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于1984年组建成立,于1987年成为独立临床学科,2012年获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9年获评为广东省高水平专科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急危重症诊治中心。急诊科现包含院本部、南院院区,未来蒋增加海珠、花都、深汕、三个新院区。承担区域内院前急救任务,急诊量居广州市前列,年急诊量超过30万人次。业务范围由多个环环相扣的单元组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就诊区、抢救室、急诊留观区、急诊综合病区,以及急诊危重症监护室(EICU),实现高效救治体系,学科重点方向为心肺脑复苏、危重症医学,科室拥有专业且敬业的医疗护理救治团队,多数医生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能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全方面高效专业的治疗。急诊科配备多种先进诊疗和监护设备,能独立开展快速床旁快速检测、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呼吸机机械通气、床旁支气管纤维镜等诊治。科研方面,科室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心肺复苏研究与转化平台,获广东省科技奖2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国内期刊论文150余篇,主编《急诊医学》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目前科研项目有以下方向:(1)线粒体功能保护与CPR、亚低温治疗对CPR后心肌及大脑神经细胞的保护研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发表10余篇SCI论文。(2)自行研制开发的动物复苏装置(发明专利)及心肺复苏基础研究平台,建立了标准化的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3)建立远程实时生命信息监测中心及“家庭-社区-医院-新型医疗保健、急救网络平台,实现区域性院外心脏性猝死的综合防治。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4)通过建立标准化严重脓毒症的动物模型,开展对脓毒症心肌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的保护研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发表5篇SCI论文。(5)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大动物心跳骤停模型,搭建心跳骤停心电信号生物学数据库,利用医工结合的优势,开发面向室颤心电波形的智能识别与除颤时机优化的装置(发明专利),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发表10余篇SCI论文。教学工作与医疗、科研相辅相成,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医、教、研三架马车”并驾齐驱。是本科生、研究生硕士、博士培养中山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所在单位,一直负责中山大学《急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选修)、八年制直博生(必修)、留学生MBBS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急诊医学》课程于2014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近5年,带教老师中先后有3人荣获“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专业优秀中青年教师奖教金-优秀教师奖、3人荣获“中山大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称号、5人先后担任中山大学实习生临床技能大赛指导老师并荣获教官组特等奖及一等奖。是中山大学首批急诊医学硕士、博士培养单位,自取得急诊医学硕士及博士授权点以来共近十年共培养博士生19名,硕士生32名,为社会输出了大量急诊医学专科人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急诊科是急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为广东省高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培训基地。2019年6月和8月,先后主办两届“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专业基地师资培训班”,为建立和完善广东省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打下坚实基础。在继续教育方面,急诊科是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30余年来多次开展急诊医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全国范围内培养急诊医学进修医生百余名。主要教学成果,主编急诊医学专著10余部,其中卫计委人卫版规划教材8部,主编6部;近5年获中山大学校级教改课题3项,院级教学课题1项,发表教学文章4篇。本学科自2017年起,连续获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连续两年入选广州日报主办的广东省“最强科室推荐”榜单。目前是中山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所在单位,也是急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为广东省高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培训基地、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30年来全国范围培养进修医生)、美国心脏协会授权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本科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急诊医联体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医师学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岭南急诊医学杂志社编辑部所在单位。护理队伍实力强大,初级职称86人占70%,中级职称32人28%,高级职称1人1%。作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从建科起即承担中山医科大学的护理临床带教工作同时兼任加外11所等学校等临床实习护士带教老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带教人数每年都超过百人,有规范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场所和带教老师,2014-2019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带教病区,多名带教老师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主持2019年度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科研课题3项,院内护理科基金4项,获科科研基金项目2项,获实用专利4项,5年积极撰写论文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公开发表护理论文合计87篇,其中SCI论文1篇。
