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科室简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是贵州省综合医院最早成立的中医科,具有丰厚的历史沉淀和悠久的中医传承,1958年贵阳医学院成立祖国医学系,中医科合并到祖国医学系,1965年组建贵阳中医学院时,祖国医学系分出搬迁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恢复中医科,仅设有中医门诊,1980年组建中医病房。经过53年的发展,中医科已经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科室。拥有一支技术力量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临床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队伍,在省内中医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强的影响力。科室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的优势,突出中医特色,与西医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点。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2007年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011年与感染科共同申报,获得“中医防治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年获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脑血管专业”,2018年成为北京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联体单位”,2019年成为“贵州省中医肿瘤联盟成员单位”。中医科现有医生14人、护士8人,医生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9人;护士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拥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3名、贵州省第二届“百优医生”1人、“贵阳市名中医”1人。中医科下设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中医皮肤病专科、中医心脑血管病专科、中医内分泌专科等亚专科,设有中医病房、中医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室。中医病房实际开放床位34张,开展中药内服、中药熏洗、针刺、艾灸、火罐、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电针、针刀、刃针、推拿等多种中医特色治疗。科室依托综合医院诊治平台,以中西医结合为特点,围绕医院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领域,结合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相关疾病,优势互补,解决治疗难点,提高临床疗效。长年收治内、外、妇、肿瘤、皮肤等各种疾病患者,特别对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中风后遗症、慢支炎、肺气肿、妇科疾病、颈肩腰腿疼痛、神经官能症、皮肤病等有独特疗效。尤其针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开展的肿瘤综合康复、针刀疗法针对顽固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股骨头缺血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疼痛、脊柱相关病等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中医门诊开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及特需门诊,均由高年资医生坐诊,坐诊医生在中医各科中各有专长,尤其在恶性肿瘤放化疗及术后调治、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及儿科常见病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2019年门诊量约为30000人次。中医科设有中医学教研室,科主任任教研室主任,全科人员参与教学工作,教学组有贵州医科大学骨干教师1名、青年骨干教师2名,优秀临床带教老师1名,专业教师多名,在中医教学上,早在1974年~1979年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全国率先举办“一年制西医学习中医班”,共举办9期,有学员368人。1976年在贵州省卫生厅领导下编写西学中教材《中医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为西学中人员提供理论指导。1981年~1984年受贵州省卫生厅委托举办“三年制西学中提高班”一期,“针灸进修班”一期,“三年制中医进修班”一期,学员共150人左右。1984年还举办两期“空军中医进修班”,培训学员300人左右。现在,每年承担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食品安全学院、大健康学院、儿科学院、麻醉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9个学院14个专业《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康复学》、《传统康复方法学》、《中医学》(全英文教学)等11门课程1070个学时的教学任务。承担硕士研究生120多个学时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优秀,多次获贵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中医科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编、参编医学著作33部。1970年~1974年,以贺志光教授为队长,在省科技局领导下,组织了全省的中草药调查,制作了中草药腊叶标本近万份,编写出版了《贵州省药用植物名录》、《贵州中草药》、以及《内、外、妇、儿、耳鼻喉验方集》等。贺志光教授是卫生部规划教材第四版《中医学》主编,现为国家“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中医学》副主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健康养生学》副主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贵州省科技厅8项,贵州省卫健委科研项目10项,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10余项,院级科研项目11项,其中有1项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有2项分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二等奖。现有多人在全国、省、市各级学会担任职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1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络病分会理事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1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理事1人。中华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预防与保健分会青年委员1人,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医师信息研究会理事1人,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2人、理事2人,贵州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1人、委员3人,贵州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委会副主任1人、委员3人,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委1人、常委1人,贵州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委1人、常委1人,贵州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理事1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3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委1人、委员1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常委1人,贵州省中西医结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委员1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1人,贵州省健康管理协会副秘书长1人,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1人,贵州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2人,贵州省健康教育项目省级专家1人,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评审专家3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诊疗特色,树立综合医院标准化中医药科室建设典范,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推进中医药服务与西医科室的协作,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才,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广大患者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科主任简介:谢甦,中医科主任及中医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及放化疗后副反应、不孕症、妇科相关疾病、中医内科疑难杂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贵州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委。还是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常委,贵州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委,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委,贵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健康教育项目省级专家。