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科室相关科普
恐慌症都有什么症状?医生告诉你
裴双义
主任医师
精神卫生科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偶尔会经历突如其来的强烈恐惧和不安,但如果这种感觉频繁出现且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那可能是恐慌症在作祟。恐慌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其心理和社交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那么,恐慌症都有哪些典型症状呢? 💟心跳加速: 恐慌发作时,患者的心脏会突然剧烈跳动,心率可能飙升至每分钟100次以上,并伴有明显的心悸感。 💟呼吸困难: 患者会感到呼吸急促且困难,似乎无法吸入足够的空气。这可能导致过度换气,进而引发头晕、手脚麻木等症状。 💟身体颤抖: 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可能是轻微的抖动,也可能是剧烈的震颤,患者常感觉无法自控。 💟头晕目眩: 患者可能会感到周围环境在旋转或自己失去了平衡,这通常是由于呼吸急促导致的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失衡,影响了大脑的供血和正常功能。 💟大量出汗: 身体会突然大量出汗,尤其是手心、额头等部位,即使周围环境温度正常,也会汗流浃背。这是身体应激反应的一部分,与交感神经兴奋密切相关。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对恐慌症有任何疑问或者经验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也可以参考恐慌症日常注意事项的图片,获得详细信息。🍀
448
2024-10-11
精神分裂症表现
白京生
主任医师
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型精神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社交障碍等。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现各种幻觉,如幻听(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如评论、命令等)、幻视(看到不存在的影像)、幻嗅(闻到不存在的气味)等。这些幻觉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患者产生错误的感知和判断。 2、思维障碍: 妄想:患者常出现各种妄想,如被害妄想(坚信自己被某些人或某种力量迫害)、关系妄想(错误地认为周围人的言行都与自己有关)、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等。这些妄想往往是荒谬的,但患者却深信不疑。 思维破裂:患者的思维过程常常不连贯,缺乏逻辑性,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难以理解。 3、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患者对周围的事物和人都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表现为冷漠、无情、无欲等,可能不再关心家人、朋友,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 情感不协调:患者的情感表达与内心体验不一致,可能表现出高兴时却哭泣,悲伤时却大笑等反常行为。 4、意志和行为障碍: 意志减退:患者常常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失去兴趣,表现为懒散、退缩、不讲卫生等。 行为异常:患者的行为常常不合理、不可预测,如突然大笑、哭泣、攻击他人等。这些行为可能给患者和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和危险。 5、社交障碍: 社交退缩患者常常无法适应社交环境,难以与他人交流和互动。他们可能避免与人接触,甚至对亲人也疏远。 6、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和学习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的情况,难以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自我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接受治疗和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因人而异,不同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组合。同时,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精神疾病或生活压力等问题相似,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928
2024-10-11
心理门诊挂什么科?一文解答
裴双义
主任医师
精神卫生科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当这些问题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时,许多人会考虑去心理门诊寻求帮助。然而,对于初次接触心理门诊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心理门诊挂什么科呢? ✅精神科:当心理问题严重到出现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等症状时,精神科是非常必要的就诊选择。精神科医生经过专业的医学训练,能够准确诊断这些严重的精神病症。 ✅心理科:焦虑可能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抑郁则会带来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等症状。强迫症会出现反复的强迫思维和行为。恐惧症则是对特定事物或场景产生过度恐惧。心理科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心理测评等方式进行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门诊适用于那些希望了解自己心理状态或解决生活困扰的人。这里的咨询师通常不具备医生的处方权,但擅长通过倾听、提问、引导等方式,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模式。 👀了解心理门诊挂什么科对于我们及时寻求心理帮助至关重要。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心理门诊的科室选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或者经验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也可以看看图片,获得更多信息。
349
2024-10-11
重度抑郁之后会留下心理创伤吗
蒙华庆
主任医师
精神科
重度抑郁之后有可能会留下心理创伤,但并非绝对,具体情况因人而异。重度抑郁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下的患者,往往会对自身的认知产生严重偏差。 患者可能会陷入无尽的自责、自罪情绪中,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一事无成,这种负面的自我认知可能会在心底深深扎根。即使在抑郁症状缓解后,当面临一些生活挑战或压力情境时,这些曾经的消极认知可能会被重新唤起,成为一种心理创伤的表现。 重度抑郁期间可能发生的一些特殊经历也可能导致心理创伤,比如严重的社交退缩可能使患者失去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和信心,在康复后重新融入社会时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心理压力。有些患者在抑郁期间还可能遭遇过他人的误解、歧视甚至是欺凌,这些不愉快的经历会给心灵留下伤痕。即使病情好转,这些记忆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影响情绪和行为,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敏感、恐惧,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重度抑郁的治疗过程本身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如果治疗过程不顺利,或者患者对治疗产生了恐惧、抵触等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在康复后依然存在一定的残留。例如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患者可能会对此产生担忧和恐惧,担心药物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这种担忧也可能成为一种心理创伤的因素。 但并不是所有的重度抑郁患者都会留下心理创伤。一些患者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支持后,能够逐渐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和自我成长,成功地克服了曾经的困境。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重度抑郁可能成为人生中的一次挑战,但并非必然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1092
