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尿蛋白升高,你的肾在悄悄受损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尿蛋白,尿常规的重要检查项目之一,当尿液中蛋白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或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时,称为尿蛋白。尿蛋白升高,可能提示肾脏受到了损害。了解尿蛋白升高的背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是守护肾脏健康、预防潜在肾病风险的关键。
💡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可能导致一过性尿蛋白增多。无需特殊治疗,诱因消除后(停止剧烈运动;通过听音乐、向他人倾诉、深呼吸等途径缓解精神紧张)尿蛋白会自行恢复正常。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黏膜受损,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破裂,滤过膜通透性增强。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消除感染,降低尿蛋白。
💡慢性肾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血浆蛋白进入尿液。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护肾药物如黄葵胶囊、黄芪颗粒,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复方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治疗。
💡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导致肾脏受损。可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以降低尿蛋白。
💡其他原因:如肾病综合征、肾衰竭等,也可能会导致尿蛋白高,需要在医生帮助下明确诊断。
在尿蛋白升高的情况下,生活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具体见图。如果大家看完之后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639
迷茫!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参考范围在哪?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到底是啥呢?简单来说,是用于检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查项目,就是把24小时的尿都收集起来,测这里头蛋白质的总量。其实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不是得了肾病。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一般成年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参考范围通常在0-150mg/24h。这意味着在一天内,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低于150mg,这个范围是综合考虑了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可能存在的微量蛋白丢失情况而确定的。
💨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处于正常范围内时,一般认为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蛋白尿情况。不过即使在正常范围内,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儿童的肾脏还在发育当中,和大人的不一样。他们这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范围,通常会比成年人低一些,一般是在0-100mg/24h。因为儿童的肾脏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都还没完全长好,过滤和重新吸收的本事相对弱一些。所以正常情况下,尿液里丢掉的蛋白量自然也就少啦。
🙋怀孕的时候,女性身体会有好多变化,肾脏这块也不例外。肾脏里的血流动力学会变,肾小球的过滤速度也会加快,这些变化就可能让尿蛋白稍微多一点。
在正常怀孕的过程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会超过300mg/24h。可要是孕期一检查,发现尿蛋白含量超过这个数了,那可得小心。这可能是在提示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这些和怀孕相关的麻烦并发症,必须得高度重视起来。
📣准确了解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正确解读检测结果至关重要。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快快关注、点赞、评论。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的注意事项、影响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的因素,查看图片即可获取。
736
尿毒症哪些人群更易中招?看看有没有你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尿毒症,实际上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阶段。当人体无法通过肾脏产生的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时,这些废物就会在体内积聚,形成毒害,进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
一般来说,以下人群可能更容易患上尿毒症:
📌
不良生活习惯者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加班、熬夜、抽烟、酗酒,以及饮食不节制,尤其是偏爱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这些都会给肾脏带来巨大的负担。长期以往,肾脏功能可能逐渐受损,直至发展为尿毒症。
📌
药物滥用者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滥用药物,如止痛药等。这些药物可能含有肾毒性成分,长期或大量使用会慢性损伤肾脏。因此,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避免滥用药物。
📌
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患者
高血压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会损害肾脏的微小血管,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而高尿酸血症则可能引发痛风性肾病,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因此,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压和尿酸水平至关重要。
📌
糖尿病人群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时间一长就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进展相对较快的一种肾病,有很大几率会发展到尿毒症阶段。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肾脏健康。
📌
肾病史患者
如果有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肾脏疾病,或者直系亲属中有相关的慢性肾脏病史,那么患上尿毒症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这是因为肾脏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发展成为尿毒症。
🌱对于以上人群来说,在生活中需要做好尿毒症的预防措施,相关内容大家可以点击图片进行查看。同时,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历或经验,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356
下肢水肿怎么办?原因及攻略来啦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下肢浮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腿部或脚部出现异常的液体积聚,导致组织肿胀。这种水肿可能带来肿胀感、沉重感,皮肤变得发亮,有时按压会有凹陷,甚至可能影响运动功能。下肢浮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其原因和应对方法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原因
💡生理性水肿: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下肢静脉压增高,导致足踝部位浮肿。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发下肢浮肿。患者可能伴有身体消瘦、乏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内血栓形成会阻塞血管,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浮肿。患者可能感到下肢疼痛、沉重,皮肤温度升高。
💡肾小球肾炎: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异常,导致水钠潴留和蛋白质丢失,引起下肢浮肿。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黏液性水肿,双下肢呈非凹陷性水肿。
💡肝硬化:肝脏病变导致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容易渗透到组织中,引发下肢浮肿。患者可能有黄疸、腹水、肝区疼痛等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这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水分排出,减少液体潴留,从而缓解下肢水肿。常用口服药物如氢氯噻嗪等,重症患者也可静脉使用利尿剂。在使用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适用于由心脏疾病引起的下肢水肿,如心衰等,可通过改善心功能来减轻水肿症状。
