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MR通常指的是磁共振,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通过检测人体内氢原子核磁共振信号,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常见的应用形式是磁共振成像。
1、基本原理
- MR成像的基本原理基于人体内氢原子的特性,氢原子广泛存在于水分子和脂肪分子中,当人体被置于强磁场中时,体内的氢原子会按照磁场的方向排列,此时若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氢原子会吸收能量并发生共振,即其自旋方向发生改变。当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自旋状态,并释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即为MR成像所依赖的信号。通过检测这些信号并进行处理,即可形成反映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2、优势
- 无创无痛:MR检查无需使用电离辐射,对人体无伤害,且检查过程中患者无需承受疼痛。
- 高分辨率:MR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极高,能够清晰显示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别适用于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领域的检查。
- 多参数成像:MR成像具有多个成像参数,通过联合这些参数图像,有助于疾病的检出、诊断与鉴别。
- 功能成像:MR还可以进行功能性成像,如脑功能成像、心功能成像等,能够评估器官的功能状态。
3、局限性
- 尽管MR成像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MR检查不能用于安装心脏起搏器、金属假体、金属碎片等磁性物质的患者。对于肺部、骨质、钙化灶的显示不如CT清晰,检查时间较长,且需要患者保持静止不动。对于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如儿童、严重疼痛患者、精神病患者等,可能需要进行麻醉。
在医学上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此外MR成像还常用于颅脑、脊柱、骨关节及软组织、大血管、盆腔脏器等的显像及疾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