2024-10-11
阳光型抑郁症可以自愈吗
蒙华庆
主任医师
精神科
阳光型抑郁症的自愈可能性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轻微症状患者可通过自我调整实现自愈;中度症状患者需辅助专业干预;重度症状患者则需规范治疗。在任何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都应关注情绪变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轻微症状患者: 对于初期或轻微症状的阳光型抑郁症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但尚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这类患者通过自我调整,如增加户外活动、改善睡眠质量、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可以逐步提升情绪状态,促进自愈。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也有助于改善情绪。 2、中度症状患者: 随着病情发展至中度,患者可能出现更为明显的情绪低落、自责、焦虑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自愈的难度增加。除了自我调整外,这类患者还应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帮助。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自愈进程。 3、重度症状患者: 当阳光型抑郁症发展至重度时,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自杀意念、行为木讷、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等症状,此时自愈几乎不可能实现,必须依靠规范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是重度阳光型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物理治疗如改良电休克治疗、直流电刺激等也是可选的治疗手段。 抑郁症的治愈率相对较高,但复发率也不容忽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服药、减药或停药,并在停止治疗后注意复发迹象,及时进行系统治疗。
558
2024-10-11
抑郁症喉咙为什么会堵
蒙华庆
主任医师
精神科
抑郁症患者觉得喉咙有堵塞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涉及心理、生理和药物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接受全面评估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情绪低落与心理感受 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时,可能会感觉全身或身体某个部位不适,尤其是喉咙部位。这种不适可能源于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度关注或担忧,认为自己可能生病,从而产生喉咙有堵塞感的主观感受。 2、神经递质失衡 抑郁症与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特别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减少,会影响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这种失衡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引发喉咙有堵塞感等躯体化症状。 3、生理疾病与并发症 抑郁症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咽喉炎、咽喉反流等生理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喉咙有堵塞感、异物感等症状。例如,咽喉炎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咽喉反流则可能由过度饮酒、吃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导致。 慢性咽炎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它通常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表现为咽部灼热、干燥、发胀伴有堵塞感。 4、药物副作用 某些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平衡来缓解情绪障碍,但同时也会干扰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产生口干、便秘等副作用,间接导致喉咙不适。调整用药方案是解决这类副作用的有效方法。 针对抑郁症引起的喉咙堵塞感,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生理疾病引起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对于神经递质失衡导致的喉咙堵塞感,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1030
2024-10-11
抑郁是不是精神病
蒙华庆
主任医师
精神科
抑郁症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而是一种心境障碍。虽然两者都属于精神类疾病范畴,但抑郁症与精神病在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抑郁症的基本定义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显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伴有兴趣缺乏、快感缺失、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少、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责自罪、自杀观念和行为、早醒、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抑郁心境晨重晚轻的节律改变等,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2、抑郁症与精神病的关系 分类角度:抑郁症属于精神类疾病,但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通常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等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抑郁症虽然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但这些症状是在抑郁情绪的背景上出现的,且随着抑郁情绪的改善,这些症状也会消失。 症状表现: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等,这些症状相对稳定且可预测。精神病的症状则可能涉及思维、感知觉、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且症状变化较大,难以预测。 治疗方法: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相关症状。精神病的治疗则需要综合运用抗精神病药、电抽搐疗法等手段,针对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进行治疗。 对于抑郁症患者,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同时,公众也应加强对精神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消除对精神病的偏见和歧视。
733
2024-10-11
抑郁症时好时坏是什么原因
蒙华庆
主任医师
精神科
抑郁症时好时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以及治疗依从性等多个层面,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规范治疗。 1、生理因素 神经递质波动:抑郁症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如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如生活中的压力事件、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从而导致抑郁症症状的时轻时重。 内分泌变化:内分泌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影响抑郁症的病情。例如,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怀孕、产后和更年期等阶段,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引发或加重抑郁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与抑郁症相互影响,导致病情不稳定。 2、心理因素 认知模式: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消极的认知模式,对自己、世界和未来持有负面的看法。当遇到特定的事件或情境时,这些消极的认知会被触发,加重抑郁症状。