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共收录9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1位
5分钟搞懂抽动症
周保
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
抽动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抽动障碍类型,又称之为暂时性抽动障碍或者习惯性痉挛,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表现为运动抽动、声音抽动以及其它行为障碍。可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者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心理刺激、躯体性疾病也可引发本病。需通过微量元素检测、美国视听整合连续检测、智商与记忆力检测等方法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还有神经外科治疗。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专家的治疗方案,调整家长自己的情绪,调整生活方式,规律饮食,不可让孩子参加剧烈的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及重体力劳动,做好治疗及预防工作。
10.10万
346
抑郁症的预防
沈朝晖
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
抑郁症是现在社会发病率非常高的病种之一,许多抑郁症的发生跟现在整个社会环境、教育程度,心理素质的提高,日常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有关系。所以具体的预防方法包括:
1、心理社会因素的支持,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的个性类型有关,抑郁症患者的性格往往有他的特点,当然这种性格特点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都有相关,所以要更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常见的抑郁症患者性格,比如比较懦弱、容易多愁善感,或者对自己身体的健康过分关注,遇到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时,往往容易诱发抑郁症。对这类型的人应该是引导其更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在成长过程当中有效设计改善心理、改善认知、改善行为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提高情商和逆商,就会很好的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同时与家属建立更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于预防也是有好处。因为每一个人在内心需求里面都有三大情感需要,这在专业上叫心理支持系统,这种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更好应对可能的情绪困难和问题。如果支持系统缺乏更多的资源,也会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建立良好的资源关系,也是预防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2、及时就医,有时候可以接触相关科普书籍,了解健康知识。比如关于心理学方面、心理疾病方面,包括身体不适,如果确实有不好的症状,及早去正规医院、心理医生处诊治判断,便于及早发现,及早得到正规的治疗;
3、尽量多晒太阳,多运动。研究表明,运动能使脑内产生快乐分子、镇静分子,有助于提高人的情绪,预防抑郁;
4、拓展视野,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读书,或者走出去拓展视野,多出去走走。丰富阅历和精神生活,尽可能不要让负面、消极的情绪和想法占据自己的意识;
5、合理饮食。注意饮食习惯,保证全面营养,增强体质,会对身体起到有力的保护作用,身体好,精神状态也会有所改善。
5.69万
154
抑郁症的症状
沈朝晖
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者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以下的症状:
1、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会觉得生活无趣,高兴不起来。典型有抑郁情绪的人,表现往往晨重夜轻,即早晨刚起来,觉得要面临一天的生活工作,开始学习,非常痛苦,非常煎熬,所以早晨比较重,反而到晚上会觉得轻。往往焦虑、抑郁这两种情绪会伴发,所以抑郁时往往也会有焦虑表现;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考问题费力,对答困难,严重时可能交流没有办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意志活动为呈现比较持续的意志状态,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变的比较被动,不愿意参加外界各种活动,以及平素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打球,玩游戏。喜欢一个人独处,生活比较懒散,甚至发展成为不爱说话、不爱动、胃口不好,专业称为抑郁性木僵,比较危险的表现就是会反复出现自杀企图、想法,甚至行为;
4、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它生物症状,这在抑郁症中也是非常常见。部分人总是疑心自己患有疾病,反复去临床科室检查,反复就诊。如果遇到有经验的医生,可能经过检查之后排除具体问题,会知道是因为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转诊精神心理科。没有经验的医生可能就按一般功能性问题去处理,也会开专科药物,但往往这些药物的作用可能并不是更有针对性。常见比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性欲减退,甚至阳痿、闭经等都有可能。其中睡眠出现问题较为突出常见,有入睡困难、易醒、多梦这些表现;
5、其它症状表现,抑郁发作时也能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的感觉,或者伴有强迫、害怕症状,严重可能会伴有幻觉、幻听。有时因为思维联想,显著迟缓及记忆力下降,会影响老年性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抑郁性假性老年痴呆症。
7.89万
69
器质性焦虑障碍的注意事项
沈朝晖
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
器质性焦虑障碍严重时会给患者带来伤害,因此为避免病情进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患有器质性焦虑障碍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治,避免因焦虑诱发其它疾病,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治疗时需注意针对原发病治疗,不可随意自行用药,避免产生可能的依赖,以及药物的依赖性;
3、平时注意放松心态,遇到不良事件及时与亲朋好友沟通,避免情绪压抑;
4、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诱发焦虑的不良因素;
5、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的状态。这时候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技术运用进去。
7.87万
104
抽动症的检查
周保
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往往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抽动行为时以为是孩子淘气,没有在意,导致病情很容易被忽视,待症状严重时,在治疗上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初期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时,应带孩子即使进行确诊。首先要科学确诊,当发现孩子有眨眼、清嗓、甩头、伴有发声等抽动表现症状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的检查项目包括微量元素检测、美国视听整合连续检测、智商与记忆力检测等,有条件者还可以进行儿童脑电图检测,这样可更好的配合专家对患儿是否患有抽动症或多动症进行确诊。
