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波的科普
血液病需要化疗的是什么病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液病的种类较多,一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较为严重的疾病是需要化疗的。化疗是化学治疗的简称,利用化学药物作用于全身或局部以抑制肿瘤生长或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1、白血病: 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其中急性白血病多见于儿童。由于造血系统中用于造血的干细胞发生恶性克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早期采取正规的化疗,清除体内的大量白血病细胞,如化疗效果不理想,可以选择放疗缓解症状。 2、淋巴瘤: 起源于淋巴的造血系统,但淋巴遍布全身,可以累及全身任何部位。患者早期会表现出淋巴结的肿大,但不会出现疼痛,逐渐发展受累于淋巴结外器官,经过放疗、化疗后一般治愈率较高。 3、多发性骨髓瘤: 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浆细胞又称效应B细胞,由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像肿瘤细胞一样发生恶性增殖,造成了全身组织器官的损伤。不适合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可以通过化疗、局部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一些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也是需要化疗的,但无论患上哪一种血液病,都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及早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1924
2024-07-04
能引起人体贫血的寄生虫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能引起人体贫血的寄生虫有很多,常见为钩虫、血吸虫、鞭虫等。当出现贫血后,常见皮肤黏膜苍白,也可能会出现头晕、晕厥、疲倦等不适症状。 1、钩虫: 常寄生在肠道内,会对肠道造成损伤,并使肠道长期处于少量失血过程中,容易因肠道出血而出现营养性贫血。应积极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如铁剂以及维生素C。但同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驱虫处理,才有助于病情改善。 2、血吸虫: 是一种以红细胞为食的寄生虫,一般寄生于肠系膜和门静脉循环,成虫可以吞食机体血液,长时间会导致肛门静脉阻塞和严重贫血。也需要积极进行驱虫治疗,还需要补充机体所需营养,饮食方面应多样化。 3、鞭虫: 是一种肠道寄生虫,通常寄生在升结肠、盲肠等部位,好发于儿童。成熟的鞭虫以组织液及血液为食,长期以往会导致机体的血液量减少,也容易造成贫血,还可能会合并直肠脱垂等情况。 除此以外,还有东方毛圆线虫、蛔虫、蜱虫等寄生虫,也可能会引起贫血的现象。当出现严重的贫血后,应及时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从而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872
2024-07-03
RDW-CV偏低是什么意思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RDW-CV指血液检查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可以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数值偏低可能提示存在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建议结合患者一般情况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定。 缺铁性贫血通常是由于机体铁离子含量减少导致,常见诱因包括饮食异常、胃肠吸收障碍等,患者除上述检查异常外,还会伴随血清铁蛋白降低等异常,建议及时遵医嘱口服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片等药物予以补充。 另外,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猪肝、菠菜等,辅助促进疾病好转。 地中海贫血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自身存在遗传基因缺陷,致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现,致使红细胞体积缩小出现上述异常,还会伴随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此时应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片等药物,输注洗涤红细胞等进行治疗,情况严重者还应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促使疾病尽快好转。 日常应注意保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或者化学毒性物质,以免危害自身健康。存在疾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2266
2024-07-03
免疫球蛋白缺乏会引起什么疾病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免疫球蛋白缺乏说明机体免疫力较差,此时存在明显诱因可能会引起感冒、过敏、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多种疾病。 1、感冒: 如果存在病毒或细菌侵袭,此时抵抗力较弱易引发感冒,造成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此时可遵医嘱服用感冒灵颗粒、复方氨酚烷胺片等药物治疗。 2、过敏: 在接触过敏原以后,如动物毛发、柳絮以及海鲜等食物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皮疹甚至喉头水肿等症状出现。可由医生指导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 3、肺炎: 免疫力低下致使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入侵下呼吸道,诱发肺炎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病毒感染一般无需特殊用药,若存在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则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由于免疫障碍还会导致机体内分泌异常,造成甲状腺素分泌亢进诱发疾病,还会伴随凸眼、多汗等不适。应遵医嘱口服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予以治疗。 此外,还可能会引起乙型肝炎、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甚至淋巴瘤等疾病,因此需要遵医嘱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病概率。可以适当增加营养食物的进食并且参加适当的运动,提升机体抵抗力。
1940
2024-07-03
白血病和什么有关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白血病的发病通常和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有关,白血病是一种由于白细胞异常增生而引发的恶性疾病。 1、遗传因素: 白血病的发生可能与某些基因异常有关,白血病病史家族的成员患病风险较高,这是因为他们可能继承了某些易感基因。 2、生活环境: 日常生活中的高剂量放射线照射、工业污染、二手烟等环境都可能是导致白血病发病的原因。 3、化学物质: 白血病的发病可能与化学物质的接触有关,使用某些药物、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等都会增加白血病风险。 4、病毒感染: 白血病也和病毒感染有关,感染后影响了体内免疫系统,也可能增大患白血病的风险。 白血病还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等都是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白血病的。同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大量进食高脂肪食物、久坐不动等都会增加白血病的患病风险。 在治疗白血病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程等因素,采用针对性强的诊疗方案。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尽可能地减少白血病的发生风险。
2457
2024-07-03
