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共收录10位医生
糖尿病用药分类六大类
闫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 常见六大类糖尿病用药包括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以及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双胍类 作用机制: 抑制肝糖输出;增加机体外周组织(如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并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食欲,并可能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代表药物: 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 适应症: 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型患者;当饮食和运动治疗未能控制病情时,可选用此类药物;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减少胰岛素用量(1型糖尿病患者)。 磺脲类 作用机制: 刺激胰腺中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内葡萄糖的产生。 代表药物: 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等。 适应症: 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适用于经饮食、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稳定者;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定胰岛分泌能力的可用,无胰岛分泌能力的不可用。 格列奈类 作用机制: 与磺脲类相似,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代表药物: 格列奈、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波脲、格列本脲等。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 噻唑烷二酮类 作用机制: 作为过氧化物酶增生体活受体的激动剂,增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代表药物: 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适应症: 适用于尚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并存在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与磺脲类、双胍类药物联合使用,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疗效。 α-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代表药物: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适应症: 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 作用机制: 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还可降低食欲,减少食物摄入,并可能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代表药物: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替格列汀、维格列汀和利格列汀等。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联合应用。
598
2024.12.26
甲低怎么办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低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药物治疗等。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1、调整生活习惯: 甲低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还需要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以免加重病情。 2、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碘的摄入,如食用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但需注意避免过量,特别是对于由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引起的甲低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碘。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病情恢复。 3、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甲状腺激素的药物,以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纠正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相关症状。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到合适的剂量,用药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确保药物剂量适宜,避免过量或不足。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身体穴位来调节内分泌系统,可能对改善甲低症状有一定帮助,但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在甲低治疗中并不常见,如甲状腺肿大严重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或者怀疑有甲状腺恶性肿瘤时。手术治疗可以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但术后可能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 甲低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及血常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应与医生保持沟通,了解治疗方案的效果,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甲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适当锻炼: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身体不适。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保暖防寒:甲低患者由于代谢减慢,体温往往较低,容易感到寒冷。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在冬季或寒冷天气中,适当增加衣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有助于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避免刺激:甲低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烟草、酒精、咖啡因等。这些物质可能加重甲状腺负担,影响病情稳定,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强光等刺激环境中,以免引发身体不适。
977
2024.12.26
甲亢危不危险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亢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甲亢患者应尽早接受正规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相关细节,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甲亢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等多个方面都有影响,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甲亢会导致心跳加快,长期下去可能会引发心衰,形成甲亢性心脏病。 在神经系统方面,患者会出现兴奋性增高、失眠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甲亢还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月经紊乱、男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对生殖系统和骨骼健康构成威胁。更为严重的是,甲亢还可能引发突眼等眼部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甲亢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甲亢危象是甲亢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相对较高。甲亢危象通常发生在甲亢没有得到正规治疗或中断治疗的情况下,此时患者合并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情况会急剧恶化,危及生命。甲亢还可能引发甲亢心脏病,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同样威胁患者的生命。 甲亢患者应尽早接受正规治疗,通过药物、放射碘或手术等方式,将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甲亢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等。 甲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饮食调整: 甲亢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患者应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2、情绪管理: 甲亢患者往往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焦虑、烦躁,患者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 3、避免刺激: 甲亢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烟草、酒精、咖啡因等,这些物质可能加重甲亢症状,影响病情稳定。
1258
2024.12.26
二型糖尿病治疗方案最佳的是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方法缓解症状,每个患者的适合自己的方案都有所不同,并没有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案,患者需要前往医院就诊,明确治疗方案。 1、饮食调整: 患者应遵医嘱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瘦肉、鱼类等。患者要控制食物的总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的负担。 2、运动锻炼: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消耗多余的热量,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口服降糖药物: 当饮食调整和运动锻炼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口服降糖药物。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因此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4、胰岛素治疗: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或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可以选择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直接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胰岛素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便,如低血糖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二型糖尿病患者应自备血糖仪,定期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并据此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预防感染: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伤和感染。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定期复诊:二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复诊时,患者应如实向医生反映自己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治疗决策。
778
2024.12.26
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通常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垂体分泌更多的超敏促甲状腺激素以刺激甲状腺产生更多激素,可能由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等因素导致的。 1、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长辈存在类似症状,受遗传影响,下一代出现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概率会增加。对于这类患者,除了遵医嘱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2、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能会影响超敏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这类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少对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确保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轻度内分泌失调: 不当饮食、长期熬夜、情绪不佳等因素,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引起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这类患者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甲状腺结节: 疾病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患者除了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5、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 当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持续偏高,且伴随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时,可能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减退已经较为严重。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充甲状腺激素的药物,进行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 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预后怎么样 病因明确:病因明确的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预后一般较好,在去除病因或调整药物后,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通常能恢复正常。病因不明的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可能需要长期治疗,预后相对较差。 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较轻的超敏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患者,预后通常较好,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病情严重的患者,如伴有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并发症,预后可能较差。 治疗依从性: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好。治疗不依从的患者,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恶化,预后较差。
