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图片

本文由有来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概述

  • 过敏性皮炎即过敏性皮肤病,是指某些致敏物质进入人体引起的皮肤黏膜急性炎症,主要以红斑、丘疹、皮肤潮红为主,严重者可出现糜烂。

  • 过敏性皮炎主要是由于某些致敏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机体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

症状

过敏性皮炎包括湿疹、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其症状表现如下:

湿疹

湿疹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三型。

  • 急性湿疹

皮损多形性,常对称分布,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皮损周边丘疱疹逐渐稀疏,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自觉瘙痒剧烈。

急性湿疹图
  • 亚急性湿疹

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不适当处理后病程较久发展而来。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仍自觉有剧烈瘙痒。如经久不愈,则可发展为慢性湿疹。

  • 慢性湿疹

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可由于刺激轻微、持续而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化。表现为患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亦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

慢性湿疹图

荨麻疹

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病例可仅有水肿性红斑,可有剧痒。风团逐渐蔓延,可相互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水疱蚕豆大或指甲大,疱壁紧张,内容清,亦有出血性荨麻疹。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皮肤风团图
风团表面大疱图

药疹

药疹的皮肤发疹类型复杂。表现为色泽鲜艳,可呈现红斑、丘疹、结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痤疮样、猩红热或麻疹样、紫癜、水疱、大疱等,严重者可有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等。基本特点是发病突然,一般均对称分布,泛发全身或偶仅限于局部,损害多形,常伴瘙痒。

药疹皮损图

接触性皮炎

轻症时局部呈红斑淡红至鲜红色,稍有水肿,或有针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时红斑肿胀明显,在此基础上有多数丘疹、水疱,炎症剧烈时可以发生大疱。水疱破裂则有糜烂、渗液和结痂。如为烈性的原发刺激,可使表皮坏死脱落,甚至深及真皮发生溃疡。当皮炎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包皮、阴囊等处则肿胀明显,呈局限性水肿而无明确的边缘,皮肤光亮,表面纹理消失。自觉症状大多有痒和烧灼感或胀痛感,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畏寒、头痛、恶心等。可见于化妆品皮炎、尿布皮炎。

针尖大密集丘疹图
重症水疱图

特应性皮炎

  • 婴儿期

又叫“婴儿湿疹”,初发皮损为面颊部瘙痒性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皮损呈多形性,境界不清。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皮损可讯速扩展至其他部位(如头皮、额、颈、腕、四肢等)。

婴儿湿疹图
  • 儿童期

多在婴儿期缓解1~2年后发生并逐渐加重,少数自婴儿期延续发生。皮损暗红色,渗出较婴儿期轻常伴抓痕等继发皮损,久之形成苔藓样变。皮损累及四肢屈侧或伸侧,常限于肘窝、腘窝等处,其次为眼睑、颜面和颈部。此期瘙痒仍很剧烈。

腘窝处皮损图
  • 青年成人期

指12岁以后青少年期及成人阶段,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生好发于肘窝、胭窝、四肢、躯干,某些患者掌跖部位明显。皮损常表现为局限性苔藓样变,有时可呈急性、亚急性湿疹样改变,部分患者皮损表现为泛发性干燥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出现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

青年成人期皮损图

病因

湿疹

与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可能与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液循环障碍、遗传因素等有关;也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如炎热、干燥等)、动物毛皮、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所诱发或加重。

荨麻疹

病因不明,可能与食物、吸入物、药物、物理因素、昆虫叮咬、遗传因素等有关。

药疹

发病与个体因素和药物因素相关;不同个体对不同药物反应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包括遗传因素(过敏体质)、某些酶的缺陷、机体病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等。药物因素,理论上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药疹,但不同种类药物致病的危险性不同。

接触性皮炎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三种;动物性的包括动物的毒素,昆虫的毒毛,如斑蝥、毛虫等;植物性的包括叶、茎、花、果等;化学性的包括金属制品、生活用品,如肥皂、皮革、塑料手套等。

特应性皮炎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有关,另外环境因素,如尘螨、花粉等也可诱发特应性皮炎。

诊断

湿疹

患者可根据病史、典型皮损表现如皮损瘙痒剧烈、呈多形性、对称分布,急性期有渗出倾向,慢性期苔藓样变等特征,可诊断本病。

荨麻疹

可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皮损特点,如发生及消退迅速的风团,消退后不留痕迹等临床特点,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各项特异性诊断试验,以明确诊断。

药疹

根据患者明确的用药史、潜伏期及药疹的典型皮损等,可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行实验室检查,如皮肤试验,包括皮内试验、划痕实验、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等,和药物激发试验、体外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接触性皮炎

根据患者发病前接触史和典型临床表现可进行诊断;祛除病因后经适当处理皮损很快消退也提示本病。斑贴试验阳性可明确诊断本病。

特应性皮炎

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有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实验室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血清IgE升高等特点,应考虑本病。

治疗

湿疹

急性期无渗液或渗出不多者,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者可用硼酸溶液或依沙吖啶溶液等冷湿敷消毒、抗炎、收敛;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与油剂交替使用;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威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包。

荨麻疹

系统药物治疗可选用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维生素C及钙剂、山莨菪碱、阿托品、糖皮质激素等,还可选用羟氯喹、雷公藤总苷等口服,出现休克、喉头水肿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肾上腺素、氨茶碱等。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多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荨麻疹。另外,还可选用脱敏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夏季可选止痒液、炉甘石洗剂等,冬季则选有止痒作用的乳剂,如苯海拉明霜。

药疹

轻型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可给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等。局部若以红斑丘疹为主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以糜烂渗出为主者可间歇湿敷,外用氧化锌油。重型药疹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宜选用广谱不易致敏的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同时加强支持疗法;也可静脉注射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对皮损面积广糜烂渗出重者,局部可适当湿敷,暴露干燥创面、表皮生长因子抗生素软膏等交替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者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药物。

接触性皮炎

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急性皮炎而有明显渗液时,可用硼酸溶液、醋酸铝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作冷湿敷;红肿、水疱、渗液不多时可外用锌氧油;皮炎至亚急性阶段,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内用药以止痒脱敏为主,可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对重症泛发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注射,并发咸染者则加用抗生素类药物。

特应性皮炎

外用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为一线药物,此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也有较好疗效。物理治疗可选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和UVA1。系统药物治疗,瘙痒严重时可给予抗组胺药,继发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继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选择抗病毒治疗。外用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法控制的患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

参考文献

[1]姚文山主编;李佳霖,李茂华,张红霞副.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2:253.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8-109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上下册)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4

[4]李伯埙,王俊民,肖生祥.皮肤病临床与组织病理学[M].世界图书西安出版公司,2015.01:163.

展开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