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心血管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9月09日
苄氟噻嗪片为利尿药和降压药,可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起到降压和利尿作用。
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常见的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治疗所致的钠、水潴留。
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用于治疗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
用于治疗肾石症,主要用于预防含钙盐成分形成的结石。
口服,应在早晨服用,建议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药。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取坐位或站立位,用适量温开水送服,不要咀嚼或压碎药片。
不能自行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成人常用量】
治疗水肿性疾病或尿崩症,开始一次2.5-10mg,一日1-2次,或隔日服用,或一周连续服用3-5日。维持阶段则2.5-5mg,一日1次,或隔日1次,或一周连续服用3-5日。
治疗高血压,每日2.5-20mg,单次或分两次服,并酌情调整剂量。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时,可减少本品剂量。
【小儿常用量】
治疗水肿性疾病或尿崩症,开始一日按体重0.4mg/kg或按体表面积12mg/m2,单次或分两次服用。维持阶段,一日0.05-0.1mg/kg,或1.5-3mg/m2。
治疗高血压,开始一日0.05-0.4mg/kg或1.5-12mg/m2,分1-2次服用,并酌情调整剂量。
通常,在想起时就立即补服一剂。
若想起时已接近下一剂的服药时间,忽略漏服剂量,在下次服药时间服用预定剂量,不可擅自加倍剂量补服。
也可咨询医生个体化指导。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密切监测自身反应,必要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或治疗措施。
服药过量时应尽早就医接受支持、对症处理(如洗胃),并密切随访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服药时需将药片从PTP密封袋中取出服用,若误咽PTP密封袋,可能会导致锋利的锐角刺入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穿孔、纵膈窦炎等严重并发症。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是否患有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严重肾功能减退、严重肝损害、高钙血症、低钠血症、红斑狼疮、胰腺炎。
是否在使用吲哚美辛、考来烯胺、胺碘酮、碳酸氢钠、乌洛托品、锂剂、洋地黄苷等药物。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如果您已怀孕、计划怀孕或正在哺乳,需要告知医生。
比索洛尔氢氯噻嗪会影响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从最小剂量开始用药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老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应从低剂量开始治疗并应对其进行密切监测。
不要突然停止服药,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或猝死。
伴有糖尿病患者服药后可发生血糖升高,因此需调整降糖药的剂量。
每日用药一次时,应在早晨用药,以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
间歇用药(非每日用药)能减少电解质紊乱发生的风险。
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应酌情补钾或与保钾利尿剂合用。
定期监测血电解质、血糖、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等。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注意及时补钾。
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的可能性增加,应根据血清尿酸浓度调整给药剂量。
定期监测肾功能(血清肌酐)、血清电解质和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如果您患有高血糖或糖尿病,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注意监测是否出现痛风发作、血管性水肿。
如果您患有红斑狼疮,本品可能会使您的症状加重。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
【哺乳期女性】不宜服用。若必须用药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慎用。有黄疸的婴儿禁用。
【老人】慎用。较易发生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慎用人群】
无尿或严重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糖尿病患者慎用。
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慎用。
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高钙血症者慎用。
低钠血症者慎用。
红斑狼疮患者慎用。
胰腺炎患者慎用。
接受过交感神经切除术的患者慎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两性霉素B(静脉用药):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增加发生电解质紊乱的机会,尤其是低钾血症。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吲哚美辛):合用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与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拟交感胺类药物:合用会使利尿作用减弱。
考来烯胺:能减少胃肠道对本药的吸收,故应在口服考来烯胺1小时前或4小时后服用本药。
多巴胺:合用会使利尿作用加强。
降压药(如普萘洛尔、缬沙坦):合用时利尿降压作用加强。(但与钙拮抗剂合用时会减弱)。
抗痛风药:合用时应调整抗痛风药的剂量。
抗凝药:苄氟噻嗪会减弱抗凝药的作用。
降糖药:苄氟噻嗪会降低降糖药的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合用时,应慎防因低钾血症引起的副作用。
锂制剂:苄氟噻嗪可减少肾脏对锂的清除,增加锂的肾毒性。
乌洛托品:苄氟噻嗪会使乌洛托品疗效下降。
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苄氟噻嗪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可能增加肌松作用过强的风险。
碳酸氢钠:合用会增加低氯性碱中毒的风险。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严重的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水疱或皮肤剥落、发烧、喘息、呼吸困难、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或口、面、唇、舌肿胀。
体液和电解质紊乱的迹象:如情绪变化、精神错乱、肌肉疼痛或虚弱、心跳感觉异常、头晕或昏倒、心跳加快、癫痫发作、感觉非常疲倦或虚弱、饱腹感、无法排尿或尿量变化、口干、眼睛干涩、非常严重的胃部不适或呕吐。
肾脏问题的迹象:如无法排尿、排尿量变化、尿中带血、体重大幅增加、手臂或腿部肿胀。
胰腺炎的迹象:如严重的胃痛、背痛、胃部不适、呕吐。
痛风发作的迹象:如第一趾跖关节及足背、踝、膝等部位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热、头痛。
色觉障碍。
紫癜。
光敏症。
性功能障碍。
恶心、呕吐、腹泻、便秘。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都属于降压药,但两者在组成成分、适应证等方面还存在差别。
【适应证】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肾结石
【组成成分】苄氟噻嗪
【特点】利尿的单药制剂;适应证更广泛;宜间歇性用药,可减少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适应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
【组成成分】缬沙坦、氨氯地平
【特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的复方制剂;氨氯地平的半衰期相对较长,能够有效避免血压快速下降导致的血压大幅波动;不仅能有效地控制血压,还可以全面地保护靶器官,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非医保 |
价格范围
|
暂无参考价格,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2.5mg/片、5mg/片 |
常用剂型
|
片剂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