✅物理治疗
🔸弹性压力袜:通常为定制产品,患者需每日穿着,其压力从脚踝逐渐向上递减。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下肢静脉曲张所致水肿。
🔸淋巴引流:由专业人员操作,在清洁皮肤后沿着淋巴液流动方向轻柔按摩,每周数次。此方法有助于推动淋巴液循环,缓解因阻塞性病变导致的下肢积液。
还建议大家日常控制盐分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其他的相关注意事项已整理在图片上,可去查看。如果你正在经历下肢浮肿,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症状和应对措施,或者提出你的疑问。
818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声:能治好吗?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及其家庭,都可能带来巨大影响。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后,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对此,我必须坦诚地告诉大家,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手段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脏长期受损,导致功能逐渐下降。患病时间长,肾脏所受损伤也比较大,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将其彻底治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有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延缓病情恶化,纠正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治疗手段:
✅饮食调节: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饮食调节至关重要。患者需要限制盐分、蛋白质和磷的摄入,以减少肾脏负担。同时,适量的钾和水分摄入也是关键,避免高钾食物和过量饮水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建议患者选择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饮食,并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药物治疗:通过遵医嘱使用一些药物,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来控制血压、减少体液潴留、调整电解质平衡,并改善贫血状况。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透析治疗:当肾功能严重衰竭时,透析治疗是必需的。透析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形式,通过人工手段代替肾脏的排毒功能,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透析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肾移植:对于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肾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将健康的供体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可以恢复肾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然而,肾移植需要匹配合适的供体,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排异反应。
慢性肾功能衰竭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在此,呼吁大家关注肾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具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检查方法和保护肾脏健康的方法,可以戳图了解。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解答和回复。
709
纠结!螺内酯片到底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螺内酯片一般建议在饭后或者与餐同服,而不建议饭前空腹服用,主要基于螺 内酯的药理特性及其对胃肠道可能产生的影响。
螺内酯是一种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病症。通过作用于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调节电解质和水的平衡,促进钠的排泄并减少钾的丢失。然而,螺内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
🙋饭前空腹服用螺内酯片时,由于胃内没有食物作为缓冲,药物可能会直接与胃黏膜接触,从而增加胃肠道不适的风险。这些不适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药物依从性。
相比之下,饭后或者与餐同服螺内酯片可以显著降低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几率。食物在胃内形成了一种保护性的缓冲层,减少了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同时,饭后服用还有助于药物在消化道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此外,与餐同服还可以减缓药物的释放速度,使其在体内的作用更加持久和稳定。
🔍因此,从减少胃肠道刺激和提高药物吸收效率的角度出发,螺内酯片通常建议在饭后或者与餐同服。在具体用药过程中,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如胃肠道疾病患者或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服用时间。但总体而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饭后或者与餐同服螺内酯片是更为稳妥和合理的选择。
🌸关于服用螺内酯片期间的注意事项、服用螺内酯片期间应定期复查的项目,可以看图了解。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随时都可以留言问我!
328
肌酐多少才正常
陈向东
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肌酐的正常值范围因性别、年龄以及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男性血肌酐的正常值范围在53-106μmol/L,女性则在44-97μmol/L。
肌酐是肌肉在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肾脏是体内排泄肌酐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排泄减少,导致血肌酐浓度升高。因此,通过检测血肌酐浓度,可以间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肌酐的正常值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肌肉量以及饮食等。例如男性的肌肉量通常比女性多,因此男性的血肌酐正常值范围也相对较高。同样,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量逐渐减少,血肌酐的正常值范围也会相应降低。
不同的检测方法也会对肌酐的正常值范围产生影响。常用的肌酐检测方法包括酶法、苦味酸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准确性各不相同,得出的肌酐正常值范围也会有所差异。在解读肌酐检测结果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检测方法来进行评估。
当血肌酐浓度超出正常值范围时,可能意味着肾功能受损。例如血肌酐升高可能是由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等肾脏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排泄减少,从而导致血肌酐浓度升高。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血肌酐浓度降低也可能提示某些健康问题。例如血肌酐降低可能是由于贫血、营养不良、肌萎缩等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导致肌肉量减少,肌酐生成减少,从而导致血肌酐浓度降低。同样患者也需要及时就医,接受相应的治疗。
肌酐水平异常的处理措施
1、查找原因:
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肌酐升高的具体原因,如脱水、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
2、调整饮食: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蛋白,可以减少肾脏负担。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除非有液体限制的医嘱,以帮助清除体内毒素。
3、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控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降糖药,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
4、药物治疗: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ACE抑制剂或ARBs等药物来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损伤的药物。
5、定期监测:
定期复查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功能变化。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还应监测电解质平衡、酸碱状态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976
11
肌酐高怎么办?原因和降法大公开!