1092
2024.12.26
一星期不吃甜食血糖会降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如果在一星期内完全避免甜食,理论上可以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尤其是在原本饮食习惯中甜食占比较高的人群中,这种效果可能更为明显。甜食往往含有高浓度的糖分,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血糖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仅受到甜食摄入的影响,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总量、膳食纤维的摄入、蛋白质与脂肪的比例,以及个人的基础代谢率、运动习惯等。仅仅依靠不吃甜食来降低血糖,虽然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治疗手段。 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群来说,一星期不吃甜食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更关键的是要建立起全面、科学的饮食管理方案。这包括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适量的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血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调节血糖,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群来说,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定期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降血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1、预防低血糖: 在降血糖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以备不时之需。 2、心理调适: 降血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应学会自我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可以通过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与病友交流等方式,增强自我管理和应对疾病的能力。
878
2024.12.26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最佳治疗方法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可以通过控制血糖、神经营养支持等方法缓解症状,并没有最佳治疗方法,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1、控制血糖: 患者应遵医嘱,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高血糖是导致神经病变的根本原因,控制血糖可以预防和延缓神经病变进展。 2、神经营养支持: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患者可以使用神经营养素进行辅助治疗。可以遵医嘱适量补充维生素,有助于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遵医嘱使用改善循环、抗氧化应激的药物,有助于改善神经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还可以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控制或改善症状的药物。 4、物理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红外线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状况,从而减轻症状。 5、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出现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手术可以清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扩散。但手术治疗风险较高,患者应在医生评估下谨慎选择。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患者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并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或加重神经损伤。 保护足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常出现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受伤而不自知。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选择透气性好、鞋码合适的鞋子,以减少足部损伤的风险。 皮肤护理:由于神经病变可能导致皮肤感觉异常,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防止烫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出现皮肤破损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658
2024.12.26
做碘131为什么不用住院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碘131是治疗甲亢、甲状腺癌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甲状腺高度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达到治疗目的。由于检查风险较低、治疗过程简便等因素,一般无需住院治疗。 1、检查风险较低: 如用于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等的鉴别诊断,通常并不带来额外的痛苦和风险。这些检查并非治疗手段,而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在风险较低的情况下,患者无需住院接受观察。 2、治疗过程简便: 碘131治疗甲亢或甲状腺癌时,其治疗过程相对简便。患者只需口服药物,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甲状腺,并释放出放射性碘来摧毁甲状腺组织,这一过程通常不需要复杂的医疗设备和长时间的住院观察。 3、副作用可控: 虽然碘131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恶心、呕吐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较为轻微,且可控。医生会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治疗的安全性。患者在治疗后也只需定期门诊复诊,监测甲状腺功能和激素水平,无需住院。 4、放射性元素影响有限: 碘131是放射性元素,但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有限。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排泄,且其射程有限,不会对患者周围的人造成严重影响。在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后,患者无需住院隔离。 5、经济成本考虑: 住院治疗通常需要支付更高的医疗费用,包括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等,碘131治疗在门诊即可完成,无需住院,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进行碘131检查或治疗后,患者应注意保持适当的饮食,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治疗效果。患者应与家人保持一定距离,特别是孕妇、儿童及老人,以避免放射性元素对他们造成潜在影响。 碘131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遵医嘱用药:碘131治疗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确保药物剂量准确无误。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带来副作用。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碘131药物。 注意个人卫生: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漱口,避免交叉感染,应避免使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以减少外界环境对治疗的影响。 定期复查:碘131治疗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749
2024.12.26
吃什么降胆固醇最快的食物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物质,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当其水平过高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食用蔬菜与水果、全谷物等食物,有助于降胆固醇。 1、蔬菜与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蔬菜方面,如黑木耳、洋葱、芹菜等,同样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对降低胆固醇有积极作用。 2、全谷物: 如燕麦、大麦、糙米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这种纤维能够与胆汁酸结合,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建议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全谷物的摄入,替代部分精制谷物。 3、坚果与种子: 如杏仁、核桃、芝麻、亚麻籽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纤维素,这些成分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亚麻籽和核桃中的α-亚麻酸和Omega-3脂肪酸,对降低胆固醇有显著效果。 4、鱼类: 如沙丁鱼、金枪鱼、鲑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是降低胆固醇的优选食物。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减少动脉中的胆固醇,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5、大豆制品: 如豆腐、豆浆、黄豆等大豆制品含有植物固醇,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抑制对胆固醇的吸收。大豆还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并改善心血管健康。适量食用大豆制品,可以作为降低胆固醇的有效辅助手段。 肥胖是胆固醇升高的重要因素,控制体重对于降低胆固醇至关重要。患者应通过合理的饮食,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患者降胆固醇需要注意什么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康造成损害。戒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限酒则能减少肝脏负担,有助于维持血脂平衡。 定期监测: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血脂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胆固醇水平。若发现胆固醇升高,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适量运动:患者应通过适量的运动,保持健康,如散步、慢跑等,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运动损伤,导致不适。
582
2024.12.26
糖尿病会变瘦吗
傅雪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代谢病科
糖尿病致血糖升高,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加之胰岛素不足或抵抗,导致代谢紊乱,加剧消瘦,多尿症状使水分和营养物质流失,进一步促进体重下降。 1、血糖升高导致体重下降: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当人体患糖尿病后,尤其是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身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为了弥补这一能量缺口,机体会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一过程会导致脂肪和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进而引发体重逐渐下降。 2、胰岛素不足加剧消瘦: 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胰岛素是一种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激素,其不足或抵抗会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从而加剧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进一步加重消瘦。 3、多尿使营养物质流失: 高血糖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随着尿量的增加,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会随之排出体外,这不仅会造成体内水分的流失,还可能使部分营养物质未能被充分吸收就排出体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重的减轻。 消瘦虽然不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症状,但对于一些原本体型正常或偏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往往提示血糖控制不理想或可能存在其他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密切关注体重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控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的比例,保持营养均衡。 运动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并增强身体抵抗力。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足部病变,应每日检查足部皮肤,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受伤或感染。
1225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