力量。
适当的体育运动可预防比目鱼肌出现损伤,也有利于比目鱼肌的养护,如跳绳、跑步等,可增强比目鱼肌的力量,在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踝关节和膝关节的保护,以免增加比目鱼肌的负担,造成小腿后部酸痛等不适。运动时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避免运动过度。
注意防护、及时就医是比目鱼肌日常养护中的重要部分,可保持比目鱼肌处于健康的状态,也对比目鱼肌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小腿部位的防护,避免比目鱼肌受到寒冷、暴力等因素刺激,在穿高跟鞋或久站后,可适当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缓解比目鱼肌的紧张状态,有利于比目鱼肌养护。
出现不明原因小腿部位疼痛、肿胀时,建议及时就医,有助于疾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避免小腿部位受到更大的损伤,有利于比目鱼肌的养护。
比目鱼肌具有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的功能,当出现比目鱼肌疾病时,其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从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比目鱼肌和不健康比目鱼肌的区别。
比目鱼肌正常情况下肌腹比较大,形状似“比目鱼”,为一扁平肌肉,向下到小腿中部以下,移行为肌腱,参与跟腱的构成。
可见比目鱼肌的肌腹或肌腱出现磨损或退变,甚至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
比目鱼肌麻痹时可见比目鱼肌处于松弛状态,比目鱼肌被动延长。
可见比目鱼肌的容积、形态较正常缩小,比目鱼肌肌纤维变小或数量减少。
比目鱼肌受损后,多表现为小腿疼痛、肿胀,可能会伴有踝关节或膝关节活动受限,具体如下:
比目鱼肌受损后可出现小腿后方疼痛、肿胀等症状,可在久行久立后疼痛明显,全足负重和伸膝时疼痛加重,异常症状可在休息后缓解。
比目鱼肌病变后,也会引起踝关节或膝关节活动受限,屈膝运动受限,甚至不能用前足着地,也会导致行走功能障碍。
比目鱼肌受损后可引起比目鱼肌损伤、比目鱼肌炎等疾病,而影响比目鱼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突然跌倒损伤或运动损伤,如足球运动员铲球、网球运动员跨步救球或跑步起跑提速等,都可导致比目鱼肌受损,甚至影响跟腱。
踝关节长期处于跖屈状态,常见于踝关节损伤后被动固定,可导致比目鱼肌萎缩等疾病。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群体在长时间站立、行走后,由于比目鱼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小腿局部代谢产物堆积会引起小腿部位酸痛,长时间累积下,也容易造成比目鱼肌损伤。
随着年龄增长,比目鱼肌也会出现劳损或退化,从而容易诱发比目鱼肌损伤。
外科手术、寒冷刺激、致病菌感染等因素也可导致比目鱼肌损伤,出现比目鱼肌病变。
日常不能直接观察到比目鱼肌的变化,比目鱼肌是否健康,主要通过观察全身症状自测。如果出现小腿后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并且在久行久立后疼痛明显,可能是比目鱼肌炎引起;如果出现小腿后部疼痛,同时伴随踝关节或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行走困难,则可能提示比目鱼肌损伤,建议及时到骨科就诊并积极治疗。
比目鱼肌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大类。
视诊可直接观察比目鱼肌损伤后是否造成行走困难或步态改变,提踵试验也可帮助判断比目鱼肌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即观察单足提踵能不能达到30°站立。也可通过触诊触摸到比目鱼肌,了解比目鱼肌的肌肉力量,对诊断比目鱼肌是否出现损伤提供帮助。
血液检查:观察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否增高,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能够明确比目鱼肌的形态是否正常,可检查比目鱼肌的完整性、与周围组织的的关系,帮助确诊比目鱼肌损伤等疾病。
通过将造影剂注入到踝关节或膝关节的关节腔内,能够明确比目鱼肌损伤是否造成踝关节或膝关节病变。
可以在比目鱼肌处于安静或收缩状态下检测比目鱼肌的随意运动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周围神经元改变。
[1]丁文龙,刘学政主编.系统解剖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6-87.
[2]侯春林,顾玉东主编.皮瓣外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1:696-697.
[3]龚启勇,韩萍主编.医学影像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06-308.
[4]吴波涛编著.临床神经外科疾病诊疗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87.
[5]黄崇侠,黄崇博.黄氏理伤手法荟萃中英文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9,0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