同时,患者也可能因为一些积极的经历或他人的鼓励暂时改变认知,使症状有所缓解,但这种改变往往是不稳定的。 情绪调节能力: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通常较弱,难以有效地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容易陷入情绪的低谷。而在一些情况下,如与亲朋好友相处、参加有趣的活动等,可能会暂时分散注意力,使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种改善往往是短暂的,一旦回到日常的压力环境中,情绪又可能再次恶化。 3、社会环境因素 生活压力: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是导致抑郁症病情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困难等都可能加重患者的抑郁症状。而当压力减轻或得到解决时,病情可能会有所好转。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当患者得到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时,情绪会更加稳定,症状也会减轻。如果缺乏社会支持,患者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加重抑郁症状。 4、治疗依从性 药物因素: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波动,药物剂量调整期间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变化。此外,如果药物种类不适合患者,或者药物剂量不足,都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使病情时好时坏。 治疗中断:抑郁症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如果患者在症状稍有好转时就擅自停药或中断治疗,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间断性用药是抑郁症病情时好时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5、生物节律变化 人体存在内在的生物节律,如昼夜节律、季节节律等。抑郁症患者的生物节律可能出现紊乱,从而影响情绪状态。在白天可能感觉症状较轻,情绪相对较好;而到了夜晚,由于生物钟的变化,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抑郁症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有助于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1012
2024-10-11
焦虑症为什么会有强迫思维
蒙华庆
主任医师
精神科
焦虑症患者出现强迫思维,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焦虑情绪防御机制、心理压力与刺激、性格特质与追求完美、神经递质功能异常等,通过综合的治疗措施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地减轻强迫思维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焦虑情绪防御机制: 焦虑症患者的情绪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过度焦虑会促使大脑启动防御机制,以应对潜在的威胁。而防御机制有时会表现为过度担心和不必要的强迫思维,形成过度保护的假象。这种强迫思维可能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反复出现且难以控制,极大地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 2、心理压力与刺激: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压力通常较大,压力可能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刺激。当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时,患者容易出现思维强迫或行为强迫的表现。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源于内心的自我期望和完美主义倾向。 3、性格特质与追求完美: 性格特质也是导致焦虑症患者出现强迫思维的重要因素。具有强迫倾向的人往往过度追求完美,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要求极高。性格特点使得患者在面对不完美或不确定的情况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并通过强迫思维来寻求安慰和控制感。 4、神经递质功能异常: 焦虑症患者的强迫思维可能与大脑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失衡可能导致大脑活动异常,引发反复的、无法控制的思维。这种神经递质的异常活动使得患者难以摆脱强迫性思维,进一步加重焦虑症状。 5、遗传与环境因素: 此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在焦虑症和强迫思维的发生中起作用。有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亲属中强迫症的发病率较高,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患病的风险。同时,生活中的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不稳定的情绪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强迫思维。 针对焦虑症患者的强迫思维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治疗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从而减轻强迫思维的症状。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饮食不规律有助于稳定情绪、减少焦虑发作。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或抗强迫药物来辅助治疗。
1301
2024-10-11
精神病可以检查出来吗
蒙华庆
主任医师
精神科
精神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手段来辅助诊断。这些检查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评估、心理测评、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但精神病的诊断需要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并且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个人病史、家族病史、成长经历等,以了解是否有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因素。 症状描述:包括患者的主诉、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功能的影响等。 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精神疾病患者,因为某些精神疾病具有遗传倾向。 2、临床表现评估 行为观察: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行为、言语等,评估其是否有异常表现。 情感与思维:评估患者的情感反应、思维连贯性、逻辑清晰度等,以判断是否存在情感障碍或思维障碍。 自知力: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识程度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3、心理测评 量表测试: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评量表,如症状自评量表、人格测试、心理测验等,以获取更客观的数据来辅助诊断。 评估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状态、行为模式等,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4、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以排除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精神症状。 器质性病变:观察是否有与脑部疾病相关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 5、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排除身体疾病导致的精神异常。 特定检查:针对某些精神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出现的精神症状,需要进行特定的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头颅MRI等,以观察脑部结构是否有异常改变。 在考虑精神健康问题时,应避免过度依赖互联网上的自我诊断工具,而应该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1090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