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疙瘩即毛囊炎导致的疙瘩,皮损一般可能是红色丘疹或毛囊性脓疱疮。
毛囊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偶尔见于真菌,如糠秕马拉色菌。
毛囊炎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皮损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发生于头皮且愈后留有脱发和瘢痕者,称为秃发性毛囊炎,发生于胡须部称为须疮,发生于颈项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结者,称为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本病的致病菌,细菌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常见糠秕马拉色菌,除了微生物因素,免疫力低下、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也是常见的诱因。
毛囊炎导致的疙瘩,可根据好发部位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毛囊炎疙瘩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如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或碘酊外涂,也可试用紫外线照射。若疙瘩发生在面部,可局部热敷,切忌挤压针刺。
[1]赵辨,等.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上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7-78.44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