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
共收录9位医生
血小板减少流鼻血怎么办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若有血小板减少的病史,而且又出现鼻腔的出血,主要处理方式如下:1、处于院外时:首先需进行止血,而最常见、最容易的止血方式为压迫止血。就是用双手按住鼻翼两侧,再用力压迫止血,同时还可冰敷鼻梁、额头等部位,以控制鼻出血。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使用无菌纱布填塞止血;2、前往医院后:若在院外自行使用无菌纱布填塞后止血无效,需就近前往正规医院,请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使用棉条进行鼻腔填塞止血,以防因止血不及时引发大出血症状,从而出现危及情况。此外,还需及时纠正血小板的较小,一般对于血小板<20×10^9/L的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同时还需应用如酚磺乙胺,维生素C等止血药物。如果应用全身止血药物,以及输注血小板后,并未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也可在鼻腔局部使用止血药物治疗,比如在棉球上应用止血凝血酶、肾上腺素或云南白药等药物,进行局部填塞,一般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78万
54
血红蛋白高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在外周血常规中血红蛋白高,而血小板低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情况下当血红蛋白>175g/L时,称为血红蛋白高,当血小板<125×10^9/L时,称为血小板低。若出现血红蛋白高,而血小板低的情况,首先需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脱水,即因血容量明显降低,而导致血液浓缩。一般可因长期严重的饥饿,或明显腹泻等原因导致。此时需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并在进食后,再次复查血常规。若复查后,依然为血红蛋白高、血小板低,则须立即前往正规的三甲医院血液科进行就诊,进行骨髓象检查、骨髓活检等,明确是否真实地存在这种血象。如并未出现血红蛋白高,血小板低的表现,还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复查。
10.13万
87
血清是什么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血清是在血液凝固后,去除纤维蛋白原所剩淡黄色、清亮的液体。简单而言血清是去除纤维蛋白原的血浆,每100mL血清含有6-8g蛋白,主要包括球蛋白和白蛋白。血清生理作用主要包括维持机体正常粘度、酸碱度和渗透压;补充营养物质、蛋白。此外,血清中含有活性成分,如细胞因子、生长激素等。血清成分较复杂,主要为水及各种蛋白,包括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各种转氨酶、脂肪如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各种生长因子、各种无机物如钠、钾、氯等。在临床上无论动物血清或人血清,通常用于进行临床试验,主要适用于各种疾病诊断,但动物血清更为常用。多数试验离不开血清制品,较多血清制剂可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如抗血清等,是血清在临床的主要作用。
7.23万
85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吗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而且是白细胞较重要的一种。人体的外周血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大,为50%-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为2-7×10^9/L,而且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分为分叶核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颗粒既不嗜酸,也不嗜碱,并且中性粒细胞颗粒中存在较多酶,比如髓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主要吞嗜和破坏细菌与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人体的卫士,当人体受到细菌损害,出现细菌感染时,骨髓会释放部分中性粒细胞到炎症部位,同时身体其他部位中性粒细胞也会顺着血流聚集到炎症部位,从而起到吞嗜坏死细胞、细菌等抗炎作用。
6.91万
50
血浆D-二聚体正常值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血浆D-二聚体的正常值一般<0.3 mg/L,如果>0.3 mg/L,称为D-二聚体增高。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增高,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血栓:通常最为常见,可见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等。D-二聚体可作为监测病情的指标。比如肺栓塞病人的D-二聚体,若处于持续增高的状态,则说明病情在进展和加重。如果D-二聚体明显减低,则说明病人的病情在逐渐好转;2、全身性疾病:最常见的是严重感染等引起的DIC,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此时,D-二聚体处于增高状态;3、肿瘤性疾病:比如肺癌、肝癌等;4、妊娠:若已进入孕后期,也就是距离预产期的2-3个月,也可因体内血液的高凝状态而引起D-二聚体轻度增高的升高;5、药物因素:若女性长期应用雌激素,也可导致体内血液的高凝状态 ,进而引起D-二聚体轻度增高,但一般无需特特殊处理;6、其他原因:部分老年人,体内的D-二聚体也可出现轻度的升高。
6.84万
70
