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生长在皮肤或口腔的血管瘤,可表现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斑块,病变高出于皮肤或黏膜,边界清楚,大小不等。
血管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期应用药物、妊高症、做过绒毛膜穿刺有关。
血管瘤按其结构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临床过程各不相同。
毛细血管瘤
多见于婴儿,大多数是女性。出生时或生后早期见皮肤有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红色加深并可隆起。瘤体境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放开后恢复红色。大多数为错构瘤,1年内可停止生长或消退。
海绵状血管瘤
多数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在肌肉,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皮下海绵状血管瘤可使局部轻微隆起,皮肤正常或有毛细血管扩张,可呈青紫色。肿块质地软而境界不太清,有的稍有压缩性,可有钙化结节,可触痛。
蔓状血管瘤
除了发生在皮下和肌肉,还常侵入骨组织,范围较大,甚至可超过一个肢体。血管瘤外观常见蜿蜒的血管,有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或可听到血管杂音,或可触到硬结。在下肢者皮肤可因营养障碍而变薄、着色甚至破溃出血。累及较多的肌群者影响运动能力,累及骨组织的青少年,肢体可增长、增粗。
血管瘤是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属于血管生成性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妊娠期应用黄体酮或接受绒毛膜穿刺、妊高症及婴儿出生时低体重有关。
根据各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如瘤体外观特征,压之退色或缩小。体位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全凝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等。如不能确定可行细胞学检查,用细针穿刺肿块,抽出血液或镜下做细胞学检查就可明确诊断。
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多数毛细血管瘤可自发性消退,常采取保守治疗,其他类型的血管瘤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毛细血管瘤
早期瘤体较小时容易治疗,施行手术切除或以液氮冷冻治疗,效果均良好。瘤体增大时仍可用手术或冷冻治疗,但易留有瘢痕。亦可用32P敷贴或X线照射,使毛细血管栓塞,瘤体萎缩。个别生长范围较广的毛细血管瘤,可试用泼尼松口服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应及早施行血管瘤切除术,以免增长过大,影响功能且增加治疗困难。
蔓状血管瘤
应争取手术切除。术前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详细了解血管瘤范围。
[1]郑秋鹏,郭伶俐,杜晶.血管瘤及常见血管畸形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12,24(05):401-404.
[2]吴孟超,吴在德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770.
[3]王佃亮,陈火明,肿瘤科医师处方[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388.
[4]黄春华主编,实用临床儿科疾病诊治精要.第2版[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