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关键急救措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机会,这包括快速判断、正确的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有效的人工呼吸等环节,每个步骤都需要准确操作。
1、现场评估与判断: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环境中实施急救,如火灾现场、漏电区域等。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可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观察有无反应。检查呼吸和脉搏,时间约5-10秒。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同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为心跳呼吸骤停,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2、胸外按压:让患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按压时手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成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过程中尽量减少中断,保证胸廓充分回弹,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3、开放气道:清理患者口腔异物,如呕吐物、痰液等,可采用压额抬颌法开放气道。用一只手按住患者额头,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颌,使患者头部后仰,气道伸直。此操作要注意避免过度后仰,防止损伤颈椎。对于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可采用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
4、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严密包绕患者嘴巴,缓慢吹气2次,每次持续约1秒,观察到患者胸廓起伏为有效。吹气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如果现场有简易呼吸器,可连接后进行辅助通气,按照其使用说明操作,保证通气效果,同时要注意与胸外按压配合,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保证姿势正确,力量和频率合适,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肋骨骨折等损伤。开放气道要注意保护患者颈椎,尤其是有外伤史的患者。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卫生,可使用纱布等隔开。如果有多人在场,应及时呼叫急救人员,交替进行心肺复苏,避免施救者过度疲劳。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细节有哪些
- 在开始心肺复苏前,必须迅速扫视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危险因素,如漏电、火灾、交通危险等。若环境不安全,需先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但要注意尽量减少对患者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
- 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双侧耳边大声呼喊,观察患者有无睁眼、肢体活动等反应,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以判断呼吸情况。检查颈动脉搏动时,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喉结旁两横指处,感受有无搏动,若两者均消失则需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 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紧密接触,吹气时力度要适中,观察到患者胸廓有明显起伏为有效。若吹气力度过大,可能导致患者胃部胀气;力度过小,则无法达到有效通气。
- 每次吹气持续约1秒,连续吹气2次,然后迅速回到胸外按压环节。避免长时间、快速或用力吹气,防止引起患者肺过度膨胀,影响心肺复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