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腹部是躯干的一部分,临床上常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不同脏器分布于不同区域。
人体腹部脏器主要分为食管腹部、胃、小肠、大肠、肝、胆囊、胰、脾、肾、输卵管腹部。
通过肋弓下缘连线和两侧髂前上棘连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即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腰区、脐区、左腰区、右腹股沟区、腹下区、左腹股沟区。人体腹部器官较多,不同器官位置不同。
食管腹部:在第10胸椎高度、正中矢状面左侧2-3cm处穿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长1-2cm,位于肝左叶的食管切迹处。
胃: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助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贲门在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下缘右侧。活体胃的位置常因体位、呼吸、胃的充盈程度及肠管的状态而变化。
十二指肠:介于胃和空肠之间,其上端始于胃的幽门,下端至十二指肠空肠曲接续空肠,呈“C”字形弯曲,包绕胰头,除始、末两端外,均在腹膜后隙,紧贴腹后壁第1-3腰椎的右前方。
空肠和回肠:空肠及回肠无明显分界,近侧的2/5为空肠,盘曲于结肠下区的左上部,远侧的3/5为回肠,位于结肠下区的右下部。人体直立时,回肠袢可垂入盆腔。空、回肠均属腹膜内位器官,借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总称系膜小肠。
盲肠和阑尾:盲肠为大肠的起始部,居右髂窝,直立时可垂入盆腔。盲肠左侧接回肠末端,后内侧壁有阑尾附着(三者合称为回盲部)。
向上续于升结肠,右侧为右结肠旁沟,后面为髂腰肌,前面邻腹前壁,并常被大网膜覆盖。而阑尾是一蚯蚓状盲管,位于脐至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结肠:升结肠沿腹腔右外侧区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移行为横结肠,并向左呈下垂的弓形,横过腹腔中部,至脾前端折转下行续于降结肠,之后沿着腹腔左外侧贴腹后壁向下,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之后左髂嵴起自降结肠至第3骶椎续于直肠。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膈面左、右肋弓间的部分与腹前壁相贴,右半部借膈与右肋膈隐窝和右肺底相邻,左半部借膈与心膈面为邻,后缘与食管相接触。
胆囊:是呈梨形的囊状器官,借疏松结缔组织附着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其下面覆以腹膜,故可与肝一起随呼吸上下移动。
胰: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横过第1、2腰椎前方,居网膜囊后面,形成胃床的大部分。其右侧端较低,被十二指肠环绕,左侧端较高,靠近脾门。
脾:位于左季肋区的肋弓深处。其体表投影是脾的后端平左侧第9肋的上缘,距后正中线4-5cm。脾的前端平左侧第11肋,达腋中线。脾的长轴与左第10肋平行。脾与膈相贴,故脾的位置可随呼吸和体位的不同而变化。
肾:位于脊柱的两侧,贴附于腹后壁。由于肝的存在右肾低于左肾1-2cm(约半个椎体)。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
输尿管腹部:输尿管腹部长13-14cm,紧贴腰大肌前面向下内侧斜行。其体表投影在腹前壁与半月线相当,在腰部约在腰椎横突尖端的连线上。
腹部内器官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帮助维持人体消化、代谢、排泄等重要功能。
食管腹部:输送食物到胃内,并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胃:具有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食物入胃后,经过胃的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食团逐渐被胃液水解和胃运动研磨,形成食糜。胃的运动还使食糜逐次、少量地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小肠:具有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在这里,食糜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许多营养物质都在此处被吸收,因而食物在经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同时为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残渣提供暂时储存场所,并将食物残渣转变为粪便。
肝:具有分泌胆汁、吞噬和防御功能、制造凝血因子、调节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产生热量等多种功能。在胚胎时期肝脏还有造血功能。
胆囊:储存和浓缩胆汁,调节胆管内压和排出胆汁。
胰:可参与糖代谢调节,具有较强的消化功能。
脾:具有造血、储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肾:可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进入机体过剩的物质和异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动脉血压等。还能调节钙的吸收和血钙水平,参与局部或全身血管活动的调节。
输尿管腹部:可将尿液输送到膀胱。
[1]崔慧先,李瑞锡.局部解剖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5-143.
[2]王庭槐.生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83-200,22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