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等器官有一定调节能力,但当饮水量远超其负荷时,就可能出现水中毒现象。健康成年人每小时超1000毫升持续数小时易中毒,婴幼儿每千克体重每小时超10-12毫升有风险,老年人风险阈值更低。
1、健康成年人:若每小时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且持续数小时,肾脏来不及排出多余水分,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引起水中毒。如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大量饮水且速度过快,就可能引发水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婴幼儿: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每千克体重每小时饮水量超过10-12毫升,就可能导致水中毒。如一个5千克的婴儿,如果短时间内饮水超过250-300毫升,就可能面临水中毒危险,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等情况。
3、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机体调节能力变差,每天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时,水中毒风险显著增加。如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饮水过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引发水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
患者应该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和适宜饮水量,日常饮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运动时尤其要控制饮水量和速度,若出现水中毒疑似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应该立即停止饮水并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保障身体健康。
水中毒后的注意事项
- 立即停止饮水:一旦怀疑或确诊水中毒,必须马上停止饮水,防止体内水分进一步增多,加重电解质紊乱与细胞水肿状况。若继续饮水,会使血液被过度稀释,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负担,不利于身体恢复平衡。
-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水中毒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心率失常、呼吸急促等,定时测量并记录。若血压低于90/60mmHg或心率高于120次/分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 补充电解质: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注补充钠、钾等电解质,如静脉滴注适量生理盐水,以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衡状态。一般轻度水中毒可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服用,逐步恢复体内电解质浓度,促进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