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食道痉挛的最明显的表现
周中银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食道痉挛是以食管蠕动协调性异常为动力特征的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最明显的表现主要
包括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精神紧张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胸骨后疼痛
这是食道痉挛最常见的症状,疼痛 轻重不一,可能放射至颈部、肩胛及上肢,有时与心绞痛症状相似。
老年患者常出现前胸部疼痛,并且向背部及肩胛部放射。疼痛可由于进食过热或者过凉而诱发,不一定与吞咽动作相关。
吞咽困难
食道痉挛时,食管腔会缩小,导致吞咽任何食物都变得困难,包括液体和固体。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反食、烧心等症状,食管内食物可能反流入鼻腔部。
精神紧张
精神紧张也是食道痉挛的一个重要表现,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均可干扰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进而引发食道痉挛。
有些患者因为惧怕吞咽困难和疼痛,而有畏食的情绪,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少数食道痉挛患者在吞咽时还可能发生晕厥,称为吞咽性晕厥或食管性晕厥。
736
胃消化酶不足的症状
窦晓坛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胃消化酶不足的症状
主要有消化不良、腹胀与腹痛、腹泻与便秘、食欲不振与体重减轻等
,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如胃镜、钡餐等,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胃部疾病。如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消化不良
消化酶是帮助食物分解和吸收的重要物质,当胃中消化酶不足时,食物不能被有效分解,从而引发消化不良。患者可能会感到食物在胃中滞留时间较长,出现餐后饱胀、早饱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胀与腹痛
由于食物在胃中不能被及时消化,会导致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引发腹胀感,可能在餐后尤为明显,并可能伴有腹痛。腹痛的性质多为隐痛或不适感,可能出现在上腹部或全腹部,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腹泻与便秘
消化酶不足还可能导致腹泻或便秘等排便异常症状。一方面,未被充分消化的食物残渣可能刺激肠道,引起腹泻;另一方面,由于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又可能导致便秘。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
食欲不振与体重减轻
长期的消化酶不足会导致患 者食欲下降,对食物的兴趣减少,可能是因为食物在胃中不能被有效消化,导致患者进食后感到不适或饱胀感强烈。由于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消瘦等营养不良的症状。
此外,长期胃缺少消化酶,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胃癌。此外,消化酶缺乏还可能出现血栓、易感染、疲乏、贫血等症状。
423
病毒性胃炎的主要症状
窦晓坛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病毒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症状包括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等
。在患病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腹痛
病毒性胃炎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上腹部或整个腹部出现疼痛,可能呈扩散状,可能伴随着发热、头晕以及腹部压痛。
腹泻
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后,胃肠道的蠕动加快,导致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大多呈现稀水样,有时可能伴随着发热、腹痛以及腹部不适,而且粪便中可能会有鲜血或者脓。
恶心与呕吐
炎症会导致患者的胃肠道出现痉挛,引发胃酸反流,使患者感到恶心,严重时可能出现频繁呕吐的症状。恶心可能会伴随着烦躁不安,而呕吐可能会伴随着反复的咳嗽。
发热
如果病毒侵入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导致人体的体温失衡,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程度可能不同,可能伴随着头晕、乏力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22
病毒性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张昊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病毒性胃肠炎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多见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会有发热、脱水等全身症状。治疗以对症为主,可使用止泻药、益生菌等相关药物
。
症状
1、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
是病毒性胃肠炎常见的早期症状。恶心的感觉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呕吐通常比较剧烈,可能会把胃里的食物全部吐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胆汁反流,呕吐物呈黄绿色。
腹泻:
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一般每天可达数次甚至十多次。性状也会发生改变,通常为稀水样便或糊状便。
腹痛:
多数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部位多在脐周或下腹部。性质多样,可能是阵发性绞痛,也可能是隐痛。腹痛通常在排便前会加重,排便后可能会稍有缓解。
食欲不振:
对食物缺乏兴趣,不想进食。因为胃肠道的不适使得进食后会加重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同时病毒感染也可能影响了胃肠的消化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
2、全身症状
发热:
体温一般在37.5-38.5℃,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可能会更高。发热时患者可能会伴有寒战、乏力等症状,身体感觉疲倦,没有力气。
脱水:
严重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患者脱水,表现为口干、皮肤干燥、小便量减少等。
治疗方法
1、止泻:
对于腹泻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口服蒙脱石散以止泻治疗。蒙脱石散能吸附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起到缓解腹泻的作用。
2、益生菌治疗:
益生菌制剂如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能抑制致病菌过度繁殖,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改善胃肠道不适。
3、抗病毒药物:
大多数病毒性肠胃炎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是一些特定病毒引起的肠胃炎,如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肠胃炎,在疾病早期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4、退热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退热处理。
5、止吐药:
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止吐药来缓解症状。如甲氧氯普胺,它能促进胃肠蠕动,减轻恶心、呕吐的感觉。
温馨提示
日常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病毒性肠胃炎复发的关键。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水,烹饪食物要煮熟煮透。在外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521
