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损伤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组织和功能受到破坏的病理状态,可引起认知、运动、感觉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大脑损伤原因复杂,包括外力撞击、暴力击打、运动意外等。
1、外力撞击:交通事故中,车辆的高速碰撞使头部与车内物体或车外地面猛烈撞击,强大的冲击力传递至大脑,导致脑组织挫伤、裂伤,甚至颅骨骨折压迫大脑。另外,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同样会使大脑在颅内剧烈位移,引发严重损伤。
2、暴力击打:头部遭受钝器如棍棒、石块击打,或锐器如刀斧砍刺,会直接破坏大脑的正常结构。钝器击打可能导致颅骨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刺入脑组织,引发脑挫裂伤;锐器则可能直接穿透颅骨,造成开放性脑损伤。
3、运动意外:在滑雪、骑行、攀岩等高风险运动中,若防护不当或发生意外,极易造成大脑损伤。滑雪时速度过快摔倒,头部撞击雪地或障碍物;骑行时未佩戴头盔摔倒,头部着地;攀岩时失手坠落,头部撞击地面,都可能使头部受到强烈冲击,导致大脑组织受损。即使佩戴防护装备,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仍难以完全避免大脑损伤。
此外,军事训练中,如手榴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实弹演习时头部意外受伤等。冲击波可使头部瞬间受力,导致脑组织震荡,即使没有直接撞击,也可能引发脑震荡。
脑震荡患者的护理措施
-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定时测量并详细记录。留意患者的意识状态,观察是否有嗜睡、昏迷等变化;关注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正常;注意头痛、呕吐等症状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翻身、排便等,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昏迷患者,要定时进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和皮肤干燥,防止感染。患者因大脑损伤,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甚至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