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一般是指龋病,可表现为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颜色、形态和质地的改变。
有人认为龋病是由虫子引起,但牙齿里面并没有虫子,而是由微生物、饮食等因素导致。
临床上龋病一般根据龋损深度分类,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具体症状有所不同:
浅龋:龋损部位可出现颜色改变,如黑色、白垩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多无龋洞形成,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冷、热、酸、甜刺激亦无明显反应。
中龋:病变已到达牙本质浅层,龋损部位牙本质呈黄褐或深褐色,龋洞形成,牙体缺损明显,病变牙本质质地较软,患者对酸甜刺激敏感,过冷过热饮食也能产生酸痛感觉,冷刺激尤为显著,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深龋:龋洞深大,达牙本质深层,龋损部位牙本质呈黄褐或深褐色,牙体缺损明显,病变牙本质质地较软,当食物嵌塞入龋洞中或患牙遇冷、热、酸、甜、化学刺激时可出现疼痛,去除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
龋病是牙体硬组织的慢性细菌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龋病的因素主要有宿主、口腔微生物、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等。基本发病过程是口腔微生物黏附在牙表面形成牙菌斑生物膜,口腔微生物在牙菌斑生物膜微生态环境中利用糖类食物代谢产酸,并长期堆积在牙表面引起脱矿,形成龋损。
早期龋出现牙透明度降低、牙釉质表面呈白垩色改变,继而病变部位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棕褐色,此时尚无牙体缺损。随着破坏的深入,牙体缺损形成龋洞,形如虫蛀,因此人们常称为蛀牙。
龋齿的治疗应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治疗计划。可通过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渗透树脂治疗等方法治疗,及时终止病变的发展,做好预防和保护。也可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充填治疗,或选择嵌体、冠修复等方法恢复牙齿的形态与功能。
[1]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24-45.
[2]张志愿.口腔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