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四丁酸酯胶囊

核黄素四丁酸酯胶囊

处方药 非医保

药品分类:心血管用药、维生素/矿物质

最后修订:2023年01月11日

该药品由有来医生和北京药师协会联合共建

该药品信息由以下专家专业编审

朱旭萍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营养科

概述

核黄素四丁酸酯胶囊为维生素类药,具有长效维生素B2的作用。核黄素四丁酸酯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及一些氧化还原过程,并可激活维生素B6,将色氨酸转换为烟酸。而烟酸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另外核黄素四丁酸酯可能与维持红细胞的完整性有关。

适用于哪些情况?

  • 用于防治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 用于维生素B2缺乏、口腔溃疡、阴囊炎、脂溢性皮炎。 

怎么服用?

  • 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取坐位或站立,用适量温开水送服,不要咀嚼或压碎药片。

服用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服用)

  • 血栓栓塞性疾病:每次0.1-0.2g,每日3次。

  • 维生素B2缺乏症:每次0.2g,每日1次。

忘记服药怎么办?

  • 通常,在想起时就立即补服一剂。

  • 若想起时已接近下一剂的服药时间,忽略漏服剂量,在下一个预定剂量服用,不可擅自加倍剂量补服。

  • 也可咨询医生个体化指导。

  • 若存在频繁漏服的情况,需告知医生或药师。

误服误用怎么办?

  •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密切监测自身反应,必要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或治疗措施。

  • 服药时需将胶囊从PTP密封包装中取出服用,若误咽PTP密封包装,可能会导致锋利的锐角刺入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穿孔、纵膈窦炎等严重并发症。

服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 如果您已怀孕、计划怀孕或正在哺乳,需要告知医生。

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核黄素四丁酸酯胶囊会影响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核黄素四丁酸酯胶囊。

  • 饮酒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 大量服用后尿液会呈现黄色。

  • 遵医嘱合理安排饮食,并进行有规律地锻炼。

  • 避免高剂量使用本品,以防疗效减弱或丧失,出现耐药性。

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 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测定血总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

  • 不要将药物分享给他人使用。

哪些人不宜服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女性】尚不明确。

  • 【哺乳期女性】尚不明确。

  • 【儿童】尚不明确。

  • 【老人】尚不明确。

禁用人群

  •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 尚不明确。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严重的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水泡或皮肤剥落,发烧、喘息、呼吸困难、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或口、面、唇、舌肿胀。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 轻度恶心。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同类药对比

本品与阿昔莫司胶囊均为调血脂药,可降低血脂,但两者在适应证、服药时间等方面还存在差别。

药品名称:核黄素四丁酸酯胶囊

【适应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用于维生素B2缺乏、口腔溃疡、阴囊炎、脂溢性皮炎。

【药理作用】为维生素类药,具有长效维生素B2的作用,可激活维生素B6,将色氨酸转换为烟酸,烟酸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同时其可能与维持红细胞的完整性有关。

【特点】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为维生素类药,药理作用更多,适应证更广。

药品名称:阿昔莫司胶囊

【适应证】作为替代疗法或辅助疗法用于降低对其他治疗(如他汀类药物或贝特类药物)不能充分缓解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药理作用】抑制游离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的释放,从而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

【特点】在采取饮食改变和其他非药物治疗(如运动、减肥)等其他措施之后方可使用本品;饭后服用。

补充信息

相关信息 具体情况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价格范围
市场价为17.57-34.26(12粒/盒、24粒/盒),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常见规格
0.2g/粒
常用剂型
胶囊
储存方式
遮光、密封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