原幼细胞多少是白血病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原幼细胞是指骨髓中原始细胞以及早幼粒细胞,正常人比例不超过5%,一般在骨髓细胞学检查中早幼粒细胞比例大于20%,即提示为极易向白血病转化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基本可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原始细胞以及早幼粒细胞是人体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早期形态,一般情况下并不具有特殊功能,发育为成熟细胞后,如果检查血液,较少出现阳性结果。 一般在骨髓细胞学检查中,上述细胞比例大于5%,通常临床认为属于病理现象,多提示存在重大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如果骨髓细胞学检查中,其比例已经超过20%,基本可以确定为急性白血病。 如果骨髓细胞学检查中已经出现原幼细胞比例异常现象,应及时前往血液内科进行进一步检查,并由专业医生结合患者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治疗。 确诊为白血病后,应遵医嘱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甲磺酸氟马替尼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或者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术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远离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等,尽可能避免出现血液系统疾病,以免严重影响自身健康。
2130
2024-07-03
标本溶血原因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标本溶血可能是由于采血时操作不当、运输过程中受震动或挤压、穿刺困难、患病状态、抽血工具问题、送检延误等引起。 1、采血时操作不当: 针头扎入患者的血管时动作过大或者过快,会导致针头刺穿红细胞,使得红细胞表面受损,导致溶血。采血时进针不准或止血带扎得过紧、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标本溶血。 2、运输过程中受震动或挤压: 化验标本在运输或邮寄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受震动或挤压。这些外力作用会导致标本中红细胞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游离的血红蛋白,使得样本中的红细胞出现溶解现象。 3、穿刺困难: 当患者血流不畅时可导致穿刺困难,采血时间较长会使部分血液凝固,从而出现溶血现象。 4、患病状态: 部分疾病可能会导致红细胞膜的生物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降低了红细胞的稳定性,使得红细胞受到微小刺激时也会导致溶血。 5、抽血工具问题: 不合格的抽血工具会影响标本,如试管不卫生,也有可能造成溶血症状。 6、送检延误: 如果标本未及时被送检,其中的抗凝物质有可能会被消耗,从而导致溶血。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因素外,放射线和化学药物等因素,也可以对标本中的红细胞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导致红细胞膜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释放。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以系统、科学的方式处理标本,避免上述因素的干扰。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881
2024-07-03
淋巴细胞低于多少属于白血病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成年人正常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比例为20%-40%,低于20%即存在淋巴细胞比例偏低,可能是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导致,但并不绝对,也可能与白血病没有关联,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般由于粒系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并释放,导致外周血中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而引起。 通常情况较为危急,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消瘦、局部出血、脾脏肿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采取治疗,如采取成分输血以及骨髓或者干细胞移植治疗,或者遵医嘱采取靶向治疗进行处理。 但是淋巴细胞低于20%的患者并不是一定存在白血病,比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等,以及机体严重损伤,如重大外伤、大面积烧伤等,均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建议结合患者一般情况等进行分析。 日常建议保证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还应注意避免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制剂等不良刺激,以免导致骨髓或者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
2013
2024-07-03
蚕豆病是不是基础病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蚕豆病不是基础病,基础病是指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蚕豆病一般在进食新鲜蚕豆或其制品后发病,不需要长期用药。 蚕豆病为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由于基因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引起的疾病,可能存在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还有头晕,恶心、肝脾肿大、黄疸、尿色改变、发热等症状。 通常在食用新鲜蚕豆或含有蚕豆的食物后,患者会出现上述症状,有一定自愈性,日常预防为少食用上述食物,不需要长期用药,因此蚕豆病不是基础病。 如果进食蚕豆后出现此类不适症状,建议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遵医嘱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基因突变型分析等检查,明确后遵医嘱积极治疗,如避免再次进食此类食物,也不要吃可能导致溶血加重的药物,同时多喝水,遵照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注射用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 若出现严重贫血,也可在医生的建议下通过换血、光疗等方式治疗。平时注意观察尿液和皮肤的颜色,如果发现异常,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1610
2024-07-03
大腿内侧淤血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大腿内侧淤血与外伤、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原因导致的,注意妥善休息,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或是进行手术治疗。 1、外伤: 大腿内侧组织受撞击、挤压等,可导致局部皮肤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淤血且有肿胀、疼痛等。损伤24小时内可冷敷处理,减少出血量;24小时后可热敷伤处,有助于淤血消散。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消肿止痛酊、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 2、过敏性紫癜: 患者接触、吸入或进食过敏原,如花粉、鱼虾等,可诱发机体过敏反应,累及血管时可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引起血液外渗,在组织间淤积而形成淤血,多伴有皮肤水肿、身体乏力、低热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维生素C片等药物,以改善病情。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因为感染、免疫功能紊乱、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致使血小板计数降低而影响凝血功能,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还需通过脾切除术治疗。 除此以外,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白血病等疾病也可导致此症状,需完善肾功能检测、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便于及时治疗。期间需注意不要随意抓挠、摩擦淤血部位,并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免病情持续加重。
2498
2024-07-03