7.40万
297
5分钟搞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马风红
主治医师
精神心理科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青壮年起病缓慢,临床上以持续存在的妄想和幻觉为主的表现。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为成为妄想,偏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有时可伴有明显的感知觉障碍。情感和行为常受到幻觉和妄想的支配,表现为多疑、多惧,甚至出现自伤、伤人的行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了现实。社会隔离也与其发生有关,如难民、移民都易出现偏执。目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现象学,应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个人史和现病史,并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必要时可做人格、智能、认知功能等心理学检测和眼球运动轨迹、脑电图和脑影像学等特殊检查 做辅助诊断。可通过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电抽搐治疗、工娱心理治疗改善症状。偏执型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因此,对待患者要有耐心,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对于存在高危症状的人群,要进行症状的监视、监测,遇到心理社会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6.26万
104
什么是非器质性失眠症
申银霞
主治医师
精神心理科
非器质性失眠症是以频繁而又持续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受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及社会压力增大,失眠发生率日益增高。国外资料报道,25%的成人对自己的睡眠不满意,10%-15%主诉失眠症状影响日间功能,6%-10%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尽管有许多研究从生物学、行为学及精神心理因素探讨失眠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但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机体抗氧化平衡失调和氧化应激状态在精神疾病的生物学机制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障碍等。
8.69万
134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邱虹
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
精神分裂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原因如下:
1、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诱发作用,但并非根本原因。如高压工作状态、恶性社交关系、不和谐家庭氛围以及事业巨大挫折等;
2、生化因素: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检查发现,其体内中枢多巴胺系统发生病变和损伤,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与患者体内的某种生化物质缺乏相关;
3、个性因素:调查显示,精神病患者中70%左右属于性格内向、孤僻的类型;
4、神经损伤:临床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神经系统有明显异常,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5、遗传因素:调查表明,有精神分裂症家庭遗传史患者,比正常人群发病率要高出许多。
8.45万
429
认知障碍的检查
邱虹
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
认知障碍患者可以通过对典型的临床表现的评估及辅助检查进行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功能评估:包括总体认知功能评估、记忆力评估、执行功能评估、语言功能评估、视空间和结构能力的评估、运用能力评估、日常功能的评估、神经心理量表使用。
2、辅助检查:第一、体液检测,对首次就诊的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测有助于揭示认知障碍的病因,发现伴随疾病,建议疑似痴呆的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第二、影像学检查,核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鉴别,以及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药物疗效;第三、电生理检查,脑电图对于鉴别正常老化和痴呆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第四、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以帮助诊断。
8.79万
317
5分钟搞懂拔毛癖
周保
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
拔毛癖是指反复地不能克制拔除自己毛发的冲动行为,主要发生在儿童,女性多于男性,儿童患病率约是成人的7倍。患者常用手或工具,将自己某一处毛发强行拔除,且反复多次使被拔毛发区出现大小不一的片状脱发,状如斑秃。拔毛癖在临床上分为早期型和迟发型,早期型大多数在5岁以前发生,并且有较长时期的拔毛史,一般好发于紧张、无聊或就寝的时候,有的还伴有吸吮手指或捻毛发;迟发型大多数发生在小学阶段、青春期或成人早期。拔毛癖的基本特征是反复拔掉自己的毛发,拔毛可以发生于人体毛发生长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头发、眉毛、眼睑。该病是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可能是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或家庭因素所致。拔毛之前通常有紧张感增加,拔完之后有如释重负的一种感觉和满足感。另外,部分儿童是由于好奇模仿导致,有的儿童怕自己两前臂毛发丛生,有些儿童由于学习紧张,每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经常会抓头发苦思冥想,渐渐的形成了每到做题时就抓头发,形成头发拔下来的习惯。另外,还有研究表明,拔毛癖可能与基因有一定的关系,并会代代相传。
治疗上首先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并让孩子知道他不是唯一的患者;对于年纪小的儿童,针对小孩的行为,告知他行为的危害,多半就会有效果。而治疗慢性与严重的拔毛症,则需要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催眠治疗与药物治疗。对于儿童,需要全家进行配合,改善互动模式,以减轻小孩子的人际压力。拔毛癖不仅影响外观,还有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被拔部位的皮肤容易发生感染,同时可能影响孩子的食欲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建议家属做好膳食搭配,保证其正常成长所需的营养。患有拔毛癖的孩子还常常伴有其他心理问题,家长应该密切关注拔毛癖儿童,如果拔毛行为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导致的,应该注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鼓励患儿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一般拔毛癖患者发病前多有导致情绪不稳的诱因,在预防方面,应该根据病因进行。
9.20万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