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管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指静脉血管出现异常的扩张和迂曲。正常情况下,静脉负责将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回流至心脏,血管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能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而当静脉血管发生曲张时,静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血管失去原有的弹性,变得薄弱且扩张。
1、原因:静脉血管曲张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重要原因之一。静脉瓣膜如同单向阀门,确保血液单向流动,防止血液逆流。当静脉瓣膜受损或先天性发育不良,无法正常关闭,血液就会倒流,使静脉内压力增高,进而引起血管扩张。长期站立、久坐、重体力劳动等,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阻力增大,静脉压力持续升高,加速静脉瓣膜的损伤,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
2、症状:静脉血管曲张最常见于下肢,患者的腿部会出现蚯蚓状、迂曲扩张的静脉,这些静脉通常呈蓝色或紫色,凸显于皮肤表面。除了外观上的改变,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沉重、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症状会加重。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溃疡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主要方法有穿戴医用弹力袜,通过施加压力帮助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静脉压力;硬化疗法,通过注射硬化剂使病变静脉闭合;还有微波治疗,能够缓解静脉曲张引起的不适症状,且复发率较低。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静脉结扎术、静脉导管治疗、射频消融或激光治疗等,通过移除或改善受影响的静脉来恢复血液循环。
此类患者可以前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明确诊断,也应做好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站久坐、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等,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
静脉血管曲张需要做哪些检查
-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初步判断病情。视诊观察静脉血管的形态、位置、扩张程度等,如是否有蚯蚓状突起、皮肤颜色变化等;触诊检查静脉的硬度、有无压痛,评估瓣膜功能,如进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判断瓣膜是否存在反流。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静脉血管的内径、血流方向、速度以及瓣膜的开闭情况,确定是否存在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等病变,还能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静脉造影:通过向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清晰显示静脉的走行和形态,可准确判断血管的狭窄、闭塞及瓣膜功能状况。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