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是一种急性出疹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发热、流涕等症状。
小儿麻疹是由于感染麻疹病毒引起,传染源为麻疹患者,经空气飞沫传播。
麻疹分为典型麻疹和不典型麻疹,具体如下。
典型麻疹
1、潜伏期:一般为6~18天,表现为低热或全身不适;
2、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病后的第2~3天,在第二下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上见到0.5~1.0mm灰白色斑点,斑点外周有红晕,称为麻疹黏膜斑,常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畏光、咽痛、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3、出疹期:一般持续3~5天,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逐渐发展到前额、面和颈部,又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可融合成片,最后转为暗红色,部分病例可出现出血性皮疹。此期发热、呼吸道症状达到高峰,常伴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等;
4、恢复期:一般持续3~4天,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依次消退,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出疹处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
非典型麻疹
1、重型麻疹:起病急,患者皮疹可呈出血性,或皮疹出不透,或皮疹出而骤退,全身中毒症状重,或持续高热,或体温不升,常有肺炎和呼吸窘迫等症状;
2、异型麻疹:表现为2~3天后出疹,从四肢远端开始,逐渐发展到躯干及面部,皮疹为多形性,有斑丘疹、疱疹、紫癜或荨麻疹等,常有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表现;
3、轻型麻疹和无皮疹型麻疹:出疹较轻或不出疹,呼吸道症状也较轻。
该病由患儿感染麻疹病毒引起,感染源为麻疹患者,经空气飞沫传播,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感,好发于冬春季节。
结合流行病学史,如接触过麻疹病人、未接种麻疹疫苗等,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如麻疹黏膜斑、出血性皮疹、眼结合膜充血等进行诊断,还可用血常规、病原学检测、血清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方法辅助确诊。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抗麻疹病毒药物,其主要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患儿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者口服退热药的方法进行退热,咳嗽可用止咳祛痰的药物,惊厥可用镇静止惊剂等。此外,患者还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给予充足营养等。
[1]桂永浩,薛辛东等.儿科学(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