详情

科室疾病

蒋龙元
主任医师急诊科
三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教授
华南专科声誉急诊科第2名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特发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舒张期高血压
张立伐
主任医师急诊科
三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教授
博士
研究生导师
华南专科声誉急诊科第2名
擅长:感染、肝硬化、腹泻、病毒性肝炎、碱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乳酸酸中毒、急性酒精中毒、猝死、劳力性热射病、中暑、食源性中毒、创伤性休克、食物中毒、脑梗死
黄子通
主任医师急诊科
三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博导
教授
华南专科声誉急诊科第2名
擅长: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碱中毒、食物中毒、乳酸酸中毒、急性酒精中毒、劳力性热射病、热射病、食源性中毒、创伤性休克、休克、脑梗死
杨正飞
主任医师急诊科
三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博士
华南专科声誉急诊科第2名
擅长:急性酒精中毒、劳力性热射病、热射病、食源性中毒、创伤性休克、休克、脑梗死、一氧化碳中毒、脱水、呼吸道烧伤、咬伤、脑死亡、中暑、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心梗
方向韶
主任医师急诊科
三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副教授
博士
华南专科声誉急诊科第2名
擅长:食物中毒、乳酸酸中毒、急性酒精中毒、劳力性热射病、热射病、食源性中毒、创伤性休克、休克、脑梗死、一氧化碳中毒、脱水、呼吸道烧伤、咬伤、脑死亡、中暑
推荐非本院医生
梅广源
主任医师急诊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300
去挂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教授
擅长:鼻咽癌、肺炎、类癌、胃癌、肠癌、肺癌、甲状腺囊肿、乳腺癌、肝癌、支气管炎、卵巢癌、肝炎、肺结节、糖尿病、胃炎
王晶
主任医师急诊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100
去挂号
擅长:甲亢危象、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桥本甲状腺炎、糖尿病性昏迷、糖尿病神经病变、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足
江奕恒
主任医师急诊科
三甲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免费
去咨询
教授
博士
擅长:创伤、头部创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股骨头坏死、足踝损伤、膝关节损伤
张静
主任医师急诊科
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
¥100
去挂号
擅长:消化不良、咳嗽、胃炎、失眠、胃肠炎、胃溃疡、头痛、便秘、头晕、腹痛、肺炎
兰万成
主任中医师急诊科
三甲
广东省中医院
¥100
去挂号
擅长:眩晕、慢性咳嗽、脑卒中、血管性头痛、肿瘤、肺结节、胃病、腹泻、缺血性脑卒中、感染、吸入性肺炎、偏头痛、中枢性眩晕、发烧、急性肺损伤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细菌感染性肺炎严重吗
2023.10.21
细菌感染性肺炎是感染性肺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多样化、病菌谱多元化和耐药菌普遍化,是现在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特点。近20年来细菌耐药逐渐提高,但是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相对不足和严重匮乏,导致现在细菌性肺炎病死率逐渐提高。部分难治性细菌性肺炎也屡见不鲜,尤其是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婴幼儿、老年或伴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肺炎,或前期大量应用抗生素,这些病人细菌性肺炎病死率也在逐年提高。细菌性肺炎临床上有轻中度肺炎也有重度肺炎,所以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细菌性肺炎是严重还是不太严重。
罗燕玲主治医师急诊科
11.00万
253
1型糖尿病的症状
2024.07.01
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多比较急骤,有自发酮症酸中毒倾向,胰岛素绝对缺乏,三多一少症状较明显,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基础的胰岛素水平和基础C肽水平,均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或C肽的释放曲线处于低平状态,患者的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呈阳性。部分患者在成年后起病,起病隐匿,发展较慢,一般称为成人隐匿性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中比较特殊的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后,使用胰岛素治疗数周到数月,可以完全停用胰岛素或只需要少量胰岛素维持,提示胰岛的β细胞功能部分恢复,此阶段称为糖尿病的蜜月期。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和时间推移,最终均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此为1型糖尿病的一个特点。1型糖尿病主要要依靠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包括短效、中效或长效。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1餐后的血糖,中效胰岛素可以控制2餐后的血糖,同时可以提供背景量的基础胰岛素,而长效胰岛素无明显的作用高峰,主要提供基础胰岛素。
迟骋副主任医师急诊科
9.49万
96
心梗的最佳治疗方法
2024.05.15
心梗的治疗方法是由时间和病情来定的。 第一个必须要强调一点,心梗它直接会导致心脏骤停,所以在现场就必须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耽误了时间,尤其6分钟以上,那么大脑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病人在复苏之后,到医院后要根据病情治疗。 早发现,早预防心梗的方法: 1、病人如果有慢病,一定要进行良好的慢病管理。 2、良好的生活习惯,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 3、戒烟限酒,在饮食上尽可能的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腌制品少吃一些。 4、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现在国家政策非常好,在社区也设置了家庭医生服务项目,平时只要有空到社区,去测测血压、血糖,再把其他的指标也都测一测。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很多的智能穿戴设备在家里可以用,通过数值和症状,分析自己的病情。
李力卓主任医师急诊科
8.49万
49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