溶血性黄疸会自己退吗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溶血性黄疸通常不会自行消退,需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黄疸是指体内血液中胆红素增高,从而引起皮肤、巩膜、黏膜黄染。溶血性黄疸是指体内红细胞被过度破坏,从而引起非结合性胆红素增高,其过高会超过肝脏代偿能力,同时因为血细胞破坏导致肝功能储备能力下降,进而出现黄疸。溶血性黄疸属于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之一,若想彻底控制溶血性黄疸,需先治疗溶血性贫血,其得到控制后红细胞就不会被破坏,黄疸才会消退。此外应注意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要与普通新生儿黄疸相区别,因为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十几天后一般会自行消退。而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较严重的疾病,此时应谨遵医嘱,及时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9.34万
2
严重贫血的指标是多少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贫血通常根据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浓度或HCT值进行界定,严重贫血指血红蛋白浓度<60g/L。正常男性血红蛋白<120g/L称为贫血,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称为贫血,而对于孕妇而言血红蛋白<100g/L称为贫血。贫血根据血红蛋白浓度通常分为4级,包括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和极重度贫血,90-120g/L称为轻度贫血,60-90g/L称为中度贫血,30-60g/L称为重度贫血,<30g/L称为极重度贫血,而严重贫血通常指重度或极重度贫血。患者在出现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时,除积极查找贫血病因外,通常需给患者紧急输入悬浮红细胞,以保证患者安全。同时患者需查找贫血病因,是营养性贫血还是恶性肿瘤,如贫血白血病、消化性溃疡,或急性出血引起失血性贫血等。通常在输血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尽量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
5.49万
29
血小板的功能是什么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凝血和止血,以及修复破损血管。血小板由骨髓的巨核细胞生成,成熟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形成血小板。血小板的大小不一,1-7μm不等,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血小板呈圆盘状,但由于血小板具有活动、聚集功能,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会有多种不同的形态。血小板更新时间通常为7-10天,每天大约更新体内1/10的血小板,衰老的血小板主要在脾脏进行破坏。机体出现血管破损,导致出血时,血小板会黏附、聚集、活化,形成透明的血小板血栓,在血小板第三因子的作用下激活凝血酶原,使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凝血酶可以激活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多个纤维蛋白胶连在一起,形成纤维蛋白原血栓,和血小板形成的透明血栓,以及各种血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凝块,起到止血的作用。血小板减少时,尤其严重减少时,可以导致各种 出血的症状,比如全身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或月经血量过多等。
9.98万
48
什么蔬菜补血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最常见的是营养性贫血,会分因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以及因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能够补血的蔬菜主要如下: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蔬菜为菠菜、芹菜、韭菜、香菜、香菇、木耳等,通常铁含量较高。但蔬菜中的铁一般因三价铁成分较多,导致人体不易吸收,而人体最易吸收的补血食物为动物性的食品,比如动物的肝脏、猪血、鸭血、瘦肉,包括牛、羊肉、鸡肉、鸭肉、鱼肉、虾仁等。二、巨幼细胞性贫血1、缺乏叶酸时:应多食用含叶酸较高的食品,比如各种绿叶蔬菜、西红柿、胡萝卜、花椰菜等。但是叶酸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因此,烹饪此类蔬菜时,需注意控制温度;2、缺乏维生素B12时:维生素B12在蔬菜中的含量非常少,只有紫菜、海藻类食物中,才含有少量。而动物性食品中通常维生素B12含量较多,如各种动物的内脏,牛奶、 羊奶等奶类,以及鸡蛋、瘦肉,包括猪肉、羊肉、牛肉、鸭肉,还有鱼、虾等,都是体内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
5.20万
81
增加血小板的食物
吕鸿雁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目前为止,已知的能增加血小板的食物只有一种,就是花生衣,也叫花生皮。花生衣并非花生的外壳,而是指包裹花生豆的那层紫红色果皮。花生衣的药性是味甘,性平,微苦涩,具有造血、止血以及美容养颜的作用。因为直接食物花生衣,可能人体无法吸收,所以正确的应用方法是通过煎煮后服用,才能起到增加血小板的作用。花生衣需要用生花生的果皮,而不能是熟的花生米上面搓下来的果皮,以防影响疗效。但是如果出现血小板减低,最重要的还是前往正规医院,先查找导致血小板减低的病因,再对因治疗,以免引起其他的比较严重的反应。而且目前可以增加血小板的食物较为单一,所以单纯寻找增加小板的食物,并不可取。
8.18万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