反流性食管炎早期症状
张昊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破损而导致的疾病。早期症状
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同时可能会出现上腹不适与胃灼热、消化不良等症状
。
反酸
胃酸或胃内容物不自觉地反流到食管中,患者可能感受到口中有酸味或酸水。这种情况在餐后平卧及夜间卧床睡觉时明显。
烧心
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感,通常发生在餐后一小时左右,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服用制酸剂后多可缓解,但过热或过酸饮食可加重症状。
上腹不适与胃灼热
部分患者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上腹不适或胃灼热,这些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存在。可能伴有轻微的疼痛感或压迫感,与胃酸反流至食管下段及胃部有关。
消化不良
部分患者会出现如腹胀、餐后饱胀感、嗳气等,可能是由于胃酸反流影响胃的正常排空功能所致。
胸骨后异物感或疼痛
部分患者在早期可能感到胸骨后有异物感或轻微疼痛,可能是由于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所致。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疼痛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并可能放射至心前区、肩部、颈部等部位。
970
奥美拉唑副作用有哪些症状
周中银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奥美拉唑是消化科常用的抑酸药,可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的疾病。但使用期间可能引发副作用,
可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如果副作用表现严重或是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
胃肠道症状
1、腹痛:
部分患者在服用奥美拉唑后可能会出现腹痛的情况,可能是隐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通常在中上腹,也就是胃所在的区域。
2、腹泻或便秘:
腹泻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呈稀便或水样便。也有部分会出现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3、恶心、呕吐:
一些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会感到恶心,有想要呕吐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药物刺激,或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机制,使得胃部产生不适感。
神经系统症状
1、头痛:
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胀痛、跳痛或刺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可能只是轻微头痛,不影响日常生活,而有的可能会感到头痛剧烈,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2、头晕: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的症状,感觉头部昏沉、眩晕,在改变体位如起床、站立等时可能会加重。
3、睡眠异常:
有的患者整天无精打采,容易犯困;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入睡困难或者睡眠质量差,半夜容易醒来。
其他症状
1、皮疹:
少数患者服用奥美拉唑后会出现皮肤方面的反应,皮疹可能表现为红斑、丘疹,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臂、腿部等。瘙痒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只是轻微瘙痒,而有的可能会因为瘙痒难忍而不断搔抓,导致皮疹破损,增加感染风险。
2、肌肉疼痛: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感觉肌肉酸痛、无力,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关节痛也是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关节部位的疼痛、肿胀,如膝关节、手指关节等。
965
肠胃功能紊乱有什么症状表现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肠胃功能紊乱即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类复杂的消化系统问题,其症状表现多样且因人而异,主要包括腹痛与不适、排便异常、消化不良等。
1、腹痛与不适:
胃肠功能紊乱常引起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有时也会涉及下腹部。腹痛的性质可以是隐痛、钝痛、绞痛或烧灼感,且疼痛程度不一。腹痛的发作常与饮食、情绪变化或排便习惯改变有关,有时伴有腹胀感。
2、排便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大便稀溏,排便次数增多,有时带有黏液。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甚至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后果。
3、消化不良:
胃肠功能紊乱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导致食物长时间在胃内堆积。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早饱、餐后饱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4、精神与情绪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往往伴有精神与情绪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肠胃功能紊乱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病情。
5、全身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良,从而引发疲乏无力的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或增加的情况,这主要与消化吸收功能异常有关。长期肠胃功能紊乱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发枯黄、消瘦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鸣音亢进的情况,即肠道蠕动时发出的声音较为明显。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使患者更容易受到病菌、病毒的侵袭,引发其他疾病。
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措施
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改善肠胃功能的药物。建立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时间,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抗痉挛药、益生菌或轻泻剂,以缓解症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163
大便不成形是什么样子的
周中银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便不成形通常指的是粪便的质地和形态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正常的固体或条状,而是变得稀薄、松散,主要有
糊状便、稀便、溏便
。如果持续出现这种不成形的大便,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糊状便
大便呈糊状,类似浓稠的粥。它没有明显的固体形状,质地比较软,在排便时可能会有一定的流动性,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地排出体外。
可能是因为饮食中摄入了过多的液体或者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导致大便水分含量较高。一些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也可能导致糊状便。
稀便
