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心血管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2月10日
桂利嗪胶囊为血管扩张药,可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病理性钙内流,缓解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和周围血管,改善脑循环及冠脉循环,尤其对脑血管作用明显。
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脉硬化、脑出血恢复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脑外伤后遗症、内耳眩晕症、冠状动脉硬化及由于末梢循环不良引起的疾病等治疗。
用于慢性荨麻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皮肤病。
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取坐位或站立,用适量温开水送服。
每次25-50mg,每日3次。
通常,在想起时就立即补服一剂。
若想起时已接近下一剂的服药时间,就跳过漏服剂量,仅按下一个预定剂量服用,并逐渐回归到正常服药时间,不可擅自加倍剂量补服。
若存在频繁漏服的情况,需告知医生或药师。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立即就医,接受对应救治。
服药时需将胶囊从PTP密封包装中取出服用,若误咽PTP密封包装,可能会导致锋利的锐角刺入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穿孔、纵膈窦炎等严重并发症。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是否患有抑郁症、帕金森病,是否存在抑郁症病史。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如果您已怀孕、计划怀孕或正在哺乳,需要告知医生。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如果您年满65岁或以上,可能更容易出现副作用,请慎用本品。
避免驾驶、操作机械等需要保持警惕和视力清晰的活动。
用药后若疲惫症状逐步加重,应当减量或停药。
服药期间避免饮酒。
患有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疾病时,应慎用。
严格控制药物应用剂量,长期应用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时,应当减量或停药。
不要将药物分享给他人使用。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禁用。
【儿童】尚不明确。
【老人】尚不明确。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疾病患者慎用。
驾驶员及机械操作者慎用,以免发生危险。
催眠药或镇静药:合用时会加重镇静作用,可能导致意外或危险事件的发生。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时,会降低桂利嗪的血药浓度。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严重的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水泡或皮肤剥落、发烧、喘息、呼吸困难、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或口、面、唇、舌肿胀。
不自主运动、肌肉强直、肌肉疼痛。
惊厥、震颤、失眠、抑郁、精神错乱。
发汗。
尿潴留或者排尿困难。
头晕眼花、头痛、嗜睡、疲惫、疲乏。
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上腹部疼痛。
呼吸道分泌物黏稠。
视力模糊。
口干。
皮疹。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桂利嗪胶囊与盐酸氟桂利嗪片均为血管扩张药,有扩张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脑循环及冠脉循环,但两者在适应证、服药频次等方面还存在差别。
【适应证】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脉硬化、脑出血恢复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脑外伤后遗症、内耳眩晕症、冠状动脉硬化及由于末梢循环不良引起的疾病等治疗;用于慢性荨麻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皮肤病。
【服药频次】每日3次。
【特点】主要用于脑出血、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也可用于慢性荨麻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皮肤病;副作用相对更多。
【适应证】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锥动脉缺血、脑血栓等;用于治疗眩晕、耳鸣等;用于预防偏头痛;用于癫痫的辅助治疗。
【服药频次】通常每日1次,部分患者需每日服用2次。
【特点】氟桂利嗪是桂利嗪的二氟化衍生物;主要作为抗眩晕药使用;临床上使用更广;服药后会有嗜睡症状,一般在晚上用药;副作用相对更小。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非医保 |
价格范围
|
暂无参考价格,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25mg/粒 |
常用剂型
|
片剂、胶囊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10-30℃)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