热爱中医事业,二十六年来,始终如一地坚守在临床一线,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是第三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第四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先后师从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凌湘力、国医大师刘尚义、国家级名中医吴光炯等省内外名医学习,博采众长,精研医术,临床疗效突出,每年门诊人次5000人次以上。2018年获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杏林高手”称号、贵医大附院第一届“好医师”称号,2018年被评为贵阳市第一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并完成省卫生厅、省科技厅课题多项。国家“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中医学》副主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健康养生学》副主编。在省级以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SCI论文1篇及北图核心论文5篇。特色医疗:中医综合治疗室常年开展中医肿瘤综合康复治疗、中医综合助孕治疗、针刀治疗、刃针疗法、中医整脊正骨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刺络放血疗法等多种中医特色治疗。针对慢性病开展独具中医特色的“冬病夏治”治未病项目。该疗法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利用三伏天这段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间,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借天阳相助全面调整脏腑功能,提升正气,最大限度的驱散内伏之邪,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可以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主要适应症:(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容易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2)慢性胃炎,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3)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4)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者。
详情

科室疾病

谢甦
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恶性肿瘤、不孕症、前列腺囊肿、试管婴儿、动脉瘤性骨囊肿、支气管炎、口腔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宫颈囊肿、胶质瘤、子宫颈肥大、不孕、不孕不育、宫颈原位癌、卵巢滤泡囊肿
张志胜
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感冒、热感冒、冻感冒
凌湘力
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肝炎、神经衰弱、脑出血后遗症、月经失调、脑卒中、月经量少、月经不调、脑血管瘤、脑血管病、月经过多、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小脑出血、脑血管畸形
罗雄
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副教授
擅长:月经不调、神经衰弱、胃病、痛风、月经失调、月经量少、月经过多、吸入性肺炎、小儿肺炎、多重肺部感染、先天性肺炎、脑供血不足
孙月琴
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阴虚、肺炎、感冒、咳嗽、热感冒、冻感冒
推荐非本院医生
尹德海
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0
去咨询
副教授
博士
擅长: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高血压性肾病
戎光
主任医师综合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10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失眠、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征、头痛、焦虑症、更年期、头晕、植物神经紊乱、高血压、抑郁症、脑栓塞、脑血管畸形、脑梗死、脑出血、脑血栓
黄世敬
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10
去咨询
博士
博导
擅长: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帕金森、骨质疏松、房颤、神经性头痛、抑郁症、更年期、偏头痛、更年期综合征、高脂血症、焦虑症、心绞痛、睡眠障碍、失眠
侯宪聚
主任医师内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20
去咨询
擅长:腹泻、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便秘、支气管哮喘、胃癌、乙肝、肝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肺癌、胃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食管癌
王宝凯
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阳痿、阴虚、早泄、前列腺炎、消化不良、尿频、斜视、偏头痛、阴茎异常勃起、高血压、男性不育症、散光、脑血管病、心绞痛、心悸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五子衍宗丸(浓缩丸)吃多久会有效果
2024.09.20
五子衍宗丸(浓缩丸)见效时间因人而异。 五子衍宗丸(浓缩丸)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因肾虚精亏引起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等疾病。同时,它也对女性不孕、腰酸背痛;老人遗尿、五更泻和小儿尿床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该药是浓缩丸剂型,是全部植物中药材提取浓缩制成的,生药含量大,单粒药物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单次服用剂量小,且不含糖。 但具体吃多久有效果还是因人而异的,比如症状较轻,并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的患者,可能15天-30天短期用药,即可有所改善;对于肾精亏虚症状较为严重,或是没有按照医嘱用药者,可能需三个月或更长时间。 另外,用药治疗期间应注意节制房事,避免进食肥肉、奶油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王宝凯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13.27万
140
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怎么办
2024.09.06
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可能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功能性便秘等原因有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生活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1、生活调理:建议食物中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芹菜、菠菜、火龙果等食物,同时保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并促进肠道蠕动。另外,还建议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助于建立规律的排便反射。并适当增加慢跑、瑜伽等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也有助于改善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的症状;2、物理治疗:比如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3、药物治疗:如果通过生活调理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首荟通便胶囊,该药是中成药,组方遵循以补治秘的原则,方中人参、白术,补脾益气,能增加排便动力;何首乌、枸杞子、决明子、阿胶,滋阴润肠,帮助改善大便干燥的情况;芦荟和枳实能泻热通便,适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特别是针对中医辨证中气阴两虚的长期顽固性便秘的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排便无力、有便意却无力排出、便后疲乏、大便干硬、排便困难等。另外,还可使用开塞露软化大便,或者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促进肠蠕动,从而促进大便的排出。
戎光主任医师综合科
2.42万
25
坤心宁的功效和作用
2024.08.22
坤心宁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地黄、黄芪、仙茅、淫羊藿、赤芍、石决明等中药材制成,具有温阳养阴、益肾平肝的作用,可以帮助温补阳气、滋养阴液,使肝肾功能达到平衡状态。主要用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肾阴阳两虚证,减轻患者因此出现的潮热汗出、腰背冷痛、乍热乍寒、烦躁易激动、畏寒肢冷等不适。需要遵循医嘱用药。但需要注意,虽然坤心宁有多种功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重度乳腺增生、乳腺恶性肿瘤者禁用;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者禁用。在用药之后,需要仔细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乳房肿块等表现,请及时向医生咨询。在用药时,患者还需要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剂量、频次,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孙连庆主任医师中医科
7.34万
69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