稀便比糊状便更稀薄,更接近液体状态。在马桶中可以看到大便呈水样散开,可能会有少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漂浮其中。这种大便通常很容易排出,甚至会有排便急迫感。
引起稀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肠道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副作用等。
溏便
溏便的质地介于糊状便和稀便之间,它不像糊状便那么浓稠,也没有稀便那么水样。通常比较软,不成形,在排便时会有一定的粘性,可能会粘在马桶壁上,不太容易被水冲干净。
这种大便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弱、湿气重等中医所说的情况引起的,也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
585
胃神经官能症怎么治
徐有青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胃神经官能症,指的是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种与精神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治疗胃神经官能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治疗等。
1、饮食调整:
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炸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等。采用正常饮食,规律进餐,避免过度饱腹,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蔬菜等。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消化吸收。
2、生活方式调整:
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以及避免吸烟和酗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有助于减轻胃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规律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缓解胃肠道症状。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与症状有关的心理状况,常见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等,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应对方式。心理治疗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改善症状。
4、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处方药,如抗酸剂、抗胀气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促动力药物等,以减轻症状。肠胃菌群失调是引起此类病症的常见病因,通过选用益生菌以及促肠胃动力药物,可以起到改善肠胃环境、纠正菌群失衡状态、提升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但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对于胃神经官能症的治疗,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考虑综合调理。例如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消化不良的情况;通过情绪放松和适度运动来改善症状等。综合调理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胃神经官能症患者需要完善的检查
患者应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有助于了解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和诱因,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压力。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胃镜检查是必要的,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状态,排除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器质性病变。
幽门螺杆菌检测也很重要,通过呼气试验、血液检测或胃镜活检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此外,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可以评估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心理评估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问卷调查或心理咨询,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加重症状。
1492
非萎缩性胃炎有什么症状表现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通常包括上腹部疼痛与不适、消化不良与食欲减退、反酸与烧心等。
1、上腹部疼痛与不适:
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会感到上腹部明显的疼痛或不适感,这种疼痛通常无规律,可能表现为隐痛、胀痛或灼痛,有时可能伴有压迫感或隐痛。疼痛一般集中在中上腹,可能呈钝痛或灼痛等,严重时可放射至背部。摄入过硬、过凉或刺激性强的食物后,疼痛感可能会加剧。这种疼痛主要是由于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胃的敏感性增加。
2、消化不良与食欲减退:
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由于胃炎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胃黏膜的炎症会导致胃的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使食物在胃内的消化和排空受到影响。部分患者还会感到早饱,即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觉饱胀,无法继续进食。长期下来,这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3、反酸与烧心:
反酸是指胃内的酸性物质反流到食管中,引起口腔内有酸味的感觉,烧心则是指胸骨后或心窝处有灼热感。这主要是因为胃炎导致胃的贲门括约肌松弛,使得胃酸容易反流到食管中。食管黏膜对胃酸比较敏感,受到胃酸刺激后就会出现反酸和烧心的症状。
4、腹胀与嗳气:
由于胃的消化能力下降,食物在胃部滞留时间长,导致腹胀症状。胃内食物在细菌作用下可能产气增多,导致患者排气频繁,即嗳气。嗳气多经食管排出,可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5、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身体乏力、体重下降、贫血等,这是由长期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不良所导致。特别是贫血症状,可能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消化道出血所引起,患者可能感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在病情严重时,非萎缩性胃炎可能引发反复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如便秘或腹泻。这些症状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非萎缩性胃炎的处理措施
非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措施包括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减少胃部刺激。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胃黏膜炎症。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放松训练、瑜伽或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或抗炎药,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铋剂等,以减轻症状和促进胃黏膜修复。遵医嘱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促进胃黏膜的恢复。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