於文丽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
💁肌酐是人体内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由磷酸肌酸代谢生成,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它是衡量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体检报告中,肌酐水平的变化,尤其是升高,常常提示肾脏功能的问题或其他潜在的健康状况。那么,肌酐高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降下来呢?
📍肌酐高的原因
1️⃣饮食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大量摄入肉类、海鲜、蛋类等高蛋白食物,会导致肌酐产生增多,进而使血肌酐水平升高。
2️⃣个人因素:体内失水、过度劳累、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等因素,可能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肌酐升高。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卡托普利片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肌酐升高。
4️⃣肾脏疾病因素:肾脏疾病是肌酐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都会导致肾脏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肌酐升高。
❓如何降低肌酐水平
1️⃣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诱因,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可以减轻肾脏负担,从而降低肌酐水平。
2️⃣调整饮食:减少高蛋白、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肾脏健康。同时,适量饮水也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肌酐在体内的积累。
3️⃣遵医嘱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肌酐水平升高。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4️⃣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由肾脏疾病引起的肌酐升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应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从而保护肾脏功能,降低肌酐水平。
💓肌酐升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体检指标,它可能反映了肾脏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需要了解相关的预防措施,可以点击图片进行查看。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肌酐高或其他肾脏健康方面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588
肾脏位置图片
陈向东
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肾脏是一对卵圆形、红棕色的腹膜后器官,
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的浅窝中,肾脏紧挨着腰大肌,且其 位置会随着呼吸不同阶段和体位变化而有所不同
,但总体来说,肾脏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
肾脏的具体定位
左右位置:
肾脏分别位于脊柱的左右两侧,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由于肝脏的存在,右肾通常比左肾低1-2厘米。
前后位置:
肾脏的后方以第12肋为界,12肋以上与肋膈隐窝相邻(中间有膈肌),12肋以下与腰大肌、腰方肌和腹横肌毗邻(从内向外)。肾脏的固定主要靠周围组织的挤压和承托。
肾脏的形态与大小
肾脏的形状类似蚕豆,每个肾长为10-12厘米,宽5.0-7.5厘米,厚2.5-3.0厘米。成年男性的一个肾重量为125-170克,而女性的肾较男性轻10-15克。这种大小和重量的差异与个体的身高、体重以及生理状态有关。
833
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形成的
朱汉威
主任医师
肾脏内科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不良生活方式、肥胖、遗传因素等。
1、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肾脏的血液供应;过度饮酒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缺乏运动和高盐饮食会加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情。
2、肥胖:
肥胖者体内代谢紊乱,易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肥胖不仅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还可能导致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糖尿病肾病的形成。
3、遗传因素: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家族中往往存在其他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肾病患者,这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了个体对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性。某些基因的变异可能使得个体在接触高血糖等环境因素时,更容易发生肾脏损伤,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4、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进而加重肾脏损伤。脂质在肾脏组织中的沉积也会直接损害肾脏细胞,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5、高血压:
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减退。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肾脏受损的风险显著增加。高血压不仅加速了糖尿病肾病的进程,还可能导致其他肾脏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肾脏的微血管造成损害。高血糖会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质漏出,进而引起肾脏病变。此外,持续的高血糖还会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肾病的检查项目
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旨在早期发现和监控病情进展,确保及时有效的治疗。常规检查包括尿液分析以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这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血液测试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水平,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测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来评价肾功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影像学检查,例如肾脏超声波,可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及结构变化,帮助排除其他可能的肾脏疾病。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肾活检,通过取小块肾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策略。
120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